初中化学课堂浅析(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课堂浅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化学课堂浅析(10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参与影响研究

即时评价,是指当学生和教师互动以后,教师即时给学生一种反馈,这种反馈具有评价的作用。即时评价的行为与延时评价的行为是相对的,它们各有其作用。如果初中化学教师能够正确地应用即时评价这种行为,可在教学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

一、应用非语言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有时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很消极。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未给予学生学习评价,令学生得不到学习反馈,从而学习态度很消极的缘故。部分化学教师可能会认为“物以稀为贵,我怎么可能时时刻刻地给予学生评价呢?”实际上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应用非语言的行为给予学生评价。以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为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有困难,教师如果不能即时给予学生评价,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的环节可引导学生看多媒体片段,看完以后,教师用微笑的表情,用热情的声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教师应用富有激情的声调问:“铁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教师的这种行为包含了数种非动作语言。首先,化学教师应用了行为表情语言和行为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教师应用激情的语调,这是类语言行为,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时候,正抱着好奇的心情学习,教师应用类语言行为等于延续教学情境,让学生还沉浸在兴奋的情境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空间语言,对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是他们学过的知识,并不难回答,教师用这个问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有时会希望得到情绪上的回馈。比如学生想知道教师友善不友善,愿意不愿意与他们相处,教师可应用非语言行为给学生评价。非语言评价,是指教师应用神态、肢体、动作、音调、节奏等与语言无关的行为给予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能给予学生学习情绪的回馈。

二、应用语言评价,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在学习时,有时希望了解学习成果的反馈。这时教师仅仅用非语言的行为给予学生回馈,效果会稍显不足。此时就要应用语言评价加上非语言行为同时给予学生评价,强化反馈的效果。依然以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有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铁在氧气中燃烧这一例,让学生从3Fe+2O2=Fe3O4这一化学反应式中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例,有一名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了这一问题:“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把物质的分子形式转化为原子形式,然后交换原子,形成新分子,新的分子构成新物质。”这名学生的答案又抽象,又明晰,它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化学反应本质”的概念。此时,这名教师竖起一个大拇指,夸赞说:“答得好!不仅答得好,最重要的是答案非常精练无歧义。”这一名教师应用了非语言和语言的评价方法。这一名教师应用肢体语言和类语言行为给予学生肯定。同时又用语言评价说明这个答案为什么特别好,为什么值得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教师应用复合评价的方法,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认真听了他的回复,给予他最客观的评价,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从感情的角度赞赏他认真思考的行为。教师的这种评价方法能给予了学生极大的鼓励,以后这名学生会愿意更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时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时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然后适当地辅以非语言评价。这种双重评价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

三、应用引导评价,引导学生了解探索知识的方向

谈到以上的评价方法,有些化学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在学习的时候,难道只能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吗?不能给学生负面的评价吗?如果给学生负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消极怎么办?”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应用指引学习方向的方法给予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受到否定,又能让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向。依然以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有一名化学教师让学生思考一道化学习题:以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哪一个:A.硫在空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一名学生没有经过深思就回答说答案是B。他说蜡烛在火中燃烧后只是变软了,既没产生氧化反应,又没产生化合反应。教师此时可以不必直接给予学生肯定的答案或否定的答案。如果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答案,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氧化反应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写出四个化学现象的反应式,分析为什么B是正确的答案?当学生在学习时犯下错误时,教师可不必急于给学生肯定的评价或否定的评价,而应用引导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评价。这种评价可让学生不会产生排斥学习的心理,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思考化学问题。

四、总结

本次研究说明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几种即时评价的应用方法。教师合理地应用即时评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客观地了解学习水平、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方向。教师适当应用即时评价的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倪金华 单位: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探析

摘要:

随着近些年的学科综合化和交叉化的情况不断出现,当前跨领域的新型科目的出现就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情况。其中生态学的发展更是给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基于生态学的角度对课堂进行研究,得出“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的结论。因此,生态学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互动教学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理念;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探析

填鸭式教学进行灌溉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使用生态教育学的概念对初中化学课堂进行改造,改变最原始的封闭紧凑型的教学方式,使得生态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初中化学授课的新趋势。因此,本文主要从生态教育学的角度出发,从若干个方面对初中化学课程构建下的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基于互动课堂理念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生态互动教学的优势

互动教学是当前初中生态课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课堂构建下的灵魂之一。所谓的互动在生态学上的定义就是指参与循环的双方通过对对方发出信号的接收采取对应性的刺激活动,同时使得信息源之间产生信息反馈和互动并达到信息流通循环的目的。所谓互动教学,在信息教育学的理论中则强调的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相长,互相交叉干预和影响,通过对师生之间的影响和干预强化,最终直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教师对于课堂节奏和内容的引导性、控制性,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造的价值进行扩大构建,使得学生在初中化学方面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二、生态互动教学实践思路

首先强调学生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构建,对课堂的环境进行充分打磨,使其生态化、平衡化。在教学当中的互动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互为主体相互之间的平等。正是这种平等对称的关系构成了初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基石。反观以往的传统教学,尽管教学大纲或者是教学理念也一直强调互动,但是在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的时候往往就成为形式主义花架子,到了最后还是要落为“教师独角戏、学生记记记”的传统模式。这种单向构建下的互动模式在生态课堂的教学当中要进行进一步的磨合和改进,同时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构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认。和传统的满堂灌输不同的是,生态化学课堂是真正的让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模式,学生之间的小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平等讨论构成了这个课堂的日常主体。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表示出足够的尊重,这种平等的交流能够形成一种双方之间沟通和理解的学习关系,同时学生之间的分组学习互相研究也能够使得信息得到充分流通,互相之间的平等自主发展有助于维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互动环境。比如,在学习九年级的化学分子原子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那些无法用肉眼看见的抽象微观粒子进行认识和熟悉,同时可以通过球棍模型,比如水分子的模型进行小组构建下合作观察分析,在观察完模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独特思维和猜想进行鼓励。再如,讲解生石灰和熟石灰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大胆分析,利用鸡蛋和黏土进行各种假设的验证,同时把这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通过自我验证得到自学的能力,避免传统的顽固模式出现,同时获得动态的互动学习思路,互相提高,共同进步。然后就是对于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进行合理的转化和互动,使得师生的关系不局限拘泥在一种类型当中。教师是课堂上的核心,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当前生态模式构建下的初中化学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这些身份进行合理的转化,在引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之后与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结构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个方面,学生自身也是课堂的主体承担者和教师的合作者,学生在这种生态模式下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互动教学中跟教师实行合作的关系,在角色的转化中促进自身的思维启迪,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当讲到质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原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通过实验的方式掌握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这个化学反应,在这个前提之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引导和讨论得出实验的结论。当学生自身得到正确的结论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错误,则进行更深一步的课堂讨论活动。在这种正确有效的引导之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华。在这种情感互动卓有成效的情况下,双方角色的合理定位和升华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同时这种转换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本身的认同感上升。

三、总结

初中化学的生态课堂教学是未来课堂发展的主流,它摆脱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思想,使得师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一改往日的僵化教育,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更为良好。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学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桂梅 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

参考文献:

[1]郭威.生态课堂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转变[J].文学教育(下),2012(6).

[2]张爱华.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J].成功(教育),2011(14).

[3]张小杰.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7).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浅谈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更科学、更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新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引入到当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新的学习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替代传统地、枯燥地、填鸭式地教学方式,特别是初中化学的教学。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均较高的学科,使该门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具有与其他课程相似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它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演示,更要重视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出发,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课堂理论的教学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两个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课堂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教师对学习差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好、能够配合老师、能够很快理解到老师的讲解重点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很快理解到讲解重点的学生。这就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使得一些本来具有学习兴趣、理解稍慢的学生,在学习热情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学习效果便无法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更严重地打击到本来学习成绩就差、理解能力也较差的学困生,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越来越跟不上,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初中的化学实验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然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一些初中化学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认真地执行实验的演示教学,而只是枯燥抽象地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和结果,使得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的过程,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也存在一些教师安排的实验课不足,使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同时实验监督的不足,使得一些学生不愿意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操作,而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实验课的创新性不足,安全性低等问题,都严重地阻碍着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有效开展。

二、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把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味地归咎为初中化学教师的身上是不合适的,更是不合理的。一方面,部分初中化学教师本身在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及组织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理解初中化学的教学理念,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将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方面,也存在不能忽视的作用,如果学校不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不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给予必要的教师培训,极有可能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资金缺乏的中学或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学。家长方面,存在一些家长不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能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反而采取打骂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产生畏惧,还是找不到学习的办法,成绩依然无法提高。学生方面,存在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抗挫折能力低下,在学习中一碰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又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执行有效的对策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就分别对造成问题的四方面原因:教师方面、学校方面、家长方面以及学生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教师方面,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都对学生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够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学校方面,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地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重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对教师提出正确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家长方面,教师要每学期定期地举办家长会,引导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学习成绩不好或出现问题的孩子,应该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沟通,从而帮助这些孩子。学生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抗挫折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李美秋 单位: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路径思考

摘要:

新课程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的能力,对原有的化学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调整,使学生真正了解化学包含的原理。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路径

新课程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如何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课堂案例,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优化路径。

一、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新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能力。教师是引导者,帮助学生达成设定的目标,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把枯燥乏味的化学变得有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实现教学设计的人文化。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原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调整,经过新资源的开发发挥教材本身应有的特点,将课程改革向更高效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做艺术化的调整,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突出教材的新颖性,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但是更新教材内容也十分重要,同时要具有推进性,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符合学生知识结构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和完整知识结构的教学计划。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是衡量学生思维高度的重要标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化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以愉快地学习化学。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课件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微观粒子的想象过程及实验验证。学生能通过卢瑟福的散射实验知道原子内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并知道原子内有一个核心。教学目的:学生看到了微观的原子结构,能形象、直观地知道原子是怎样的构成。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并用语言描述出原子的构成。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原子结构中出现的一些规律。让学生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与教材相关的课件。教学思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表象,所以我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原子的结构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微观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在导入新课时,我播放课件展示电解水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课件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第二,在学习原子的构成时,我先播放课件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教材中的表格,提出思考问题: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是什么关系?构成原子的粒子质量是什么样的?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谁决定的?使学生不仅看到原子是一个可分的粒子,而且知道原子的构成,并且通过观察和分析,用语言描述原子的结构,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方案分析

优化教学目标,重点要落实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天教学目标设计试题,了解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让学生都能消化当天的教学内容。通过化学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在掌握学生水平以及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上提到的要求,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整理当天课程内容的分析方法,因材施教,运用经典例题、恰当地解答学生的疑惑,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依据化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使教学结构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十分有必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有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能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作者:杨春岭 单位:阜宁县益林中学

参考文献:

[1]周进勇.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2.

[2]沙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张琳娜.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分析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输出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是每位化学教师理应探索的课题。要想做好这项工作,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还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谈一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化学实验

目前,初中化学降低了理论知识方面的难度,更多的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上课时应让学生感到化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真实,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充满信心。之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形成一个怪现象,即老师照着书本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老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一个重要问题,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识到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但同时也要把握度,要在实验中充分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例如调查当地河流污染情况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此外,要注重实验后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开展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发展。因此,在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写实验报告相当于学生的二次学习,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可以在实验报告的完成中发现新的问题。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原则,不能让学生只是当一个任务完成,教师要把实验报告的完成效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重视实验报告。

二、课堂教学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认知都是从感知开始的,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做演示,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推理、概括,让这些情境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印象,再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真正认识的化学原理,从而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理解的转变。既使学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喜欢老师,从而增加对化学的兴趣。此外,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搞形式主义,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在课前预习、课后习题的要求中不要单调地布置相关的习题,而是应该对某个知识点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思考,在课堂上分享心得,或者是带领大家解答疑难,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学习,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化学的课堂中,特别是化学实验这方面,实验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老师虽然是课堂主导者,但要给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题研究,在布置化学方面的作业时不要单调地布置相关的习题,而是应该对某个知识点设置疑难问题,尝试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创新。最后可以让大家在课堂上分享心得,或者是带领大家解答疑难,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带着问题学习,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

四、尽可能地将化学与生活联系

历史的进程验证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工艺、新产品、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正如化学课本的绪言所说“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未来的生活必将发生变化。在课堂上,将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讲一些关于化学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化学的学习。此外,还可以将化学与当今的环保问题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破坏、酸雨、温室效益、白色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手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树立环保意识。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为环保教育做好了铺垫。

五、结语

要想更好地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之前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化学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化学的知识点,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等等诸多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作者:冯忠萍 单位:敦煌市第二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原来较为传统的教课方式已经落伍,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讲求新颖、高效、乐趣,替代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加上现在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引用,为初中化学的快速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当前的化学教学实际情况着手,分享一些个人见解和教学策略,望与广大同仁互相学习探讨。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到我们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大到国家的国防建设,以及现在都关注的环境保护,这些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撑,由此可见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难度在加大,原因一是新课改后内容变多了,原因二是内容的深度加大了,在同样的时间里,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来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化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简洁

首先,就应该在课前或者是上节课结束的时候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正式讲课的时候要主题明确,把大框架给学生构建好,然后再讲细节,讲难点,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内容有个把握。其次,就是对化学用语要规范,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而且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所教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的跟随教学大纲,有时候教材的设置不是很合理的,一定要和日常生活或者是所做题型相联系。第二,所讲的知识点要有代表性,很多学科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化学也是如此,化学教师要分好类,然后又层次的教给学生。第三,不要一个人唱独角戏,把时间适时留给学生思考。教师一定要注意这点,因为以往教学中多是教师讲个不停,然后学生没有什么反应,对教学效率而言,一点用没有。

二、初中化学教学要和现代教学技术融合

现代教学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化学这块,适用性更强,因为实际教学中会受到实验器材,或者是试验场地约束,但是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后,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现代教学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绝对是一个相互补充弥补的过程,传统教学对抽象知识不能转换,只能靠思维去想象,而多媒体可以把这样的问题容易的解决,它能通过动态的视频或者幻灯片把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知识,优化了传统和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不仅如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它还刺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对以后创新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模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共通,可以先通过模拟来实验一下,然后和实际操作进行对比,看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优势劣势各是什么,绝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三、初中化学教学应科学做习题强化教学效果自然需要练习题做保证,但是一定要注意适度,而且也要讲究方法。学生做习题是必须的,教师也应该留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以体现出多样性,把知识面拓宽,便于让学生能够相互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一,切忌习题量大还类型相同。另外,教师留习题的时候,也应该教会学生整理各种习题,让学生从思想上能够把知识体系建立健全,从而看到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做了多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失去了做练习题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实验

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创造各种条件去给学生做实验,讲多次不如做一次的效果来的实在,实验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核心。在讲课的时候毕竟只是凭空想象,或者是看书上的图示来理解,而实验能够把教学内容真正的体现出来,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关键也切实能让学生对化学的实质彻底明白。做实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便于学生相互讨论,相互研究,对教师来说减轻了教学压力,需要关注的是,一定叮嘱实验的安全性,把控好实验的整体。对做错实验的学生要加以鼓励,给予机会从新做,让其以成功的实验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科学指导

在这里,科学指导主要从以下方面说起。第一,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都说好习惯终身受用,一定要把学生坏的学习习惯纠正。比如不预习复习,书写潦草,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方程式乱写,实验步骤不严谨等,这些都要下功夫指导学生。第二,让学生自立。帮助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不要把自己当成拐棍给学生用,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也不利于培养其独立的学习习惯,毕竟教师不能教学生一辈子。第三,指导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需要用功,也需要讲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不怕困难,循序渐进,见贤思齐,学会整理,定期总结,让自己给自己讲讲课,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作者:张德满 单位:江西省会昌县麻州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

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展示成为时下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必须着重的主要角度.初中阶段是学生得以形成完善的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满是好奇的探索精神的关键时段.因此,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时,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各种必要的思维训练,在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起巧妙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均能够达到以下最基本的要求:将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说的以及课堂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有目的的积累,这样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

一、教学氛围轻松,便于创新意识养成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平和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这样的环境带来的效应是: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教师尽量降低身段,倾听学生的表达,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确保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有效,能够更好地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教师要时刻与学生保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敢于提出来,由一个问题引发全班学生跟着动起来.如在教学《分子》时,需要实际演示一下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以后,二者的总体积会缩小,从而验证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在做这个验证实验时,看到的是混合后,二者的总体积缩小了,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酒精和水混合总的体积缩小了,那么是不是只要是两种溶液混合后,总的体积都会缩小,难道就没有增大的吗?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其他学生也跟着怀疑起来.而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要解释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这一观点很是不利,并且与本堂课也没有什么相关性.教师考虑到:如果不予理睬或是简单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价的话,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扼杀掉.因此,教师就采取了果断的态度:对该名学生进行大力的表扬,表扬他能够大胆地怀疑并能主动提出来,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多鼓励学生的活跃思维,教师则要把握好课堂,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中不断萌发.

二、设置有效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内容有所创新,就会使课堂产生别样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带动学生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现,要尽情发挥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所具有的关联,把学生带到其中,让学生面对问题时多角度想象,根据前面的知识进行大胆假想和推测,教师要在提出的问题中激发学生的灵感,进行大力的扶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慢慢地得到放大.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讲到盐和金属发生反应,教师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能用钠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吗?学生就会想到前面讲的金属活动性的知识,给教师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教师就让学生把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纸上,学生迅速地写出了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同时置换出了铜.教师没动声色,就告诉学生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当把实验做完后,教师这时请学生说出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并和前面自己写的方程式进行对比,看一下是否相同,这时学生就开始意识到前面的错误.学生联想起所观察到的现象,对前面的实验结果加以反思,在同学们小组交流后,大家得到了相对一致的观点:在钠与硫酸铜溶液化学反应时,应该先和溶液中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而实验中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接着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及蓝色絮状沉淀,沉淀也就是氢氧化铜.由此得出该实验为钠与硫酸铜、水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铜和氢气,再有由钠自然就会想到钾,这个和钠是一样的道理,不可能产生铜.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营造问题的环境,这样学生就有了产生问题的空间,带着问题,学生就要极力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

三、注重习题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对本阶段知识进行检测,查找自己学习中的漏洞与不扎实的方面.通过讲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对这些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只有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到了这种程度,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习题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产生疑问,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开启的钥匙.如一次习题课,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含有氯的金属样品20克和250克浓度为10%的稀盐酸恰好发生反应,其中生成物中的氯化物里含有氯元素为71.1%,求该金属样品中金属的纯度是多少.看到题目,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一下就想到了方程式计算法,但是再看看题目,觉得根本写不出化学方程式,所以这种方法行不通.此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思考新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最后打破了刚刚的思维模式,制造出了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紧紧抓住不论到什么时候,氯元素是不会变的,经过计算溶液、化学式,得到了圆满的结论.通过开放性的习题引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视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很大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实验加以重视.在原来化学课堂上,看到的总是教师把实验器材、目的、过程为学生准备好,必将导致课堂变成了机械的学习.如果教师能深入思考实验怎么运用理论知识,给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出现的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教材中已经很详细的介绍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为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适时就提出如此问题:教材中用碳酸钙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我们能否能用硫酸代替稀盐酸,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因很多同学对此相对陌生,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就把这个实验进行了设计,把它变成了一个探索性的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药瓶及实验装置,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边做边观察边思考,最终得到了这个实验的结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那么它会把碳酸钙包裹住,就会阻止反应的继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得过于激烈,在收集二氧化碳时有困难.但是通过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觉得还是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比较合理.

五、总结

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操作实验,对相关结论加以验证,学生不仅仅可以训练实验操作环节、激发参与积极性,更能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领略成功的同时,激活创新意识.

作者:钱亮亮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茗海中学

第八篇:抽象初中化学课堂形象化探析

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应该是轻松的、自主的。但是,在“满堂灌”“一刀切”课堂的影响下,化学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抽象的、枯燥的,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所以,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课堂形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轻松的心情走进化学课堂,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基础工作。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课堂形象化

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化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活动之中,以期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更为了将抽象的化学课堂形象化,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带入了课堂,其中包括食用盐(NaCl)、大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石灰石(CaCO3)等相关的物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些物品,并清楚地知道这些盐在生活中的名称以及化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化学课堂。

二、借多媒体辅助将抽象课堂形象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打破课堂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进而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干旱地区的图片,比如:干涸的土地、龟裂的大地等,还有一些水资源被污染的图片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认识到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资源污染严重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形象的,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提高效率,而且对高效化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云霞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北山中学

参考文献:

姚立军.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第九篇:新时期初中化学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

【摘要】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有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解决化学教学实际问题。为此,作为,当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提高自身认识,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

初中化学;优质课堂;教育教学;素养方法;实验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设立优质高效化学课堂。然而,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来讲。作为新时期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优质课堂合理规划

不容否认,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合理的规划课堂。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合理开展。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要求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为主体就放任学生过渡自由,从而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合适的。新课程是崇尚民主的,可以积极采纳全班同学的观点,并分析,但是,并不意味着否认课堂的严格管理,只有把课堂规范了,才能有一个严谨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课堂的优质化。其次,创设情境,趣味引入。创设情境教学在近年来,受到了各个学科老师的欢迎,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把一些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二、化学思想的不断影响,提高化学素养

化学学科思想的提出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进步。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化学学科思想,让学生了解化学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所作的贡献,正确地利用化学学科思想来指导自己平时的生活,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首先应该是结构思想。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的结构掌握事物的本质,进而通过事物的本质来判断其用途。这种思想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清晰地明白事物被用在这个地方的深层原因,加深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当然,我所谈到的仅仅是化学思想的一点皮毛,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充分认识化学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化学实验优势,促进优质课堂构建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化学实验所处的位置,通过实验将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彻底消化好所学的知识,还能将化学特色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个,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且简单的实验对化学内容进行讲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发光、发热或者沉淀、溶解等化学现象形象地展现给学生。然后,化学教师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结合课堂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手段对改变课堂气氛起着重要影响,使枯燥的化学富有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坚定学习化学的信心,注意力逐渐集中于学习中,思维也得到一定的拓展,可以轻松地消化好复杂的化学知识;当然,化学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机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掌握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于此知识的重点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习方法的合理指导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记忆。主要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且属于双基范畴,是学好、用好化学的工具知识。要记住该记的知识,必须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多种,这里只针对化学知识记忆的技巧和特点,介绍几种具体实在的方法。比如,找出规律记忆、灵活口诀记忆等等。当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时期的教学课堂要教会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堂上学生若能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勤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和记忆,注意听思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在自己想办法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化学学科学习效果。

五、总结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规划;化学思想的指导;实验教学的投入;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王甫石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芦蒲初级中学

第十篇:初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主流分析

摘要: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周密地组织和有效地引导下,有序、有法的动态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能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地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习效率得以提升,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自主学习;化学课堂;主流

曾经听到这样一句顺口溜:“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吹,三餐食青菜,四面作业堆”。此话虽觉诙谐些,但却是我们教师生活的部分写照。每堂课我们在讲台上讲得口沫横飞,而学生在下面却面无表情,回答零星。大多学生表现呆板、无创新性。如何才能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自主学习”无疑是一种好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进而形成符合学习者自身条件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重在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活动灵敏,使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地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理念下,让“自主学习”成为初中化学课堂的主流。如何开展好“自主学习”呢?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如: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专题视频,给学生直观地呈现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比课本干巴巴的几行文字的叙述直观得多、生动得多、有趣得多,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和掌握了电子分层排布的成因。

2.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概念时,初中化学教材上表述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为此可向学生提问:所有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吗?学生没有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此时引导他们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弄清了真正燃烧的含义。这样的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有效学习。

3.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先通过一个同学将装有空气的塑料袋袋口紧罩在嘴上进行呼吸,不一会儿就坚持不住,急于将塑料袋从嘴上取下,大口急促呼吸的滑稽状态,马上调动起班级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乐于学习的心态。

二、讲究方法,有效指导

1.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教育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一旦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独立广泛地获取知识,从而获得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教师教的思路与过程,并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可在课前预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基本点及其他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简明的学习提纲,通过提纲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以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为例,第一层次是从什么角度来讨论氧气的物理性质?第二层次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氧气的氧化性?从这一角度分析氧化反应有什么特点?第三个层次是本教材的中心归纳。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以培养。

2.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意识,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1)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出发点,也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有些学生认为蜡烛燃烧现象见得较多,不观察就知道实验现象。在教学中,我设置了问题群:你见过的蜡烛有哪些形状和颜色?你以前点蜡烛时有哪些发现?今天,我们再次点燃蜡烛,请你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观察,蜡烛燃烧中有哪里变化?火焰有几层?哪层温度最高?有时燃烧为什么会冒黑烟?通过系列的学生未知的问题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兴趣。有了探究的问题和欲望,再适时引导观察、分析、探究,教学效果就更好。

(2)挖掘教材,确定合适的自主探究素材。

如:教材编排了众多彩色图片,有化学发展的历史资料图片、有实验操作图片、有实验现象图片、有数据资料图片,这些图片清晰而又明快地表现了主题,使教材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利用这些图片呢?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形成许许多多的结论,并且对图片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深。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要注意课堂结构的安排。不应面面俱到地讲授,而应该抓住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自己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讨论:

一般以4人(前后两桌)为小组单位,成员由好、中、差合理搭配。学生在各学习小组内互帮互学,初步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解决个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差别化辅导。

2.自学反馈:

根据分组讨论的情况要求学生将疑难问题及一些独到见解在课堂上清晰地表达出来。若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也可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发现他们在自学中的疑惑点或易混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四、总结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进行了广泛研究,就会构建新的学习主体,就能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自然而然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就会明显增强,学生个性特长也就会得到充分发展,让“自主学习”成为初中化学课堂的主流。

作者:周小敏 单位:江苏省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