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初中化学创新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兴趣源于好奇,好奇源于思考,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侧重于知识的直接灌输,也就是在毫无疑问、毫无悬念的氛围中展开化学知识的教学,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也势必会在此氛围中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会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感到好奇,更不会有兴趣的滋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上,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里主要通过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同样的表达内容如果我们以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对方则会很难把握住我们说话的重点和语气,但是如意我们以以疑问的方式来加以表达,那么听者则更容易被疑问的情绪所感染,他们会随着疑问的产生变得更容易思考。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CO时,我们就要时不时的为学生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实验室制取CO时,为什么不用稀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呢?二者同为酸,不是应该具有相同的效果吗?”、“为什么不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呢?浓硫酸不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吗?”、“石灰石可以直接用碳酸钙替代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这些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的思考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再比如在讲到“NaOH的化学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其化学性质,我另外补充了NaOH与CO2和SO2反应的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帮助学生思考的问题,如:“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在大试管中产生的?”、“烧瓶中的小气球为什么会变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在想像中飞的更远。
二、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教学重在实践的教学,目前对实践环节的忽视不仅是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忽略的教学环节,更是学生不愿提及的学习内容,多年以来学生早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对待新知识的态度让他们对实践充满了陌生的感觉,从而导致了现阶段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却不具备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这是何等的令人感到遗憾和叹息!所以在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支撑下,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空气的组成”时,我们除了要为学生介绍空气的主要构成成分之外,还要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会对空气成分造成危害的因素有哪些,并为学生列举雾霾、酸雨等污染物的产生原理及其危害,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等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造成的伤害,并由此将教学的方向引向环保的范畴,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酒精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之后,学生会发现实验室提供的酒精灯体格过大,携带起来非常困难,这时我会积极的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原料来自制酒精灯。比如可以收集带有铝盖的青霉素瓶子,并在瓶口打一个孔,利用废旧的易拉罐铝皮弯成小圆筒的形状,在易拉罐铝皮上包上绵线条,以此来代替灯芯,最后通过注射器向青霉素瓶中注射酒精,当然还可以选用适当的废弃材料来作为自制酒精灯的保护盖,如此学生自制的酒精灯不仅解决了实验室酒精灯体格庞大、难以携带的难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践了化学,体验了化学。
三、深刻感知,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每一门学科都必然存在其独有的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常规的数学思维或者是物理思维是很难做到对化学知识的透彻理解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专有的化学思维能力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首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的化学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较为综合和复杂性的学科,其涉及到了众多的学科知识,如果学生只会用局部的眼光来看待化学知识,那么其学习必然是低效的、是错误的,所以学生要学会以一种整体的、统筹的眼光来学习的看待化学知识,从全方位、多角度来更好的把握化学知识。其次要训练学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化学知识如果只是通过一味的灌输式教学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的,我们只有放手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去思考和总结,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背诵来记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死胡同的境地,会让学生产生“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将Mg、Zn、Fe、Cu等金属物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通过观察反应的现象来分析和总结各种金属物的活动性顺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包括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教学中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之外我们同时也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的完成化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刘洪利 单位:新沂市合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