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重视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非常强,对于奇妙的化学实验往往非常感兴趣,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利用自身的魅力将学生带入变幻莫测的化学世界中,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化学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如何鉴别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其中一个是普通空气,另一个是装有氧气的集气瓶,让学生通过选出带有氧气的集气瓶,自己总结出鉴别氧气的方法以及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化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增加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作为中学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生对于它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很多化学原理和现象不容易理解,比如,讲到“催化剂”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不理解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听不懂的难点或者考点要细心讲解,直到学生听懂为止。教师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改变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守旧思想严重,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才是教学的真理,教师永远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思维是完全错误的,新时期教师必须更正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素质,认真领悟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改变过去的错误教学模式,吸收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小组。这样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联系其他学科,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今人类面临着资源、能源、人口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是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也要体现综合性,教师要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中淡化学科界限,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化学学科与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在讲课中多向学生渗透,多提出一些跨学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例如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不仅是化学知识,也是生物知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
(二)差异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生在初三第一次接触化学,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化学教师必须秉承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注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创新,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套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创新教学思路,不担心学生犯错误,因为只有犯了错误才能保证下次不再犯。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三)多做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化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的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实验或做出实验的创新。因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理论的基础,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准备的掌握化学现象和原理,能比较直观地对化学有深刻的了解。由于我们学校的自然条件所限制,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要把握好每一次实验课的机会,充分抓住实验的目的和结果,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巧妙设计课堂互动
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化学理论是客观实际的存在的,可是如何让枯燥的理论能够吸引中学生的目光呢?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能够真正领会教学课改的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积极与学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体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
化学课时量是有限的,中学生要想学好化学仅仅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用的,教师在课后布置的作业就成了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多搜集一些有用的化学知识,及时更新化学理念,将最新、最权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合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化学作业,然后作业收齐做精批细改,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传授实用的学习方法
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并不是同样的学习方法都适用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掌握了适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作者:张辉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总校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化学用语浅议
一、加强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化的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特殊符号。这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在化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同时,化学用语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化学用语能够清晰地表述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变化,比如说分子、原子、离子都可用分子式、元素符号和离子符号来进行表述,物质的变化可以通过方程式来进行阐释,化学计算也要通过化学用语才能够更为简化地进行。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人类的语言,它能够传达基本理论、能够阐述基本概念、能够辅助化学实验,也能够更加简洁地表达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甚至与化学计算也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实现初中化学双基教学的关键。在初中化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化学用语,如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这都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很可能出现分化点,一旦学生们无法掌握基本的化学用语,就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成绩下滑,甚至有一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就此会放弃化学的进一步学习。
二、认识化学用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化学用语具备简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化学既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变化,也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组成。作为交流和研究的化学工具,化学用语既能够成为化学思维形象化的一种媒介和载体,又能够成为化学思维形象化的一种重要的结果和材料,这种抽象的化学工具已经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信息传递形式,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体现出了简洁明了,这些高度浓缩了的化学符号很精准地表示出了丰富的化学思想和信息,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具备了无法取代的地位。初中化学用语又具备了内隐性和抽象性。其实化学用语就是一种对于化学现象的本质抽象,初中阶段学生们掌握最多的就应该是元素符号,从“Na、Mg、Al、Si、P”开始,到离子符号“Na+、Mg2+、Al 3+……”,再到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作为一个抽象符号本身又承载了多重的涵义,所以化学用语的教与学必须要能够充分反映出它所反映出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之间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并运用好化学用语。正因为初中化学用语的种类较多且相近性比较高,而且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初中化学用语又具备了难记性和易失性。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用语的初中生来说,一定得先通过机械的记忆来对化学用语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才有机会进行化学知识的构建,学生们在记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淆或者是记错的现象,致使化学用语成为了一种抽象化的、孤立化的且不具备实际意义的符号,在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得化学用语的记忆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三、应分散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于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提升策略做出了以下的探讨。先从重难点的分散和教学的合理安排入手。化学用语具备数量多且枯燥乏味的特点,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初中化学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和进程,分散开这些重难点,让学生们能够有时间和空间逐步地接受。比如说,在学完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之后,如果学生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反应当中出现的反应物以及产物的化学式,学生就能够非常轻松自然地书写出化学式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反应过程,学生们也能够完成。此外,在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做小结。在学习了化学方程式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们将之前课文当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边讲边练、总结书写,每学完一章,就组织学生们将这一章当中所有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并且通过分析对比分类进行记忆,再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比如说CuO或者是Fe2O3与H2反应、CO同Fe2O3或者CuO的反应、高温下C与Fe2O3或者CuO的反应,这些都是酸碱盐一章当中的反应式,可以统一总结、分类记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化学用语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利用化学用语来读懂化学反应,并且能够会写、会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学生们出现大小写混淆的现象,比如说将Mg写成mg,或者是将KMnO4写成kmno4,也要避免上下标书写的不规范,更要注意的是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四、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用语教学是重难点,把握好读、写、用的全方位教学才能够辅助学生们更为全面地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们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记忆水平,最终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全方位突破。
作者:刘国清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黄沙港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决定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学的安排,包括化学教学的内容、课堂教学的进度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方式等,并且一味地向课堂下的学生灌输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或者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内容,而学生则毫无听课兴趣,在课堂下昏昏欲睡,对于教师的提问也置若罔闻,即便被提问到,学生也吱吱呜呜、战战兢兢,无法积极面对教师的提问,所以整个课堂气氛过于压抑、沉闷,毫无生机活力可言,而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也容易滋长厌烦和抵触心理,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化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同时也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常见的酸和碱”部分教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化学课的学习中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全体同学一块品尝一下山楂片的味道,从而引出“酸”这一概念,为学生“酸和碱”部分知识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然后在逐渐过渡到该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紧张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景,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逐步转化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初中生奇思怪想的多发时期,他们潜在的创新的灵感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激活引燃.这个引燃的平台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诱导学生内在的创新欲望,以多种问题为突破口,最终目的以探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领略创新的意义.初中化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目,但是这并不意味这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必须完全按照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来进行课堂讲解,并且实际上这种讲解方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为学生进行有关化学知识的讲解,则与学生按照教材中的顺序来进行学习是一个效果,仅是重复性学习,所以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高.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化学教材,但也不要拘泥于教材,在深度了解化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合理扩充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的内容.另外,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引导性或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对有关化学问题展开探究和思考,从而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拓展.例如,化学推断题是化学教学中一类特殊的题型,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该方面习题的训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讲解化学推断题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学生做题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来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比如很多学生在题干中看到向无色溶液中倒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他们会贸然断定该溶液中必定会有SO2-4离子,即他们认为发生的离子反应式为Ba2++SO2-???4BaSO4↓,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所以为了纠正学生所犯的定性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况,逐渐引导学生来认识和改正措施.比如,在检验SO2-4离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这时如果存在白色沉淀,则证明其含有SO2-4离子,但是该溶液只加入了Ba(NO3)2溶液,而没有加入稀硝酸,所以就不能确定其是SO2-4离子,也可能是CO2-3离子等.
三、拓宽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空间
理论上来讲,求异思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所谓的求异思维实际上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按照单一思路来进行思考,而是通过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和研究的思维过程,同时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有助于更好地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求异思维,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直面所遇到的各种化学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扩展其创新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多为学生设计一些“一问多答”、“一题多解”或者“无固定答案题”等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来培养自身的求异思维,而在求异思维的学习中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两种适量的固定粉末Na2CO3和NH4Cl,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来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具体成分,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思考和设计解决方案,从而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总结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为学生营造愉快舒适的学习环境,并要做好问题情景的创设工作,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培养和发展.
作者:窦忠惠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台东学校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任何学科的教学理念都需要依赖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并进行完善.从教学活动实践中就可以了解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众多的学科存在着相互交叉的情况.针对这样一门学科,教师唯有在选择能够充分体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策略,才可以在化学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独立性,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可见,初中化学教师在保证日常的教学任务基础上,研究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新课程.
二、影响教学策略的因素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关于教学策略的选择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经过系统地分析总结,影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首先教学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且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但是无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教学策略与教学观念,最终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观念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实际的教学中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联系起来.其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最终服务于教学目标,但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策略构成因素.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就划分为这么几个,即理论知识、过程与方式、情感与价值.在教学策略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同涵盖这三个教学目标,当然,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教学策略.再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教学策略而言,其实就是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最后,教学对象.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对象是学生,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
三、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从前问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就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情景化教学策略.
曾经有教育学家就说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情景紧密相连.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应当是情景的具体化,学生可以情景获得相应的知识内容,并在不同的情景中促使学生学习全面的知识内容.而教师采用情景化教学策略,要达到这么几个要求:首先,情景的真实性.情景的真实性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最为重要的.教师选择的情景应当从实际生活、自然学科与社会百态中切入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中将知识内容渗入于其中,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其次,情景的针对性.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应当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每项活动都是为学习目标而服务的.从这就可以看出,情景教学必须具有方向性.学生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内容后,就会产生不同的成就感.最后,情景的情感性.教师选择的情景贴近实际生活,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种走出来.可以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内容,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学习到知识内容后,就可以熟练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人文教学策略.
从字面上来理解指的就是人的文化与文明,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社会活动中各种思想与观点.在教师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当然还包括这三方面之间的处理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人文教学策略,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师将历史化学上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促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习.这样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面对.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机会,选择有益于学生学习,教师讲解的教学策略,这对初中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俊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重视实践调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像《化学与环境保护》这一章节,就是化学知识与环境问题的有效结合。空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以及一氧化碳的危害等,都是化学知识与环境问题的联系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对于这些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以及学生对于相关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化学课堂中为学生适当讲解世界或者中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个机会,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策略,写出一份完整的实践调查报告。例如:一些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家乡有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通过实践调查,学生发现河流上游有一些地砖加工厂,生产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了渠道的阻塞与石浆沉积等问题。另外,实践调查活动也可以变的更有化学意义。教师利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走访自己所在城市的相关工厂,通过采访一线的技术工人去了解化学知识。像学习关于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相关工厂,到工厂中去了解金属的提取过程,在采访中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才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更深,提高教学效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化学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实验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实践意义最大的一个部分。利用实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限,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实践水平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取材,设计一些与化学学习相关的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自制氢气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家中的废旧电池以及铁片、锌片进行收集,引导学生设计一个产生氢气与收集氢气的实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制作家中常用的去味剂,让学生回顾碳的性质,从而让化学学习可以指导、服务自己的生活。就地取材——让化学的实用性体现出来,是化学实践设计与实施的乐趣所在。像农村的初中,就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于PH测定的实验,帮助农民测试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从学校的实验室相关器械的配备水平出发,让学生利用专业的化学仪器去做一些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于制取氧气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这三种方法。并给学生准备好适当课题的化学试剂、烧杯、试管、铁棉网、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不同的实验去制取氧气。教师要让操作不同实验的学生相互观察,在满足学生个人化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实验知识面,促进实验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参观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参观,是实践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实验学习形式。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化学知识不多,更没有接触过真实的化学场景。结合初中化学课本上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相关工厂进行参观,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并形成较为深刻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有关于酸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带领学生到化工厂进行参观,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酸与铁的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也就是生活生产中经常说的酸洗过程,掌握全面的知识。在讲解有关于炼铁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铁厂进行参观,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参观学习与课本内容知识学习的结合,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的提高,让学生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中的生活。除了参观真实的企业,教师也可以将参观学习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教学研讨会可以成为学生参观的对象。在教学前,化学教师可以集中在一起去讨论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研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学生化学思考能力的形成。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在教学思考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化学理解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学生实践学习的形式越丰富,视野就会越宽广,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增多。让学生自由学习,多角度思考,是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还能让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初中学生的实践意识不足,能力有限,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层层提高,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
作者:周清华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四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为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例如,可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通过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探究分子运动时,在一个小烧杯中装入10mL酚酞试液,另一个小烧杯中倒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这两个小烧杯,当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时,可设问如下: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是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使其变红,还是另一个小烧杯中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使其变红?在学生探究心切的情境下,展开对分子运动的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可结合化学史,激励探究欲望.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化学史的教学,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化学家的故事、化学家的发明史.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氧化说”打破“燃素说”;门捷列夫通过深入系统的探究,寻找出元素间的规律,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例如,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做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呢?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考虑,形成尽可能多的、新的、独特的设想、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尽量由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给学生的思考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内容,发现问题,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和独立探索问题的习惯.但也要注意,运用情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教师的引导,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来验证上面的假设.(1)向干燥的纸花(用经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晾干后制成)喷稀醋酸;(2)向干燥的纸花喷水;(3)直接把干燥的纸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4)将干燥的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1)(2)(3)是独立的,为(4)作铺垫,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通过分组实验,小组讨论,获得共识:①石蕊遇酸变成红色;②水、二氧化碳均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通过情景展示,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三、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改进
教材拥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显著特征,教材更是充分突出了化学实验.但是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还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如教材第38页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实验,(1)装有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木条不复燃.(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木条复燃.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探究并改进此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三种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大胆探究: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二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经过讨论,还提出了下列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什么?经过这样尝试,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实验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时一个实验的改进会给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四、加强实验设计和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求知欲,根据实验设计的“新颖”和“有趣”的特点,把一些演示和分组实验或实验习题改成设计型实验,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仪器进一步思考探究,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我们还通过开展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得结论,既能理解所学的化学规律、原理和定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例如: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都由学生在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完成上述实验.学生自己探索和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观察,得出正确结论.他们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再经过交流和讨论,评比出谁设计的最好.这样通过简单的实验,联系到实际,充分展示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化学的道理.
五、总结
总之,我们应把握好课改的契机,充分领会新理念,意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培养科学素养的意识,结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林广新 单位: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浅议
一、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保教育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每一课的知识都会涉及的化学实验,教师也会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自己操作,以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但是,化学实验有一定危险性,有些实验材料是有害物质,有的实验排放了有害气体,或者废弃物会形成污染。如氯气的制备、铜与酸性溶液(硝酸、硫酸)的反应等化学实验,排放的气体若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师生的健康。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环保教育,不管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操作实验,都要仔细处理实验的生成物,废渣、废液能回收利用的,要妥善保存,如果不能回收利用,就应当倒在规定的地方,统一处理,尤其是有害的气体和物质等,一定不能随意排放和倾倒,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教师要善于改进化学实验,如鉴别浓硝酸和稀硝酸时,用铜丝代替铜片,这样,学生看到反应现象后,就可以及时抽出铜丝,停止实验,这既节约了实验用品,也减少了废气、废液、废渣的生成量。另外,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及时并时常向学生介绍实验用品的性质,以及存放和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做好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如硝酸要存放在棕色的瓶子内,且放在暗处,不能被阳光照射,因为硝酸见光容易分解,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总之,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时时提醒学生,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保障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清洁化,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育,不仅要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进行,还应当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活动,让他们调查周围的化工厂、制药厂、铸造厂,对这些企业的排放物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各个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企业是否采取了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完善有效。对这些企业做了详细周密的调查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各个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措施进行评价,分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果有的企业任意排放污水、废气,随意倾倒废渣,教师应建议学生向环保部门写举报信,举报信的内容要有理有据。另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负责在班级内举办各种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化学活动,如保护环境知识讲座、环境保护辩论赛,以及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强调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既能够发挥兴趣学习小组的作用,也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使他们掌握一些实际的环境保护方法,一举数得。此外,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邀请环保部门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联系,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威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环保教育
通过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切身体会,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环境污染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远,那是环保部门应当考虑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这种认知偏差,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多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开展环保教育。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大多为一次性使用,是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难以降解,若是选择将其埋在土壤中的方法来处理,将会使这块土地无法长出任何植物,若是采用焚烧的方法,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里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的身体极为不利。一个家庭每天最少产生两个塑料袋垃圾,一年下来就是700左右,试想一个一千户的小区一年会产生多少个塑料袋垃圾,如果这些垃圾都采用掩埋的方法处理,将会导致多少土地被破坏和污染。触目惊心的数字、贴近生活的事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增强了环保意识。
四、总结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虽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那地球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还应当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将环保教育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者:郑德昌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第八篇: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绿色有效教学实践
一、发挥核心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统摄与驾驭功能
核心知识是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是一个学期教学、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节点,是联系全部教学活动的轴心骨,是教学活动之魂的栖息地,是赋予教学活动整体性的关键.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必须遵循科学,循序渐进地从认识物质开始,即由对核心的代表性物质的学习走向一类物质学习,由点到线,由线及面,从分散的知识点逐步走向系统化的知识.核心知识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链接者.初中化学课程分为五个一级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分出若干个二级主题,每一个一级主题下都有一个核心知识作为引领者而存在.核心知识作为该主题的驾驭者,其余相关知识都是从这几点衍生出来,都是为这个核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服务的.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中,从教材知识编排体系来看,氧气是第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在这类知识中,属于核心知识,是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探究活动中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一类知识的框架,教师必须适当系统地呈现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方法,即药品选择的原则、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实验步骤的实施、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如何检验气体(检验方法确定的依据)及如何检验收满等,这些问题是本课必须要完成的,这样会给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研究类似问题提供基础,做好举一反三中的“一”.
二、发挥核心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衍生和再生功能
在化学教学中,核心知识最具有衍生性和再生功能.核心知识就是一颗最具活性的种子,是具有思维生长力的,是一切类似课堂知识得以生发与依附的主根.一方面,核心知识面对的不是一种实践而是一类实践,核心知识的习得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对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力,实现在各种领域中的再现,故具有较强的再生力和与实践的结合力;另一方面,在课堂知识体系内部,核心知识能在和具体领域对接中生发出一系列新知识,实现对整个课堂知识体系的扩容与增生.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教学活动,在教材编排上是安排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之后的,其意图就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体现出核心知识的衍生性,尽显核心知识的链接功能,体现以一应百.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初步构建的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框架,按部就班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具体而言,本课的教学设计应侧重于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模仿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将知识迁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判断药品选择,自主选择装置进行实验设计,自主反思归纳实验的优缺点,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优化.这样,学生在今后学习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能自主学习.
三、发挥核心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核心和磁性功能
核心知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着力点.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话,核心知识就是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其他知识点、次要知识、相关知识及边缘知识就是围绕原子核的核外电子的排列,进而构成一种“众星捧月”式的课堂结构.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其核心知识就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无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金属能否与酸溶液反应以及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简称前置后),这三种金属的性质均是围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个核心外围的,是被核心紧紧吸引着的.可以说,其他一切外围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接近核心知识,并帮助消化吸收核心知识.核心知识一旦确定,则整个课堂教学的层次感和侧重点就凸显出来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核心知识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知识点,而那些相对边缘的知识点可交由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甚至有些可以安排到课外去完成,以此达成课堂的绿色化.
四、总结
总之,核心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需要教学活动持续关注并全力保证的对象,其余知识需根据其与核心知识的相关度来进行剪裁,突出核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焦点位置,最终达到课堂的绿色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谢准良 单位:江苏宜兴市培源中学
第九篇: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
一、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没有注重学习者的知识构建。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是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引入了初中化学教学中,但是有很多教师没有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是留于形式。化学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分不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是把表面的知识点制作到课件中,这样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对这节课的重点进行把握,还有就是这种流于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很难把握节奏,造成有的时候课上的过快,或者有的时候对于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重复的状况,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个优质的课堂,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高效的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结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哪一块的知识点掌握的不是特别好,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一些,还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协助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化学教师在讲台上播放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PPT走,教师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全部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学生就失去了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并且全程和老师并没有太多的交流,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与教师之间感情的培养。
二、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反思对策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目的。
在初中化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憾(例如,传统化学教学对于一些知识教学的方法太多苍白,学生只能“硬记”,而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且多媒体教学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且多媒体教学有图像和文字,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九年级演示实验“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以前教师都是利用红磷在氧气钟罩中燃烧反应,而现在引入多媒体之后,可以利用投影仪,改在方形投影集气瓶中进行。学生可以通过投影仪看见反应现象:黄白色火焰,且伴有大量白烟的生成。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为化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要注意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安排,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而如何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来增强教学效果呢?下边本文将对此作简要的介绍:
1.把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体现象,增强知识的可感性。
有的时候在化学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过于微观,不能直接的用肉眼进行观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难以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吸收。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还有化学反应中具体过程是怎样的,都可以通过教学很好的展示出来。
2.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的代替化学实验。
虽然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播放一些化学实验,但是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图方便而不给学生做一些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通过视频操作,学生并不能完全记忆,而教师亲自操作,可以对这些地方进行强调(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试管的放置、酒精灯怎样熄灭?闻一些气体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才不会出差错。还有如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对实验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现在虽然提倡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三、结语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一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我们了解到了多媒体教学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好处,也了解到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刘红蕾 单位:天水市第五中学
第十篇:初中化学情景教学实践设计与实现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影响于学生的。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实践设计
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实践内容的主要部分。化学实验的情境设计要依靠实验内容展开,进行明确的实验分类和定位,根据化学实验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化学实验情况创设情境。情境教学的内容主要根据化学理论课程内容为主,展现出化学实验的技巧和具体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按照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
2.利用生活创设情境
化学在生活中的体现非常多,通过与生活的实践经验相互结合,将化学的情境教学引入到情境设计之中,利用情境设计,结合化学教学经验,提出具体可行和有趣的生活情境,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改善生活创设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利用生活经验和基于生活的化学知识创设情境,保障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实践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3.利用语言创设情境设计
化学的理论教学中,语言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改进方向,在语言的情境设计内容上,重点考虑到语言的特点,从传统的化学理论生硬的词汇用语中获得灵感,将更加有趣活泼的化学用语加入到情境教学之中去,让情境教学更有吸引力。根据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特点,结合语言本身的实用价值,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初中化学的教学实用性,提高化学教学的动力。
三、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现途径
1.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
竞赛模式是利用一种有效的竞赛方式,换取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竞赛内容的主要构成是化学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作为一种主要理论内容,考察每一个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考察相应理论知识的有效性。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体现出初中化学的实用内容,突出初中化学的有益性。
2.多媒体模式的情境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将情境教学更好的体现出来,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引导。将图片、音频、影视等多重媒介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为初中化学的有效内容,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进行。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直观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根据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出具体的方法。首先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讨论,展开讨论的具体内容,结合化学实验基础为主。其次以化学知识的具体做法为主,展开情境教学,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具体提问问题展开信息搜集,最后给予学生解答。
3.创意的诗意情境教学模式
根据创意的诗意情境教学为主,加强情境教学的模式内容有效性,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利用诗意情境进行模拟,根据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模拟全新的教学环境,根据诗意情境教学内容提高初中学生的情境适应能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创意的诗意教学是将化学知识的理论内容糅合成为一种教学环境和活动相互适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心理学教学、化学教学、环境教学、创新教学相互结合,提出化学教学的有效案例。例如,蜡烛实验,根据蜡烛的情境教学反应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蜡烛燃烧时火焰分好几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黑烟,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燃烧着的蜡烛吹灭后立刻点燃时一点就着,冷却后再点燃需要的时间稍长;如果用茶杯把一支短蜡烛完全罩住,蜡烛燃烧一会火焰渐渐变小而熄灭,一股白烟缓缓上升;此时用这只茶杯再罩住另一支燃烧的短蜡烛,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如果用茶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茶杯内壁有小水珠;如果点燃两支蜡烛,将这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的靠近放在一起,高处的蜡烛火焰晃动的比低处剧烈。实验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实验结果和其中的反应进行认真思考,讨论结果,对蜡烛燃烧存在的火焰变化和其中燃烧存在的黑烟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其中的温度高低,玻璃与火焰交互反应以及学生观察黄色火焰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刻思考,提出观点和看法。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与实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巧,对存在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实践方法和实现途径做出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方向。
作者:杨勇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