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初中学生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认识偏差及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等问题。教师应该做好全面化教学,将阅读方法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加强课后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拓展试题材料的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注重考查学生利用资料、图表等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试卷呈现出信息量大、情景真实、图文并茂的发展趋势,试题以科普短文、化学前沿、化学史、民俗文化、社会热点等资料形式给出,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表达等综合能力。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阶段的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在化学启蒙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管是学习化学学科知识,还是阅读课外信息,抑或是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和高中大学的研究性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阶段化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能力逐渐变强,记忆力也在不断攀升,阅读能力和记忆力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学习获得更大收益。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开端,化学学科中有很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教师要利用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求真精神。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化学阅读素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的关键阶段。
1.化学教师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鉴赏、评价、活用能力和阅读技巧。有些化学教师认为,理科就应该多做多算,文科才需要多读多看,把眼光放在如何去拿分数上,运用题海战术,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教学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束之高阁。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阅读课本知识。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容易让学生养成一知半解的习惯,从而使学生不会去通过阅读思考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和家长对化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
不仅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不够,家长和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识也存在偏差。目前不重视化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家长和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错误地认为没有培养化学阅读能力的必要,通过课堂阅读学习就足够了。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推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人文社科类的,这是短暂的、盲目的,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思考、内化所阅读的知识。
3.受到时间、环境等的限制,无法充分进行化学阅读能力培养
由于我国城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因此有的学校可能在硬件设施和软实力上没有大城市学校那么得天独厚,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可能会受到资源上的限制,比如实验室中实验器具、实验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实践验证,图书馆的藏书量、电脑设备拥有量以及网络的覆盖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初中生的化学阅读范围。
三、对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1.全面审视化学教学和学生特点
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化学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本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本阶段学生记忆力增强的特点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训练[1]。课前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在课上教师要创设相关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有要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上、课后都能够得到锻炼,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记得更清楚,运用得更得当。例如,在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版块中,针对玻璃、聚酯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的活动与探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前去查找资料预习并收集几种物品的碎片,预习过程中要解决以下问题:(1)样品通过肉眼观察能否分辨;(2)进行实验,比较性质;(3)依据实验现象分类,查阅资料确定样品名称。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制作表格(要求能够从表格中清晰地看出几者的区别),并在课堂上介绍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指正[2]。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查阅资料的途径分享给其他学生,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将化学阅读方法和教学设计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涉及很多化学概念、化学符号,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要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延展,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对学生的错误理解进行纠正[3]。除了课本知识,对实验操作的阅读也必不可少,如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实验条件要求、注意事项、结论等的阅读,这对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做好实验,得出结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图表数据、元素符号、曲线图等,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数据、分析数据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沪教版第六章第三节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版块中,出现了三张溶解度表格以及三张溶解度曲线图,针对表格,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给数据,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提炼有用信息,也可根据数据在坐标轴中绘制曲线图,教材中就有利用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格绘制其溶解度曲线。而坐标图像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两个变量,找出曲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理解倾斜度和高度的含义,以教材中的图6-13为例,横纵坐标分别是温度和溶解度,从这张曲线图中,学生可以推测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也可将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进行比较,发现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增加课后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课后阅读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点或是存在的疑难问题,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相应内容,比如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阅读,从而增强化学阅读能力,丰富化学知识储备[4]。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质疑的态度对待知识、丰富知识,或者建议学生去参加有关化学的展览,系统地了解化学物质,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学生对各个元素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借助互联网搜集科学家们发现化学元素的过程,了解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专注、刻苦、勤奋的精神。例如,镭和钋的发现者、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她勤勉聪慧,对学习有热忱,淡泊名利,是科研人学习的楷模,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综上所述,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扬创新精神,将化学阅读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利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总结、课外拓展四个环节努力养成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宋桥 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