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对分课堂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改发展,人们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过程中注意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特别在初中化学的复习课上,使用对分课堂,给学生个性化吸收和内化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作一综述讲解对分课堂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加深,很多教师都在努力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使用对分课堂,在课堂上使用半节课的时间讲解化学知识,剩下的半节课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率。
1.对分课堂的概述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改革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一般的时间用来让教师讲解知识,另一半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创新点在于将讲授的时间与讨论的时间交错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吸收。在对分课堂上可以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讲授的阶段,内化吸收的阶段以及讨论的阶段。对分课堂在实际课堂的使用,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2.对分课堂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的应用
在初中的复习课上使用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中以初中九年级6-8单元的化学复习课为例讲解对分课堂在初中课堂上的应用。其中6单元化学主要内容为碳和碳的氧化物,7单元的化学主要内容是燃料以及利用,8单元的化学主要内容为金属和金属材料。根据课后的问题,下节课的重要概念等问题进行复习,并准备交流的内容。比如,下一节课为“金刚石,石墨以及C60”,学生需要在课前准备讨论三种物质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导致三种物质出现不同的原因,日常生活中什么三种物质的俗称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如何应用等。在课堂上前一半的时间,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将自己的理解讲解出来,进行讨论,从而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的下半段教师需要讲解下一章的重点内容。在课堂讨论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够回顾重要的概念,提高个人的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挑战,相互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
2.1教学组织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教师需要讲述重点的内容,而学生需要在课后阅读相关的教材,并写出读书的笔记。读书笔记是学生在学习以及理解化学内容的助记以及概要。在每节课的读书笔记中需要在课程的基础上写出特殊的分析、体会或者思考。如,在“燃料的合理利用以及开发”这一节,需要写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燃料的使用,有什么独特的想法等。在分组讨论时,通过抽签决定小组的成员,将学生随机分为4人一小组,小组成员推举小组长。在对分课堂上的考核方式,其中作业一共50分,一共具有10次作业,每次作业满分为5分。期末的考试具有50分。
2.2学生课堂表现
学生在对分课堂上的讨论表现比较积极,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将作业的内容带到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能够在小组的讨论环节中积极发言。比如,有的小组讨论金属材料(铁,铝)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有些小组进行银,镁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之间比较。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高的质疑能力,较高的求知欲。对于一些化学实验能够提出疑问,比如为什么氧气能够助燃,二氧化碳能够让火焰熄灭等。
3.对分课堂的优势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使用对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从而有效地进行吸收,内化,质疑,并进行合作讨论,从而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并能够建立知识点之间有效的联系,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分课堂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教学相长。
4.小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加深,很多教师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的复习中,使用对分课堂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变。在复习课上,学生具有本节课的时间能够进行讨论上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回顾重要的概念,提高个人的表述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挑战,相互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存明.“翻转课堂”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技巧计算”专题复习课的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2014(7):37-40
[2]蒋功旺.巧“串”知识点,打造高效复习课堂———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5):66
[3]程振海.提高初中化学复习课效率初探———复习课“气体制取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究”实例例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36-37
[4]张丽芳.情景创设优化的初中化学复习课研究———以“常见的材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2):73-75
作者:刘晓东 单位: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