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简析(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简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简析(7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地理拼图和地球仪、现代多媒体设备等工具达到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的目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对地理知识做一个详细、科学的规划。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多媒体

地理是一门集合了文科背诵和理科逻辑思维的学科。初中学生通过对地理的学习,不但可以对地理文化知识有一个较好地了解,还可以更加科学地认识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全貌。这些知识的获得,不仅可以对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为所有学生学习诸如历史、生物等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划分重点,做好时间规划

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难点和非难点之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等量齐观的话,就会导致教育失衡。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下面简要分析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如何进行知识教育上的时间规划。首先,对知识重点和非重点的规划可以以课程标准所提供的资料作为参考。这种方法不是要教师做一个只注重考试重点和考试成绩的人,因为课程标准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学习指导性。在对教学重点的规划过程中,是将那些常用的、基础的知识作为重点,而这也是和现实生活相符合的。其次,对难点和非难点的划分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的难易程度做出划分。除此之外,通过对学生的考试错误分析、以及学生的易错点分析,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难易分析。最后,在对这些不同的知识的规划上,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比一般知识所花的教学时间要多。而重难点知识多出来的时间利用来多讲述几遍相关知识。比如,初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比较容易的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做比较抽象地讲解,而让一些这部分知识的其他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诸如经度、纬度这样难度比较大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多做细致地讲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目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一般而言是比较简单的知识,而一些诸如经纬度、云雨的形成这种偏向理科式的知识,学生的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而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知识的难度系数进行合理的课堂时间安排。

二、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初中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地理知识其实和生活的接轨率比较高。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感受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气候。所以,在对地理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视频是直观的、容易达到的、易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要了解中国不同的省份在地图上的位置以及一些地理特性。但是很多学生由于一些实际条件的限制甚至都没有出过省。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显然是抽象的、不具有趣味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下载并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讲解关于中国不同省份的不同特点。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这些省份秀丽的风景和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与这些省份相关的知识。可以看到,在播放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一些平时不怎么注重地理知识的学生都在认真看视频,而一些热爱学习的学生更是聚精会神。这是因为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本身就是一件比较符合学生兴趣的事情。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受更加直观了,而多媒体设备所播放的内容的趣味性也增加了他们对地理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对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但是,在用多媒体设备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图文资料,否则可能会因小失大。

三、使用合适的地理工具

整体来说,地理是一门偏向文科性质的课程。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要记忆大量的知,知识的记忆无疑增加了地理的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初中地理中利用合理工具是有效的记忆方法。下文对工具的使用做出简要分析。初中地理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上文中提到的中国各个省份的相对位置和特点,他们还要学习世界各个国家的相对位置和特点。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针对学生学习的小型中国省份拼图和小型地球仪,而这些商品的售价也不贵,普通家庭能承受。因此,在考虑好这个问题后,教师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购买了中国省份拼图和地球仪。为了让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该教师还通过对中国省份拼图的拼图快慢、查找一个国家的快慢这样的做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地理既有文科背诵的内容,又有理科思维理解的内容,因此它的学习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地理拼图和地球仪、现代多媒体设备达到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的目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对地理知识做一个详细、科学的规划。因为只有当作科学的学习规划后,教师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得清楚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次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缪汉华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分析

摘要:地理是人认识自然、地球、气候、各个地方的不同人文的有效手段。初中的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教学初中地理时,教师应当注重使用一些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式;气候

地理对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好地走入这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方式做出探讨。

一、使用一些教学工具

初中的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地理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新学科,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度将会因此上升;第二,初中地理是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讲解很多基本知识,加强了地理的复杂性。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降低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难度,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一些教学工具,这是因为好的教学工具可以将知识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由此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简要介绍一些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小地球仪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解经度、纬度、地球的形状以及面貌。但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会增大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有的学生很难理解经度和纬度之间的夹角关系,但是通过地球仪,就可以直接观察这种夹角关系,由此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纬度。中国版块拼图对教师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中国各个省份的形状以及位置。但是,由于中国的省份非常多,而其形状也比较不规则。因此,让学生使用中国版块拼图可以加强学生对此的印象,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使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教学这个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多媒体教学也是信息教学的产物之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很多好处。例如,表现形式丰富,可以承载更多的知识;表现形式有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学校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技术。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地理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益之处。或者说,这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短期内无法做出改变。以下对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有益之处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展开说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的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地理中,气候的形成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例如,纬度的大小、是否临海、地面的地势,气候是地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某个地方的气候形成原因加深学生对气候的了解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讲解“纬度高会使气温较低”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仅凭语言的教学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在多媒体设备教学中仅需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比较不同纬度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的情况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而这种讲解视频或者图片同讲解文字相比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讲解视频或者图片会让学生加深对此的印象,由此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益处。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人说地理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这是因为地理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对千里之外的地方有所了解。而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学习。而学生对地理课堂是否有兴趣不仅仅和学生本人有关系,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只是照搬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以下对如何进行趣味地理教学做出简要的说明。第一,教师自身的语言风格。有的地理教师喜欢将书中的理论知识长篇大论地说给学生听,其却不知这样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事实上,地理知识是比较注重理解的,因此教师将自己理解的地理知识加上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而言更有吸引力;第二,积极展开课堂的讨论。和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地理是一个比较注重思考的学科。如在解决时区的转换、经纬度的计算、经纬度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时,教师要求学生本人要积极参加思考。而展开课堂讨论则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考主观性。事实上,积极展开课堂讨论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由此加强地理课堂的有趣性;第三,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是提高课堂有趣性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还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最直接的了解。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很多好处,如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结语初中地理是培养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学科,其在教学质量和教育效率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初中地理时,教师应当注重上文中提到的使用一些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唐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摘要: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的有效应用极大创新了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有力推动了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创建,值得每一位一线地理教师研究学习。分析了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更好地应用微课。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应用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遵循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无缝融合的原则,创设对教学有利的环境与情景。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课程为单元,以顺应时展的技术为优势,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不但能够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微课都能学有所获。

一、课前微课,有效预习

教师出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考虑,都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学生传统的预习都是随意性地翻翻课本,读一读文本内容,有时甚至看过一遍后就忘记了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更谈不上细致深入的预习了。应用微课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上状况,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八分钟左右的课前预习视频,内容就是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的所见所说,他看见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部分都是水,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部分才是我们人类生活的陆地,所以他说我们的地球其实应该被叫做水球。让学生通过这个微课对地球的海陆分布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知道我们新课所要学习的就是有关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又如,我们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家庭》这节课时,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个十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内容是介绍我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分布的特点。让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看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有效学习新课提供保障。通过微课课前预习,改变了学生枯燥阅读课文内容的状况,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课中微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由于地理知识比较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时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地理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理解记忆的,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微课,就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例如,我们学习《大洲和大洋》这节课,教师除了可以利用世界地图来帮助学生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外,还可以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个立体的地球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位置观,帮助学生多方位理解记忆。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个有关人类认识地球面貌历程的视频,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树立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再如,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这节课,课前学生通过微课已经大概知道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和主要少数民族的特色。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个主要少数民族民俗的微课视频,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彝族和白族等的火把节。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个有关少数民族各种乐器的微课,如葫芦丝、冬不拉、马头琴、芦笙等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把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描述在中国地图上,使学生通过图例与注记来识记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课下积极主动地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一起分享,或者由教师根据学生查找的资料制成微课,组织学生解说和表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展示资料的能力。

三、课后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课后,学生可以利用一些零碎化的时间在相关的移动设备上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微课进行暂停、退回或者多次重复播放,这种形式既方便,又是学生能接受且喜欢的。对于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微课,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微课,对课堂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学习,查漏补缺,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知识,从而迎头赶上,提高学习成绩与能力。另外,学生课后还可以通过在线微课课程练习与同学进行及时学习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微课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学习吸收情况,对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分段详细讲解,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微课总结知识点和设计课程练习等。通过主题明确、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和使用方便的微课,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艳.对地理微课制作的建议[J].学子(理论版),2015(21).

[2]张新.中学地理微课开发及应用需解决的问题[J].现代教学,2015(5).

作者:高建军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视图能力培养措施

摘要:地图是承载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由于地理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地图成为初中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视图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地理教学;视图能力;措施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地图的学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是由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地图与地理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二者共同构成了初中地理教学。但是由于平面地图相对于实际地理状况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地图知识时需要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因此给学生学习地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初中地理教师的合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视图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地图的重要作用

(一)辅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关键工具,在我们的初中地理教材中,为学生开设了专门的地图知识学习课程,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意义以及地图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视图能力,可以为学生学习地理起到辅助作用。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地理知识抽象性等特点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中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对地理中的大部分抽象内容无法快速理解,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学生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的现象。而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介入地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在视图学习中也能逐渐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推动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视图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分清地图的不同类型

在初中地理教学时,会涉及类型多样、用途各异的地图,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开始阶段,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地图进行掌握,为之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的地图有地形图,气候图,行政区域图,地球公转、自转演示图等。教师要首先带领学生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图进行分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整体框架,然后再分类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地图知识。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视图习惯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解是地图中的基本要素,教师应该从这几大要素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视图、读图习惯。首先针对比例尺这一要素,要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去对地图中的距离进行思考,更好地与学生脑海中的实际距离概念进行转化。其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中的基本方向,如不作特殊说明,按此原则进行读图即可。最后,要让学生掌握地图中不同图例注解的涵义,以方便学生更好地对地图中的信息进行获取。

(三)针对性教学

学生视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锻炼的过程,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符合的教学内容来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应该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学任务。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地图教学应该以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分类,了解地图的基本用途为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图知识,可以带领他们自主绘制地图,从而加深对地图知识的理解。

(四)突出地图教学重点难点,教授学生必要的读图技巧

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突破,教授学生必要的读图技巧,可大大提高初中学生的地图辨识能力。对于一些与我们的生活较贴近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地图去思考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中国人口分布图》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基本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拓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的东南部人口较密集,而西北部人口较稀疏,人口密度大会对我们的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等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可逐渐提高他们的分析、解题、观察能力,从而实现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相结合,让地理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五)进行地图绘制练习

绘图是对学生视图能力的进一步升华。学生具备了基础的读图、视图能力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绘图练习。在学生绘图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手段对绘图方法形象地演示,确保学生绘图过程的顺利。视图能力是中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视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正确识图、带领学生进行绘图练习等方法,逐步培养出学生的识图、辨图、解图能力,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忠福.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6-07-01(028).

[2]单连宏.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4.

[3]赵广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174.

作者:王原武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的构建

摘要:教学情境十分重要,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对于情境构建进行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地理;教学;构建

一、引言

教育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教学资源、教学技术等等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情境构建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置于“情境”中,并在其中学与做,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实效。因此,笔者围绕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探索情境构建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提出问题

(一)情境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具有代表性,被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所谓情境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使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引导其积极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种学习背景、景象以及学习环境。之所以情境教学一出现便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因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完美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如果把教学情境比作汤,那么知识就是盐,盐很难直接食用,但将其溶于汤中则可以做出佳肴,这一生活中的小常识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教学情境的作用———将知识融入情境,可以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和美感,从而更容易被学习者理解、消化和吸收。然而情境教学好处虽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少。

(二)教学实践的问题

首先,情境弱化。初中地理一共有四册教材,课时安排一般为每个班级一周两节课,八年级下学期就需要进行结业考试。课时相对比较紧张,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应当重点讲理论,强调知识的记忆与落实,而往往弱化了地理教学中情感价值的开发,地理教学显得比较死板,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升华和内化。其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常态,地理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很方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已经明确点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容易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导致教学情境单一,往往陷入满堂电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对于经验相对较少的年轻教师而言,容易被课件的内容主导,而没有课件又容易导致教学失控。同时,教学课件往往比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情境构建与实践

对教学情境的认识不够完善,或是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践操作中,往往就容易出现上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情境的构建中首先要明确需要遵循的原则,然后再采取恰当的措施,构建有效的情境。

(一)构建原则

第一,教学情境必须真实,要保证教学情境尽可能的真实或者接近真实,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也就是俗称的生活化。学生眼见为实,只有在客观存在的直观事物面前,结合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才能完成对教学主题的意义建构。第二,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生最近发展状况,也就是说在情境中的问题深度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并具备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强度,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在情境中努力思考,合作探究才能解决,这好比摘果子,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第三,教学情境必须要能够具备诱导性,即要能够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认知冲突,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认知、质疑、再认知的一个过程,情境有诱导性,学生才能根据问题逐步深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第四,构建情境时要考虑合作探究,当前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流教学模式,构建的情境要能够充分将学习小组利用起来,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学习。第五,学习知识是渐进性的,教学情境要符合螺旋上升的原则,即要有层次性。第六,教学情境要能够满足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情境要服务于动态生成,方便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胆质疑,让课堂活起来,引发头脑风暴。

(二)教学实践

1.语言情境

教学情境的源泉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美好思想情操。教学情境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正确、规范、科学的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创设的情境。如果能够让学生听课就像是在看一场生动有趣的表演,那么语言情境就构建成功了。案例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描述中国国土辽阔,有34个省级行政区,课标要求学生熟记行政区的名称与简称,但是行政区的名称并没有规律可言,而且这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容易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循环中,因此,教师可以构建语言情境,通过教学语言编制出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等等。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教学语言的魅力来诱导学生。不过这只是比较浅显的情境,适合教学初期,在复习课不宜采用。在这一节的复习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情境来深化学生对国家行政区的认识。从例子来看,语言情境关键落脚点在于“启发”,利用教学语言启发学生,并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对话交流,无论什么样的课堂都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学情境就渗透在交流互动中。

2.活动情境

结合上文的例子,该章节中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记住34个行政区名称的同时,能够在行政区划图上找到它们的准确位置。在这一点上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可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并不是很有用,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这样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活动情境来帮助教学。案例二:淘宝作为中国知名的电商平台,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个为淘宝出谋划策的活动,通过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以及淘宝年度各省成交金额的相关数据来搭建活动框架。上述的两项数据,基本涉及了中国大部分行政区,并且绝大部分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行政区划,有些还涉及中国的工业基地。通过这些数据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行政区划有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然后出示一张中国行政区空白图,让学生结合数据将空白图填补完善,找到购买力强、人口多的行政区,并思考问题:导致这些行政区购买力强的因素,结合这些因素如何帮助淘宝找到新的增长点。案例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一节教学中,同样采用活动情境,工业这个部分的内容很难吸引学生注意,那么如何通过活动情境来引导学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虚构一个游戏活动,从学生的喜好———游戏出发,设置关卡(7个),学生需要通关才能找到某个丢失的东西。让学生始终沿着教学目标这条线,去探索发现。为了能够方便学生更好地通关“游戏”,设计了通关秘笈,用多张卡片给出通关提示(实际就是在卡片上给出预设的问题或者图片资料等,包括新闻报道、相关数据、畅销书等等)。为了保证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每个关卡的通关“奖励(即希望找到的东西)”,都通过与学生交流提前设计好,最终7个关卡分别是房子、衣服、空调、酸奶、电、家具、地球仪。这些“奖励”又能够分别揭示需要探究的主题。比如空调,从中国家电产业的格局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中国工业。从案例来看,案例一和案例二揭示了教学情境不能单一,同时三个案例也揭示了情境的展现要多样化。从案例二看,利用了学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淘宝,案例三则利用了学生的喜好,由此可知,情境构建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体验。同时要把实物演示利用好,当然重点在于如何演示,学生要在演示中增强体验,并实现角色扮演,体验真实角色。

3.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中,问题往往是贯穿整个教学流程的主要线索。通过问题展开教学往往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不管是何种教学情境,都少不了提问。案例四:《水资源》一节中,先利用语言情境引入教学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等方式,揭示教学内容———为水所困。此时结合教材给出的图示,提问水应该是透明无色的,现在我们用红色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标识出来,有何用意?地球是一个水球,但它为什么会缺水?我国有着众多的湖泊河流,但为什么会为水所困?案例五:《南北气温的差异》一节中,先结合旅游这一话题,构建一个外出旅游如何选择衣物的情境,引入主题,随后结合多媒体,给出冬季某月份平均气温图,提出问题:该月0摄氏度等温线穿过的区域?该月漠河与海口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两个地区的平均气温差异多少?结合图示进行探索,总结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以此为基础,探索夏季的气温分布。问题的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适用于任何教学模式,情境构建中问题必须切合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使问题与情境脱离,如何设计问题也是值得关注且研究的课题。

四、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把握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构建出有效地教学情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能够与广大一线教师探讨进步。

参考文献:

[1]侯丽敏.从实际出发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7):82-83.

[2]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8):138.

[3]张东霞.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45.

作者:蒋楠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

第六篇: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实践

【摘要】初中地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是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了解地球家园的重要学科,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正逐渐被引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生活化教学策略为例,探寻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改革进程,并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帮助初中地理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教学的根本在于转变课堂结构和课堂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降低教师教学难度;与生活现象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等主要特点。

一、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1.受制于地理课程特点,教学模式难以优化:地理课程的特点是零碎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很多专有名词都需要理解并背过,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使得教学模式变得死板。2.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生普遍向分数看齐,零碎的知识点记住越多,就能争取更多的分数,但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却知之甚少,或是根本不愿意探究,理论始终大于实践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普遍较差。3.初中分科阶段,地理教学处境尴尬:初中在面临分科时,一些理科学生就被“解放”,只要通过结业考试就能拜托“地理噩梦”,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在分科之前就不再重视地理课程学习,从而使得地理教学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4.教师教学观念仍旧落后: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尤其对地理课程来说,教师更是占据课堂中心,在“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对地理课程感兴趣。同时,传统地理课上,教师的付出和回报往往是不成正比的,有些甚至呈反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速度非常慢,如果仅仅依靠45分钟的课堂时间,很难出成效,长此以往,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反而忘的越多。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

1.融入生活化教学,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始: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即让教师承认并接受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教师的课堂地位应从“领导者”变为“引导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氛围也会更加融洽和谐,生活化教学方式也更易开展。2.融入生活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大致的了解,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可以让其进行自主研究,从生活入手,解决生活问题;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的从生活入手,启发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学习,对于这一类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引导,就很容易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事半功倍。3.平等对待,长期鼓励:首先,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歧视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偏袒学生较好的学生,更不能不管不顾学习中等的学生;其次,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生活化教学方式是以生活实例不断夯实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并不断丰富学生实践体验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地理实验活动,教师要格外重视,并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自然万物,大地河流,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素材,而学生的探究动力,与教师的鼓励息息相关。4.组织多类型实践探究活动:生活化教学方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对地理教学来说,展现其灵活性的方式就是组织多类型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课堂重点,多次分散或一次集中的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例如组织学生绘制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采集水土样本探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5.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课堂内容:生活化教学策略必然要结合生活实际,并从实际的生活问题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以地理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以生活为课堂,以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为第二教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奇妙之处。例如从一片树叶着手,学习自然季节的变化,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结合实际生活场景重新演绎四季交替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抽象知识具象化,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活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问题仍旧非常多,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有意义的学习目的渐渐被追求高分数而取代,这是我国现代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上述对生活化教学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把传统课堂变成生活课堂,把传统教材变为生活教材,配合生活化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玉杰.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努尔买买提,如孜.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分析[J].魅力中国,2017(19).

[3]饶丽娜.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

作者:刘维平 单位:山东新泰市实验中学

第七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越来越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重视。本文从提高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重点,从日常实践出发,从兴趣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等内容进行思考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

引言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建有趣、创新的课堂,把真正的学科知识传达给学生。

一、当代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教学,大多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自己的讲课能力,台下学生呼呼大睡,根本学习不到实质性的知识,学生不能参与到老师的讲课当中,偶尔参与老师的问答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因此,学校及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办法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老师的讲课当中,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结合有趣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把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时有效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读、多写,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写下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方便课下的学习与复习。同样,在写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读出自己正在写的内容,以便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只有通过读和写,才能有效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引导初中生学习地理核心知识,评价小伙伴和教师参与评价等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教师针对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适时的,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激烈性评价语言,会大大的激发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调动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师语言教学质量。

二、如何创建有趣的地理课堂

1.开展地理实践课。比如,在学习地形地貌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沙子和书演示堆积地貌的形成,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而老师则是从旁边指导学生,强调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参与实验和学习,使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另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从多角度讲解,让学生全方面学习,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探讨,这样,一个班的整体水平会提高一个档次,以达到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提高成绩,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开始培养自己对学科的认识和兴趣,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催促下学习,这样就能达到提高学科素养的目的,以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兴趣。2.开设野外考察课。开设野外考察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到在课堂上做的实验,了解地形地貌,了解流水的走向及规律,了解溪水流速与沿线地貌之间的规律及关系,并且通过实地考察,与在学校做的实验相结合,做出可行度高的总结,将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地观察,培养自己的学科素养,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将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3.开设地理阅读课,辩论课。根据老师教授课程的进度,选择一个同学们和老师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开始根据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要求学生搜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上课期间,由老师组织,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答辩,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使学习更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趣,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再是老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共同学习,以此大大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4.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也开始进入课堂,对于当代的初中生而言,网络教学模式更加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网络的出现,更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老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相应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自己上网学习,这样的模式不仅为老师寻找教育资源带来了便利,也为同学们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结合书本进度,书本知识,进行思维发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

三、结束语

地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此期间,需要同学们不断的探索与坚持。我们应该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以达到提高自己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萍,全文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提问能力,2004.

[2]王向东,袁孝亭.地理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2002.

作者:谢海霞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