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一直处于一个尴尬位置,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地理课程往往不是重点课程。这就必然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生不重视学这样一种现象。在这样一种心理的催化下,教师上课只是单纯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讲究教学形式,不讲求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只是一味地灌输生硬的知识点。这样的上课形式枯燥,学生对这样一种课堂是提不起兴趣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二、地理课程的重要性
其实地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实用的课程。初中地理教学教授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常识和知识,能够让学生们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对我国人口资源等问题都能有所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与世界观,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有素质的公民。地理课程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应当把地理课摆在正确位置,而不是说地理课程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初中地理老师应当认真对待地理课程,首先地理老师要重视学科工作,认真设计教学教案,设计课堂安排,只有自己重视起来,才能让学生足够重视,认真对待这样的学科,不再抱着地理课程可学科不学的态度。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策略
1.明确学科特点,找准定位。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作用,它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问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所以,我们应当对地理课程有一定重视,不能说地理课程是一门不重要或者是一门没用的课程。只有找准了地理课程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认为地理课程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提高课堂互动性。
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在那里给同学们灌输知识,要活跃氛围,并且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趣味性是一个方面,除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外,在课堂上提问也不失为一个妙计。有效的课堂总是能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同时能带着新问题回去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紧扣知识点的提问,同时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变深,体现层次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让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大致了解,方便接下来的课程安排。
3.将生活融入教学中。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是可以在生活中体现的。生活中处处是地理,中国的整个天地就是最好、最全面的地理教材。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学会将教学融入生活,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讲解地理知识,这样,学生会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并且,通过亲身经历的教学,能让学生记忆得更加深刻,知识不再空洞。
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由教师施压学习的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只是给他们引导,或者教师可以跟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会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那是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各门功课。地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并努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才。
作者:林宜朝 单位:尤溪县汤川中学
第二篇:初中地理先学后教自主合作课堂初探
一、“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作用
“先学后教,自主合作”要求是学生在课前运用独立、交流或合作的方式,按照教师的提示预案目标进行预习,对教材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将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带着疑问进入课堂的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内容产生对碰。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对新知有了理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
首先,学习目标设置不明确,对细化环节表述不清,过于笼统,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求甚解,忽悠而过;“先学”的教学设计实施不到位;其次,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后教”结果过于集中,设计教学计划统一,造成部分学生的负担,导学教案的编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三,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急于求成,章节知识内容不连贯,跨度大。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启发性不够,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缺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受挫伤,最终还是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第四,教师检测随意,对学生的难点及疑点没有跟踪到位,不了解学生将知识点是否内化到认知中。
三、构建“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新课堂途径分析
当前倡导的“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主动探究思考、团结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教育课堂的角色转变,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营造独特、严谨而又有序的新课堂氛围,达到教育高效的目的。
1.课前预习,领悟新知识
学生在新课开讲之前,教师提出自学内容及目标,学生对涉及新课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前预习,为上课快速进入知识点,听课效率提高开辟了道路。学生围绕知识点看书、讨论,思维活跃,将知识学得灵活,掌握知识的要点更加准确,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有更多时间去挖掘和探究新领域。经过与学习伙伴之间激情飞扬的学习,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充分展示个人的巨大潜能,体现自我。
2.课间再次进行学习,达成知识的共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导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地理深厚的学习兴趣,使上课伊始就笼罩在学习浓郁的氛围中。
(1)新旧知识串联,循循善诱
初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与前期已学过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知来源于旧知,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旧知合理并有效地引入,与新知进行联合,使学生渐入学习佳境,自主探究新知与旧知的联系,理清关系并加以吸收。以如,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章节,在了解“气候”这一概念的同时,要与已知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条件等影响因素相联系,引出课堂问题:小王从广州到新疆旅游,他在火车上看到了沿途风景,有草源、有沙漠,这样的景观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这样的景观是什么原因?
(2)创设情境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合作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创设情境课堂,增强地理课堂的活跃、趣味气氛,实施思想交汇与思维碰撞过程,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保持兴趣,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的教学中。例如,初中地理《中国行政区规划》章节,课堂上以拼图的形式,将学生引入想象成形的空间,对中国地图的轮廓有个意识,再发动学生动手将拼图拆分,让他们对各省行政区的位置根据记忆进行重新组装还原,开展小组竞赛的形式,加速学生对各行政区的记忆,锻炼他们的拼装能力,实现了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模式构建,使看似晦涩,复杂难记的知识得到有效解决,教师也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进度,以学生发展为主线,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最终实现课堂学习的三维目标、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体验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
作者:杨满林 单位:广东省连平县田源中学
第三篇:初中地理优质课堂构建途径
1把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成功的动力。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兴趣培养放在教学首位。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讲,兴趣是很容易产生的。其实,对学科的认识往往是从这个学科的首节课开始的,所以新学期的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重点讲授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用地理小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既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要积极地旁征博引,通过有趣的故事、俗语、典故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陶醉于奥妙的地理世界,乐意去听,喜欢去学。要让学生明白地理学科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并且它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解的谜题,需要同学们的继续努力,引发学生共鸣,使其对学科探索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要是的学生对自己也感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在十二、三岁,刚脱离小学教育,思维还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前期。他们学习的动力还大多存在于对教师的关注。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进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或者因为不喜欢某位教师而不喜欢他的课,进而不喜欢某个学科。所以作为初中教师在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个喜欢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应该用自身的知识底蕴和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膜拜式的敬仰,这样他们自然会因为教师所散发的魅力而去关注这节课,关注这门学科。
2注重方法的合理指导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初中阶段地理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也离不开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其实,学而有法,学无定法。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我讲你听,很多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完不成或者不能很好的完成,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一面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烦心理。因此,与其这样,不如在45分钟的课堂上多下功夫先学后讲,是笔者在新授课的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了充实教材的内容,每节课笔者都会设计好学案。学案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并且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在有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制作学案的任务教给学生来做,这个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要求也要高一些,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了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师,通常都带几个班,其实,每个班级学生情况不尽相同,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等。所以,要想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细致备课,针对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会组织一些小竞赛,通过小竞赛,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举多得。
3合理规划课堂时间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合理的规划课堂时间,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课堂交往规则。课堂交往是正式交往。正式交往要有一定的规则。有了规则可使交往顺畅、效率提高。如: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人应认真倾听;发言者不要对着教师讲,而应面向大家;一人发言其他人不能举手,直到发言者坐下等等。同时还应该养成良好交往的习惯。有了规则之后就要遵守规则。一旦违规,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暗示。要养成发言不罗唆、倾听不做声、先想后发言等良好习惯。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营造温暖的课堂气氛。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氛围是课堂交往的底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往的品质。如果学生觉得在课堂上的存在和行为被人认可,就会感到安全和温暖,思维必然活跃,发言必然积极。所以要创设和谐、温馨、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课堂交往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当然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交往应是师生共享智识的过程。要正确、平等、公平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要从整个“交往场”的效应来考虑,根据话题或问题的难易程度、思维的价值多少选择交往的对象。尽量照顾全体,使交往的话题在场中得到放大,形成共振。唯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才能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4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以及合理的规划课堂时间,从而促进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构建。
作者:黄筱雪 单位: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第四篇: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一、创设精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精神动力。初中地理教师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初中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多为表面化,容易凭视觉、听觉来决定自己兴趣的特征出发,关注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和谐、情趣充盈的教学氛围,以此增强教学素材的趣味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抓住学生的情感中枢,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之前,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下谚语“春天猴儿脸,阴晴随时变”,并提问学生谁能解释其中的含义。谚语创设出的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顿时好奇心倍增。在有效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地展开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开发教学情感因素,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开发教学情感因素,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高效学习。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幽默、亲切的语言,以此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善于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故事来渲染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地形和地势”时,教师把徐霞客考察地质和地貌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渲染课堂气氛,进而引入所要讲解的内容。再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衍化为直观、生动的视频或画面,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竞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
三、引导自主合作探究,促进课堂互动交流
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宰地位,学生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新课标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是课堂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元素。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以师为本”“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从学生需求和实际出发,为学生搭建一个民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平台,有效组织课堂。例如,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一节时,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教材知识内容要点后,可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下列探究:(1)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哪些事实可以证明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3)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洋变成陆地?(4)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促进知识内化,还能使其进一步感受到地理探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优化课堂评价反思,巩固学生学习信心
完整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与反思,只有科学、客观的评价与反思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效课堂的创设与生成。教师要落实新课程“给予学生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的教学要求,立足人文理念和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天性,本着激励、欣赏、期望的原则,对学生地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实施评价。评价的语言应富有情感性,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注重对学生的纵向比较,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整体与个体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认识缺憾和不足,调整、完善学习方法和学习形态,从而增强初中地理课堂学习过程的和谐性,巩固学生地理的学习信心。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既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过程,也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检验。初中地理教师要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深化对教学过程的潜心探究和科学预设,积极采取科学、恰当、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策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作者:丁文利 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