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都是自然地理与地域地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初中地理课堂比较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性,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实现全面教学。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在对地理知识探索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实际学习过程更加重视生活过程,是源于生活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初中生的地理空间想像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中能“理论结合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教材内容,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又要高于生活,教师在传授学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其教学过程是对地理知识的创新与再生,从而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的水平。
二、初中地理课堂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方法策略
1.生活化地理知识的导入教学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导入过程,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或举例与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知识,引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导入生活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与通俗化,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列举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气候的地区差异》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学生:世界上主要有哪些类型的气候?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中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接着还可以提问: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教师通过层层引导,逐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可以顺利引出教学主体知识课题,更好地展开本节课堂的地理教学内容。
2.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营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导入教学内容,还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活化的地理知识课堂教学情境。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与充满趣味的生活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添地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知识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对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话,教学效果一般,并且还可能引起学生的抵制情绪。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图,包括山脉、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中国不同的地势和地形,并且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的地形进行分析讲解,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3.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知识都来源生活与周围世界,并且初中地理教材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学生提问题,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并且拉近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学习地理知识,并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发现、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知识时,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运用一幅中国地图创设问题,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中国地图掌握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包括该省的省会城市与简称,在实际学习中能够增添生活乐趣,学生也能在课后的运用中体会地理知识学习的价值。
4.生活化地理活动的组织
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生活化地理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生活化意识,使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得以提升。教师通过生活化活动的组织,可以引导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地理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时,当教学内容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浪费情况,进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资源利用和浪费的现象,让学生亲身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特点,并且根据生活中自然资源的浪费情况,制定一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策略,并且参与实际行动,如在学校和家里主动节约用电、用水等。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发现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去引导和讲解地理知识,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更好地联系和运用生活知识学习并掌握地理知识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作者:夏小兰 单位:江苏东台市创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