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研究性初中地理教学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研究性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教师不仅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等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还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时,教师可以整合所学知识,将主题设定为:根据你对人种的理解及分类标准,可以将人类分为哪些类型?从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时,学生首先要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分别研究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人种的分布、世界语言的分布、宗教信仰的产生、习俗等问题,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每个不同人种的地理分布、风俗习俗、宗教文化等基本内容,还通过同种属性类比合理分组,提升了综合能力。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巧设疑,为研究指明方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首先要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根据主题设计好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当然,问题设计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要有一定的探索价值,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经纬网”一节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如何在能容纳8万人的上海体育馆中准确找到你的位置呢?如何运用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地理位置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就会与之前学习过的“如何准确找位置”相联系起来,这就为研究性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

(二)重思辨,激发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使研究活动有想法,重思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等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有关“西部大开发”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走进西部,我为西部做什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西部辽阔的地缘风貌。这样,学生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介绍的内容,还会主动查阅各种资料,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文化、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阐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最后,学生还能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特点,以“我为西部做什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多学生还会根据西部具有丰富资源的特点,探究可再生资源。这就促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问题,思维也变得更加严谨,同时还培养了想象力。

(三)勤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实际,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服务于地方生活。比如,组织学生春游之前,先让学生初定旅游路线,促使学生对家乡所有的景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研究性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旅游途中,让学生思考:应该让游客走怎样的路线才能更节省时间、游览哪些景点更能突显地方特色、选择哪些景点既饱眼又价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领略了家乡的美好风光、感受家乡建设的巨大变化,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当所有学生旅游回来后,都交上了一份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家乡旅游路线图。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作用,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所在,同时还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才能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作者:马肖进 单位:苏省东台市弶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