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地理学情调研策略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初中地理学情调研策略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初中地理学情调研策略研究

一、问卷调查——课前初步了解

学情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状态,并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困惑和学习需求,对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引领,帮助任课教师找准地理教学的基点,让我们的调研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反映出学生的真问题、契合学段目标规定和课程设计意图是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问卷内容的选择必须立足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从学生的“学”出发,依“标”靠“本”。学情调研题干应摒弃测试性语言,注意表达的人性化,均以第一人称的“我”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题、设问,多用“我能”“我会读”等饱含尊重与信任的鼓励性语言,将调研者的亲和力融入问题之中,充分展示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对学生的尊重。如此,学生在回答时就可能会因调研理念的彻底转变更有成就感,并在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中,以积极、自信的情感主动思考,敢于表达。也只有这样,问卷调查获得的学情才是真实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教师高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

二、听言察行——课中客观把握

地理学情调研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了在课堂中客观准确掌握基本学情,我们不能局限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应该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想全面真实地掌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唯有从“学生是否喜欢地理课堂?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表达欲望如何?……”等问题中去品味课堂。倾听是课堂学情观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应注意在倾听之中分析学生的讨论或回答,让倾听成为了解学生的一把钥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去倾听,走进学生的学习去倾听。小组讨论时,不妨参加进去,倾听他们的对话,思考他们的争辩,与他们一起讨论、交换意见,这种倾听,会让我们得到的学情信息生动起来,也为完成学情调研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倾听学生表达、关注学生论辩时,还应注意观察任课教师是否给了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便是表达错了)……如此得到的学生信息会更加准确,更能客观掌握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表现。

三、沟通融情——课后完善诊断

对地理学情调研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学情反馈做好个性化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个别或小群体的访谈,对课堂调研中得到的学情信息加以补充,反思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课后学情调研的主要着力点。与课前、课中一样,课后调研也离不开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不仅要关注学习的内容、方法、流程等显性因素,也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融情,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学习情感等隐性因素。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融合会让学情信息更加生动、真实,可以帮助调研者尽可能地抛弃主观臆断,根据了解到的学习兴趣点、知识储备、学习元认知,对学生学情做出分析诊断。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发展之中,与学生的沟通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保护学生。例如,个别沟通应尽可能在非正式场合进行,既利于了解到真实信息,又有利于为学生可能出现的对学校、教师负面评价做保密处理。其次,沟通的语言表述要给学生温暖感,对学生言语中体现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给予肯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作真实的注解。我们除了提问,还应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要尽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提前做些准备,每次沟通可以找一个好学生、一个学困生,还有几个中等生,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保证个别沟通能够获取真实的、反映各层次的学情信息。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更快地提高学生成绩。

四、结语

总之,学情调研是农村初中地理“课堂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应充分认识学情调研的意义,全面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通过科学有效的调研引导教师全面准确地读懂学生,让农村初中地理课堂在新课程改革中迸发出别样的精彩。

作者:周庆万 曹建军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