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以学生为本初中地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要发挥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只有通过知情合一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既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又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地理教材中关于环境污染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知识,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滥采滥伐导致环境平衡的破坏,认识到大自然作为一个平衡的生态循环系统,由于环境破坏带来的财产和生命损失,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从中激发学生的高级学习动力。比如,学生在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全球严峻的环境问题后,教师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呼吁学生好好学习,运用高科技的知识解决环境污染的难题,或者加强自我监督,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环保的好榜样。然而学生情感及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及教与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因此,新课标提倡教学不仅要注重目标,还要注重过程,在过程中进行生成性的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不断修正,在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还要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教育的目标。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那种只认识到知识的科学性,而忽略思想性的教育,很容易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求,自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要学生意识参与的无意义学习,另一种是需要学生意识主动参与的有意义学习。相较于无意义学习而言,有意义学习需要学生调动身心,全面投入学习状态并积极配合,也要求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经验建立有效联系,这样,学生在全神贯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才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都受到影响和教育。而无意义学习,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与记忆知识,这种没有情感与态度参与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机械的死记硬背,无法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因而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不能积极调动这些知识储备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想调动学生主动性,使教学变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分数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比如,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不喜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觉得学生是在故意刁难,打断自己的教学计划。因而,有的教师对课堂中喜欢提问的学生大加批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讲授课。还有的教师喜欢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法接受,感觉这种组织方式会扰乱课堂秩序,不方便自己管理。然而,真正有效地课堂并不体现在纪律有多好等方面,而应该是看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很多教师喜欢纪律好的课堂、听话的学生,只是为了方便教学,并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一种忽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三、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标准和表现
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注重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活动。然而,由于缺乏一些具体的衡量标准,很多教师很难把握自己课堂。切实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能实现以下几点:
1、学生呈现全神贯注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堂表现出极高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并投入其中,虽然在遇到困难时会出现卡壳现象,但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2、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并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苦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高级动机。
3、地理教学最终的评估。
不应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应该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化,应以是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自己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4、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估。
反思是进步的前提,教师不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策略,即能够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
四、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作者:刘林 单位:山东省济宁梁山县经济开发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