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利用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利用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革新教学理念,发展地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建议。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认真考虑教育部门提出的建议,在革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学科特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手段进行授课,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意识与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地理学科素养的发展。故此,该文对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地理;学科素养

研学旅行政策出台于2016年,该政策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短途旅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若是将研学旅行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研学旅行这一有利政策,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与之相关的研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旅行中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实现学生在初中地理领域中的全面发展[1]。

1研学旅行概述

研学旅行是指学校以区域特色为基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需求,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走出校园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研学旅行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说,集体生活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凝聚力,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及全面发展。基于研学旅行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科特点加以有效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2当前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目的地选择具有局限性

自研学旅行政策提出至今,社会各界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特征公布了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例如,北京的“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天津的“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内蒙古的“克什克腾世界地址公园”,江苏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云南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南的“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但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许多学校习惯选择距离较近的旅游示范基地,还有些学校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不仅会出现扎堆、拥挤现象,还会影响研学旅行的效果,违背了研学旅行的初衷。

2.2缺少研学深度

在学生年龄、时间、交通、食宿等方面的影响下,学校大规模的出行时间安排有限,所以在开展具体的研学活动时,无法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感受,他们只能随波逐流,大致浏览眼前的景色[2]。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的,他们无法与周边的景色或事物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观有所感,进而影响研学旅行的效果。

2.3缺少研学旅行后的成果展示

为加深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印象,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部分学校在活动结束后,都会布置研学作文、摄影作品、知识竞赛等方面的作业,然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选、颁奖。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不论是作文、知识竞赛还是照片,学生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表象上,他们的思想感悟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和个性化的特点,对人文、历史的了解较为薄弱,没有从探究的视角去“研学”,而是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层面上进行“研学”。对于初中地理来说,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果研学旅行中存在上述或其他问题,就会失去研学旅行存在的价值,对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手段进行解决,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3研学旅行中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可行性策略

3.1做好研学旅行前期的规划,促进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生作为旅行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应当了解与旅行相关的所有内容,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旅行路线、交通方式、目的地、旅行周边的环境等[3]。例如,教师在开展“南北气温的差异”相关教学活动时,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到鼓浪屿进行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时,还可以倾听人文历史。在出发前,学校除了要与旅行社做好协商,详细制订旅游计划外,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首先,向学生说清旅行地点、目的、时间;其次,告知他们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查找与鼓浪屿相关的资料。除此之外,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参观或游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如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名人故居、海岛文化与魅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整体效果。

3.2鼓励学生认真倾听、观察,促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研学旅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展与实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使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世界,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与思维能力。当学生身处自然之中,还可以与教材中的知识相联系,如地形地貌、气候状况、区域特色等,并通过分析、探究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促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例如,学生在参观“世界第一奇楼———裕昌楼”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告诉他们在认真聆听导游的介绍,欣赏巧夺天工的壮丽景象外,还要认真思考“方形土楼与圆形土楼的差异”,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探究,在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中感受客家人民的智慧与土楼的传奇魅力[4]。

3.3开展多样化的研学旅行活动,促进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深入开展,将其作为教学常态,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厦门作为一个交通便利,气候适中、宜居宜人的城市,能够为研学旅行提供诸多旅行地点,从而使学生的研学之旅得到丰富。因此,初中学校要善于利用地域优势,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旅行地点进行研学,比如说,带领学生走进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等学府,让其感受名校的学习氛围,了解学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在皮划艇体验中感受水上运动的乐趣,促使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凝聚力的提升;在科技馆中体验400余项的趣味实验,让学生在领略科学魅力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丰富的知识。

3.4鼓励学生善于使用批判性思维,促进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虽然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但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旅行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使其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5]。当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要汇总学生收集的资料,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并以课件的形式进行呈现,然后提出有关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分析和探究。在这种方式下,一来可以改变单一活动成果展示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下次的研学旅行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例如,在“鼓浪屿”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从气候差异来看,鼓浪屿所处位置属于哪种季风气候?从所处区域来看,鼓浪屿位于厦门的哪个位置?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面积有多大?在旅行途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熟悉的植物?导游在介绍鼓浪屿上的各种场馆和景色时,哪些令你印象深刻?在旅行途中我们发现,鼓浪屿上的许多历史风貌建筑逐渐变成酒吧、咖啡厅、书店等,对此你有哪些想法?对于岛上的各种旧址与文物,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鉴于鼓浪屿岛的地理优势,该地还应种植哪些经济作物来提升土地价值和经济收入?上述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真正做到玩有所获,学以致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想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价值,就要以具体的学科为依托,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活动,唯有此,才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学旅行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将其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地理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邱鸿亮,王露.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观”:“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的对比研究[J].地理教学,2016(9):6-10.

[2]林培英,张冬梅.漫谈普通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46.

[3]朱红玲,牛孝权.研学旅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8(16):123-124.

[4]周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热辐射”与“冷思考”[J].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18(9):217-218.

[5]吴岱峰.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审理[J].地理教学,2019(1):133-135.

作者:陈飞猛 单位:厦门市巷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