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初中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类型做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分析建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运用于各科课堂教学,初中的地理课程也进行了改革。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教学的融入,对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活动”教学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
在新教学理念下,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内容发生了本质变化,从单一化的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变为传递一部分新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中地理教材中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拓宽了思路,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了实践能力,彰显了自身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二)改变学习方式,凸显自主性
“活动”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活动课更突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应用性,和具体实际相关联,是教学模式改变的具体体现,也是互动式的、探究式的教学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增强学生自信,获得成就感
学生通过完成活动,深刻体会所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更有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信心。活动中的一些内容是知识的拓展和具有前瞻性的探索,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有更多的机会去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和自我构建,能够更好的领悟教材内容,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四)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内驱力
初中地理“活动”课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地图”一课中,可运用动物园的导游图,让学生自己标出观看某些动物的游览路线,并通过分析思考设计出观看所有动物最佳路线,进而激发学生对地图知识的兴趣。通过参与活动,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判断、概括总结、想象力、空间思维等能力。
二、“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调查研究
调查活动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了解、分析、交流、总结等,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方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调查家乡的土地利用状况”这一活动课文中,通过对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统计数据、分析比较等,不仅对家乡水资源的运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节水建议。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讨论
这类活动的设置通常和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具有拓展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城市交通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身临其境的角色表演等,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操作
动手操作活动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在初中地理活动课中,动手操作的内容主要有演示、实验、观测、测量、制图绘图等,通过这些活动的设置,让学生来探索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使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快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个性需求。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学习中,可开展对家乡气温观测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气温的变化,对这一课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图、绘图活动是初中地理的重要环节,在活动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教材中主要包括了行政图、地形图、资源图、人口图、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等等。通过读图、绘图,能够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他们所学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读图时应侧重于对图所描述的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根据图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整体地理环境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不断改进活动策略。
三、“活动”的教学建议
(一)以生为本,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改要求,活动课应以学生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更好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活动中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轻松的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面向全体,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使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彰显自己个性的平台。使学生更有存在感和归属感。通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增强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活动中,作为教师更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了解他们参与情况,注重赏识教育,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有了一点小进步,就适时抓住机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多用激励性语言,如“不错”、“很好”、“继续努力”、“有进步,加油”等等,也许只是教师的一句话,几个字,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三)钻研教材,深刻领会编者设计意图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通过对活动课文的阅读和分析理解,领会编者的设置意图,妥善处理好活动式课文、编者意图、教学实践的关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进行适当增减、改进、创新,使地理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与气候》一章中,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实际认知,适当选择一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天气、气温、降水、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认识就可以了,其他可以删减。教材中在活动的类型设置上,更注重讨论型、观察型和实践型,实验类型的活动相对较少,而地理又是一门自然学科,有时需要用实验来得出基本概念、验证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设一些实验型的活动设计,弥补单一化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学教相融,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功能
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注意把活动同具体的教学相融合,通过活动诠释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活动提供指导和依据。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融入演示、实验、讨论、观测、绘图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学习中,把“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的活动和课堂教学相融合,学生通过分析、谈论、收集资料等,了解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作物的影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适当拓展,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教学内容,适当拓展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中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活动,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目前在我国发展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你能设计一种环保工具吗?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即时了解到人口和资源的合理比例?”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8]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课的设置,符合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潜能等方面阐述了活动课设置的重要意义,并对调查活动、问题讨论、动手操作活动等活动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每个学生,注重赏识教育、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将活动和具体教学相融合、适当拓展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等教学建议,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地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雨珍.初中地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1):25-26
[2]徐秋萍.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教学实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王竞.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设计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
[4]胡春波.“黄土高原”活动教学建议(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5(04):16-17
[5]殷春庆.初中地理教材的“活动”课文分析及其教学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05):19-20
[6]韦世耿.关于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4(01):35-36
[7]吴景胜.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设计研究[J]快乐阅读,2013(36):50
[8]严明堂.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作者:朱少庆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