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融合

摘要: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融合的紧迫性出发,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理论课教育、实践课教育、工作室模式的深度融合,阐述如何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

1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的紧迫性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2.0时代的创客进一步推动了众创空间的形成,因此,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1.1应用型本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意味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趋势。建设“应用型本科”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融入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把人才的培养转化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转移到校企合作、转变思路服务地方经济上。目前,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远不如高职高专,《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0.9%,而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2.2%;三年后本科毕业生2.8%的人自主创业,而高职高专有6.9%的人自主创业[2]。从数据上看,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低于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创业意识,专业紧跟市场发展需要,创业门槛低。因此,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迫在眉睫。

1.2计算机行业发展新趋势为大学生创业带来更多机遇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成为我国工业支柱产业之一[3]。首先,我国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技术的重大缺口和软件人才的短缺,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计算机专业特点具有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专业性、应用性强等特点,相比较其他专业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就业渠道面广,这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更容易成功,有着先天的优势[4]。同时,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远远滞后于市场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难以同计算机产品和技术同步,毕业学生很难达到用人企业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1.3长三角地区软件发展需要更多创业型专业人才

计算机专业与行业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业的发展为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计算机行业在全球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从产业规模、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软件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江苏与上海、浙江形成软件产业基地,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园快速崛起,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28.9%。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中小软件孵化成长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专业人才,行业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创新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全面而持久的。因此,高等教育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融入专业教育元素,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

2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应用型本科全过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从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理论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实践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工作室培养机制相结合3个方面,融知识与能力、培养与创新于一体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1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理论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停留在外围,大部分是在学生大四学期开展模拟训练的创新创业教育,授课内容也只停留在训练计划、竞赛、模拟演示等内容,授课教师往往为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导致学生不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使之成为修学分、被动学习、临时应付的课程。因此,创新创业课程需要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创业教育内容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表1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按照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课计划内的深度融合。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为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3大部分,其中,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大块。每种课程类型又包括不同的课程模块,以专业必修类型为例,包括大类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4个模块。其中▲表示该理论课程中可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ava程序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课程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实践课程是深度融合核心,主要将创新创业实践嵌入到大学4年的整个过程。计算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下,如图1所示,分成4个部分,包括公共必修部分的基本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中的硬件应用创新能力和软件程序设计创新能力,以及贯穿于大学4年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具体的实践课程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题体系中用★表示。基本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面向大一学生,由创新创业教育和计算机专业导论两门课程引入,通过专业方向介绍、专业知识讲座、“微软”创新大赛等方式,使得课内和课外环节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计算机专业工作室通过专题讲座和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培养。硬件应用创新能力和软件程序设计创新能力,是在学生学习完主干专业课之后,配合专业课程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通过完成子项目,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包括认知实习、生成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模拟创业活动、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3创新创业教育与工作室培养机制相结合

目前流行的工作室培养模式,以企业模式为依托,以学生团队的方式进行项目产品的开发,建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合作的技术团队。工作室的培养方式尤为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我校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创新创业培养结合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承接横向项目、参与科研课题、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基地4个方面培养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各种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中,工作室学生两年内获得了70多项奖项,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承接横向课题包括网站建设、手机APP开发、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漫游系统等。科研课题方面主要参与教师的课题申报、专利申请、等,同时还组织和指导工作室学生参加各种“众创空间”项目路演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品质,也锻炼了学生各种能力,真正实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3存在的困难

目前,国家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投入逐步增加,高校对创新创业的重视逐渐深入,但是对创新创业的教育仍处于业余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意识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机制不完善等,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3.1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意识不够明确

受传统观念影响,创新创业课程属于辅修课范畴,尽管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其本身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够深入,知识传授局限在理论知识,没有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创业实践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脱离专业课程体系,脱离实践体系,那就是一门单一创业课程,没有导向作用,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

3.2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一方面,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团委、辅导员、行政人员等,既没有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经验,也没有创业的实战经验,更无法带领学生进行专业上的创新创业实践;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以教学研究型为主,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高校需要加大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投入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力度。还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教师既要有较强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功底,又要有软件项目实战操作,同时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经验和行业开拓能力。

3.3创新创业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还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学生从内心就对创新创业不够重视,不感兴趣,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考试、修学分等方面。高校需要改革传统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学分置换支持,政策倾斜创新创业突出的学生,量化考核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结语

总之,通过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执行,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实践体系、课外工作室体系,配套相关的政策保障和师资建设,才能真真正正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7-08-29].cy.ncss.org.cn/cyzc/256267.shttnl.

[2]陈亮,王燕萍,邹建华.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模式实践——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76-78.

[3]黄潮.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3(13):164-165.

[4]王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12.

作者:朱娴 陈琳琳 谢玲 韦伟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