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培养模式

摘要: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意义,承载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的重任。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品格、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提出“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来袭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人才储备库和资源库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向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中多次提到创业及其重要意义:“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可见创业不仅能够缓解新形势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创造工作岗位、转化创新成果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指导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农业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教学经费投入偏少、专业思想不牢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一直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一份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中,运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3.56(单样本检验值t=3),处于中间值偏上水平[3],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值得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1创业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参加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锻炼提高的过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政策、企业运作、市场竞争、企业文化、资本经营、团队意识等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采取的比较多的形式———企业家进校园讲创业活动,学生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直面企业家的风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遇到的困难,也必然要去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思考、积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1.2创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企业,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农业高校的一份针对学习自主性的问卷调查中,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2.78(t=3),其中学习态度仅为2.38[4]。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加强。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找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与办法,大学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与解决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良性循环,积累实践经验,为成功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业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没有按部就班的理论,更没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从创业计划、创业要素、创业类型、创业过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创业者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审慎斟酌与思考,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求同存异、启发思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形成的过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每个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提供平台,为其铺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显现的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

1.4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本身与社会实践、基层一线结合紧密,需要随时关注动态发展、变化趋势、信息更迭等。通过创业教育将脑海中的创新点转化成实践成果,每个环节中都考验着创业者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将抽象的创新点和思维逐步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1.5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所有创业教育必须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会带来1+1>2的效果。在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个体各自发挥所长,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与任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通力协作。团队协作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与共观念、互相帮扶精神和顽强拼搏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较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

2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5]。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理论体系教学、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创业实践训练、后期追踪反馈为四个基准点,实施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三种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2.1四个基准点

1)以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讲授是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播,特别应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系统理论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课的安排,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和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尝试,拓宽知识面,培养敢于批判的自由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主要形式,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以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创新研究项目、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作、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与刻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以创业实践训练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二次创造的过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学校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型项目的基础实践设计和基础性实践实训,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加大实践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走进基地和一线,走进企业内部和核心,通过最为直接的感官进行学习的再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4)以创业教育后期追踪反馈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完成大学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应该继续进行后期追踪、加强反馈、统计分析。通过后期追踪形成人才培养报告,以此来指导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提高。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温思美对国内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调查,其中“三低”(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和创业成功率低)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战,其中“大学教育对创业帮助”观测点在10分制的评分中还不到3.0分,为所有观测点的最低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学教育阶段,更要注重终生学习和后期持续培养工作,这种倒叙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三种路径

1)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刘某某为例,该生为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后攻读动物科学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曾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该生硕士毕业时,放弃了高薪的饲料厂职位、体面的大学教师和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等工作机会,到珠海斗门农村,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业路上充满艰辛,靠着坚定信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摸爬滚打,勤奋执着,矢志不渝,愈挫愈奋。通过两年创业努力,已经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初具规模,创造千万财富,水产养殖事业也正以蓬勃的态势高速发展,成为了该校毕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2)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该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扶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红满堂”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刀阔斧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经费投入过300万。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103个,有55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有45个企业正式注册落地。学校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实体,推进校园创业环境建设,提高创业者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孵化园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高校自2011年起,与广东某大型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某创新班,针对该企业的农科专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入该班的学生,由公司从大二开始资助学费及住宿费,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毕业后,公司优先录用,为毕业生在集团发展提供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细化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人担任班主任,每1~3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在教学上,除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外,还涵盖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课程,力图打造该农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三种路径均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刘某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是学校主导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又博又专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这三种路径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组织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3.1保障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

机制建设是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院校可依托农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式人才培养,以其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强教学条件和资源平台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孵化基地、图书馆、高校联盟等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宣讲、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体平台和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型人才教育;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校友等资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认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队伍、硬件、环境、经费等多方面加以倾斜。

3.2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个体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能够对系统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调节,起到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恰当地运用机会均等、阶梯晋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对人才进行规划和培养,公平竞争、惟才是举,特别是对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以激励促成长,以激励促成才。

3.3约束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约束机制是为了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8]。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实情设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让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来,也能够让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真正使教与学融合统一,共同发展。

3.4转化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成果转化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成果展示能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发挥扩散效应,持续保持创新型人才新鲜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教研室、教研团队等资源平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成果、基地建设特点、学科竞赛优势、学术讲座成果、素质教育成果等进行互动展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对技术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结合创业教育理念,遵循创新培养规律,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4.

[2]马洪丽,杨道宇,温恒福.创业教育理念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45.

[3]李伟,陈雄锋,刘运春.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97.

[4]李伟,吴丽姬,崔芸,等.农业院校新生自主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对比分析:基于ERG激励理论角度[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2):70.

[5]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7.

[6]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2):133.

[7]陈长喜,卢秉福.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80.

[8]康宁.优化教师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制度分析[J].教育研究,2001(9):23.

作者:李伟 林佩云 陈雄锋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