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探讨(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初探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严峻。在激烈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中,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处于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必须及时的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加以改革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就是在茶产业背景下,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
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就是探讨在茶产业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让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具创新特色。同时,在茶产业背景下,进行就业创业培育模式创新,也能够更好地突出高校的鲜明办学特色。
1高校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创业形势
1.1高校扩招,就业人数剧增
近些年来,高校一次又一次进行扩招,无论分数高低,每个学生都有学可上,这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但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非常严重。截止到2015年,中国大约有80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再加上往届待业的学生,其就业形势严峻程度可想而知。此外,每年还有失业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争夺本就为数不多的工作岗位。
1.2经济形势差、企业岗位饱和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导致近几年的经济形势较差,企业越来越难做。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拥有量少、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已经难以维持或倒闭,即使是大型企业每年也经常发生裁员现象,很多企业都不再进行招聘。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2茶产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茶叶出口贸易更是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茶产业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高校本身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今的企业发展中,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通过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并进行就业和创业,既能够稳定社会的就业形势,还能够促进我国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
在高校中,构建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学校以社团的组织方式加以实现,组织茶文化社团,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茶产业产生兴趣。第二种,高校可以以“茶产业”为核心,采取定向培训的方式进行茶文化以及茶产业的相关培训。第三种是学校的权威人士构建以茶产业为核心的培训。对于茶产业就业组织体系的构建,学校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并且还要加强社会联系,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不断完善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的构建。总而言之,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主,进一步完善茶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学生的创业。
4茶产业就业创业模式的创新策略
4.1创办茶叶创业课堂,创新教学办法
让学生在茶产业模拟创业中积累创业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茶产业创业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这门创业课程。而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创业就业课程当中来,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提供帮助。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恰当的教学案例,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一般对于案例的选择,都是要通过茶产业知识运用后能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这种案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茶产业知识、了解茶产业文化之后,将学习的就业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当中,然后进行思考的分析,寻找解题的方法。尤其是就业创业当中,选取案例一定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茶产业的经营模式中选取案例,教师要根据茶产业的相关知识,选择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选定之后,对选取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与制作。可以采用多媒体的设计手段。在教学课堂上将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并设置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提交就业创业案例,教师讲解茶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到日常生活或者实际生产中寻找相关的教学案例,并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学案例中运用了哪些茶文化知识。
4.2举办茶产业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参加
高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茶产业创业比赛,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规模,积极号召和鼓励学生参加茶产业创业比赛,并对在茶产业创业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创业经验。
4.3完善茶产业就业内容构建,编制完善的创业培训计划
在很多高校的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建立中,对于茶产业就业创业的计划的编制缺乏一定的计划,尤其是茶产业就业内容的构建还缺乏完整性。因此,高校在对茶叶就业创业内容构建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茶产业就业价值观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结合高校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其次,高校在就业创业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增加茶产业就业创业性格测评,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要涉及到创业性格的多种测评,如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态度等等。最后在茶产业就业创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茶产业就业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在计划书中要详细地涉及到创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要素,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详细的计划书、任务书的编写。除此之外,还要训练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如公共关系培训、企业管理培训、营销策略培训等,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4.4创办茶产业培训基地,培训创业人才
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高校应将茶产业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能够取得更有利的进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创办茶产业培训基地,在高校中选择想要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到茶产业培训基地,锻炼其能力。在培训的过程当中,高校首先要选择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均丰富的授课教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培训,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还可以聘请茶产业专家或者资深人士来校授课,让他们将专业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带到校园授课当中来。其次,高校要设置合理科学的培训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茶叶知识、我国茶叶的目前状况以及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同时也应着重对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讲授。例如在讲授茶叶知识方面,要以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为主;在讲授茶叶的市场营销方面,要以营销策略方法和法律法规政策为主。最后,要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多多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多听”、“多学”、“多做”。
4.5整合资源优势,实施校企合作
高校与茶产业要进行合作,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经验。实施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优势,首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真实的社会氛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学生的毕业不适感,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与高校进行合作,能够为企业储备人才,并且这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因此,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也要考虑到企业的人才储备需求,这样才能够获得双方的支持。除了校企合作之外,当地政府也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秦丽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宜宾学院“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班”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12:382-383.
[2]关霞.以99°茶吧立运行为例探讨河南省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J].福建茶叶,2016,08:251-252.
作者:王芬 单位:扬州市扬州大学医学院团委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探究
摘要: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托茶企业资源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茶企业在创业教育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对茶企业支持高校大学创业教育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就茶企业资源支持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茶企业;资源;大学生创业;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能力的提升渠道,必须把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取得实效。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企业的特征,但又有文化的特质。依托茶企业资源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茶企业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势
1.1茶企业具有支持高校创业培训的雄厚人力资源
我国作为产茶大国和茶业消费大国,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茶叶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广阔,因此也形成了许多著名的茶企业。在这些企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与茶叶有关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创业教育在除了创业意识、品格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茶企业中聚集的大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恰恰具备了这一素养。如果校企合作,让茶企业中相关人员参与高校大学的创业教育,一定会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使培训更贴近市场需求。
1.2茶企业具有支持高校创业培训的实践基础
创业教育需要实践,需要技能的提高做支撑。而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么具有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要么有自己的流通推广平台,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在提高对创业感性认识的同时,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也为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茶企业如果能够参与高校的创业教育,企业的实践岗位就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最好的平台。
1.3茶企业具有支持高校创业培训的文化氛围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茶企业是茶文化的代表。茶文化所推崇的思想和品质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创业教育更重要的是人的培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纵观我国茶企业,都具有代表自己特色的茶文化,他们在推广产品的同时,也在推广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理念。许多茶企业日常所推行的茶艺、茶技、茶礼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如果让具有丰富茶文化的茶企业参与高校大学创业教育,不但使创业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创业教育的生命力,实现了大学生创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才。
2茶企资源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必要性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就使得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教育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茶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建立校企一体的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具有实践价值。
2.1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要有企业的深度参与才能取得实效并不断发展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但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同样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中创业经验和教育经验同时具备的人员比较少,创业教育仿真成份多实训少,创业教育与市场接轨性差等。在目前情况下,这些问题是高校自身所无法解决的,必须要有企业的深度介入,通过校企的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介入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和市场对接的平台,同时也为高校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了条件。目前,许多高校与企业联合,建成了产学研究共同体,企业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高校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开发相关产品,并通过企业得以生产,建立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机制。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这一需求和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促进茶企业自身的发展。
2.2利用企业资源支持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创业教育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更要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对在学校受到的创业教育理论通过企业实践平台进行消化和吸收,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通过大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可以让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大学生,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也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渠道。为了适应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素质教育和资源的共享。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创业教育,实现了在统筹条件下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作为茶叶企业和高校应当加强相互的合作,有计划地协调茶企业和高校将自己的资源向对方提供,实现生产与教学的一体化,为企业发展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和有效保障。
2.3校企合作进行创业教育实现了高校和企业价值诉求的统一
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于优秀人才的引进,而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二者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只要把握好利用企业资源进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就可以实现企业和高校双赢。因为校企的合作提高了大学生商业的实践经验,弥补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些都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又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企业资源校企合作进行创业教育实现了高校和企业价值的相互满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必然要寻求与企业的有偿合作。可以说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创业教育为高校自身价值追求实现提供了途径。同时,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了对企业文化和影响力的宣传,增强了大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实践中,许多茶企业与有关高校合作,支持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茶叶理论知识和前瞻性的思想,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帮助其明确发展思路,也有力促进了茶企业的发展。
3茶企业资源支持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
利用茶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其实质就是校企合作进行创业教育。而要发挥好高校和茶企业的作用,促进创业教育深入发展应当坚持正确的策略。
3.1明确利用茶企业资源进行创业教育中各方的角色和任务
要利用茶企业资源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各方在创业教育中角色和任务。具体来说,高校的角色和任务就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设置中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强项,使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茶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要使课程体系与茶业企业的生产推广需求相统一,培养茶企切实需要的各类人才,从而实现高校与茶企业有效合作;建立系统稳定的实习基地,要加强与茶企业合作,把茶企业的生产、研发基地与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茶企业的角色和任务是:提高对支持高校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社会、企业发展角度积极履行责任;要为高校提供场地和相关支持;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积极选派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熟悉的导师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任务是: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作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围绕经济、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业的品质,通过制订自己的创业发展战略,加强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对创业过程的认知水平和应变承受能力。
3.2构建茶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校企业结合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而要使校企业结合的创业教育科学发展需要构建相关的创业教育体系。要建立高校创业教育闭环社会生态系统,改变以往高校创业教育单向输出的局面,通过茶企业反哺机制,为高校提供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实践平台,最终形成高校创业教育与茶企业人才输出和资源反哺的生态系统,使高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合理利用茶企业的资源优势,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围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开创性个性、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经营者。建立适合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企业职业素养和人才标准的要求。要建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和茶企业实际,由高校与企业合作,坚持利益共享机制,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3.3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
利用茶企业资源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同样需要优化创业教育社会环境。要优化政策法规环境,通过制订出台创业教育促进法,在政策上进行科学引导;要设立专门创业教育促进机构,推动创业教育发展。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要设立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使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具有实践价值和吸引力;高校或者高校与茶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基金,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也使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实践的基础。要优化文化环境,利用茶企特有的茶文化,以文化为先导,加强创业理念的宣传,切实使创业理念深入人心。要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的作用,传播、普及茶文化,用茶文化的魅力,提高创业教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文光,俞金波.校企合作中优质企业创业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2):67-68.
[2]庞志伟.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112-113.
[3]王长恒.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99-101.
[4]王中军.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创业教育双赢模式的设计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1(6):9134-135.
作者:钟雨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比较分析
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专门就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谈到:“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1]。因此,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国内高校“苦练内功”,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效性,还需要借鉴吸收国外教育经验。笔者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以期为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梳理
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国外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既表现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已趋成熟,创业氛围浓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健全上,还表现在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法等方面上[2-4]。
1.1战略性的教育理念
国外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极具战略色彩。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4]。美国极具战略性的创业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来培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就业式”教育,而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由发展,从而为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指导。正是确立了战略性教育理念,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如美国著名的百森商学院[4-6],就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培养最具革命性的创业新秀,而不是盲目追求“速成企业家”。
1.2体系化的教育研究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4-5],也是经历了一个从功利化色彩浓厚的职业培训向系统性较强的教育教学转化的过程,从而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体系日趋完善。1)国外高校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此来提高其对创业的认知水平,培养目标十分明确。2)国外高校在创业学学科建设方面已趋成熟,大都具有培养学士到博士的资格,其中百森商学院每年授予的创业学学位已经达到所有毕业生的四分之一,而且百森商学院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有效渗透,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基本素养[4,6]。3)国外高校大都根据自身教育理念,设立了极具特色的教学计划,建立起了系统性很强的课程体系,比如斯坦福大学实现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统一[6],将创业课程融入学生创业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4)国外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对创业教育前进方向十分敏锐的专职教师,并聘任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5)国外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相统一,使得实践教学极具实用性。国外很多高校都以“合作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时间一般不低于9个月;美国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项目直接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1.3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国外信奉个人主义至上,他们重塑个人奋斗至上的思想观念,勇于冒险与挑战,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政府也是十分重视创业创新教育,出台各种法律法规进行扶持,比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措施、成立创业智囊团与研究会等[2-5],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以美国[2-6]为例,美国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专门向开展创业活动的组织、个人提供技术支持;高校也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咨询等服务;政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拓宽渠道,有效保障了大学生的创业资金;高校还加强与各种组织机构的联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哈佛大学商学院就通过校友会的形式,组建了庞大的创业关系网络,定期邀请著名校友回校指导在校生的创业活动等[6]。
1.4严谨的教育评价标准
国外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订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力求做到对教育工作的严谨评价。在美国,有很多与创业联系紧密的期刊杂志,其中较为权威的有《企业周刊》《成功》等,这些权威杂志每年都开展对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估,主要是涉及创业课程的开展、创业师生取得的成就、学校学生创业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这些评估活动有力地提高了美国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2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导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足。
2.1教育理念落后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创业活动的认识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寻找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是最合适的,导致社会各界并未足够重视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氛围缺失。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更多的还是为了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并非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来培养优秀人才,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偏离了其应有轨道;更严重的是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仅仅是为了服务各个层次的创业大赛,单纯以比赛成绩的好坏来评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绩,这已经完全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总之,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未认识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途径的重要性。
2.2政策保障不足
在大学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开始倡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由此制订诸多支持性措施,其中以支持创业优惠政策为主,来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整体上来看,政府提供的政策保障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政府未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力地资金支持,并且政府制定的支持政策大都是宏观性的,配套措施不足,其中政府要求金融机构强化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但是并未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条件以及优惠力度进行明确要求,而金融机构在考虑到创业活动成功率较低以及贷款回收缺乏保障等因素之后,给大学生创业贷款设置诸多障碍,导致大学生创业活动得到的资金支持力度较低;天使资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力度也不够;同时,大学生办理创业的手续十分繁琐,尤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条例中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创业活动的条款;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也并未对大学生创业活动予以足够的支持,导致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往往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
2.3课程体系建设的体系性不强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融入学校主体课程教学体系之中,未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内,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课程缺乏应有的体系性与严谨性。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多是一种就业指导课程,或者举办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并未形成独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即使是举办的讲座也是零散、不定期的。因此,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实践活动,仅仅是以一种业余教育的形式体现在操作技能的培养方面,并未被纳入到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相统一,只有实现对教学课程的全面渗透,才能融入到学历教育体系中。
2.4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其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经验,还要求其以实践活动为指导,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经验的体验而非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是由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员、教师组成,这些教师并不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未曾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他们经过短期培训后就上岗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素养。部分高校聘请知名企业家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但高校往往对此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且兼职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等,导致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5实践教学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其中创业实践就是教育的高级层次。创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校创新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提升。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时期,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这表现在投入资金相对不足、对创业基地建设重视度不够等方面,导致大学生往往只能够从理论上认识创新创业活动,再加上当前教学方式仍是以灌输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借鉴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模式、管理等多个维度的系统性工程,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已趋成熟,对此国内高校需要多加借鉴,来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1确立战略性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更是一种个性教育,旨在推动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坚持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顺应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的需求,同时推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
3.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外十分推崇创新精神与创业活动,高校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气氛,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激情,突破其心理障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各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宣传人们身边的创业故事与成功案例,在社会上确立创新创业意识,营造一个鼓励创业、竞相创业、允许失败的良好氛围。高校需要加强学校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信息、项目等;运用广播、校园报刊等介绍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认知水平;依托校内团、学组织、社团活动搭建学校、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定期邀请校内外企业家以及优秀校友到校讲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树立模范典型。
3.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水平,对增强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对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引导与保障,如设立专门机构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以培养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改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清除创新创业障碍,为大学生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提供创新创业救助服务等。高校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立专门机构强化对教育过程的监控与引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面渗透;改革学校教学评价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有效引导;设立专项资助基金,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此外,家庭也需要转变自身观念,鼓励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敢于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企业需要认真总结创业活动的经验教训,早日走出创业瓶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3.4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一门课程,需要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使其具备作为课程的严谨性。因此,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从学校培养目标、类别与层次以及学科优势与特色专业等出发,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如管理机构就可以吸纳学校领导、专家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学校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来确立合适的课程目标,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课程设置跨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连贯性,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注重师资配置的多元化与层次性,实现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素养,从而实现学校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提升;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这既包括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又包括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的实践体验,还包括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等;学校需要强化对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包括课程设置、项目创新度、创新创业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多维要素在内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等等。
4结语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梳理国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对照国内“双创”工作的不足之处,研究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路径方法,对确立战略性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03-06(2)[2016-06-17].
[2]应永胜.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解析及借鉴[J].昌吉学院学报,2015(6):87-92.
[3]叶阁泽.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借鉴[J].科技和产业,2015,15(12):57-61.
[4]应中正.美国高校的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93-95.
[5]李平.英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69-71.
[6]冯帆.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4):3-4,8.
作者:金瑾 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新视角浅析
摘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率却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不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但许多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仍然不足,无法将其转化为创业实践。其中缺乏创业资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微创业的优势特点就在于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给予大学生创业的正面支持和教育推动。因此本文以微创业为新视角,就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做分析探讨。
关键词:
微创业;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新视角
一、引言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即使部分高校采取了各种方式来开展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什么如此大量的工作,却无法推动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讲,独立创业遥不可及。因此,如何从微创业的新视角来推动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之所以没能取得明显成效,与其观念意识以及创业的综合环境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所处环境观念落后,没有正确的创业观念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基础是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而中国教育体制多年的发展路径对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影响难以避免。同时,许多家庭至今仍固执地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奉为至上之选,甚至我国的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毕业评价指标上也未能正确的定位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影响下,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意向仍集中在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求职上,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理念[1]。第二,高校自身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缺乏认识,致使教育工作定位偏失。尽管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有一定兴趣,但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作用不大,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自身缺乏认识,对创业教育没有系统的规划,往往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讲座或者形式化的比赛,缺乏落地性和实操性,另一方面往往定位过高,仅让大学生看到“企业家型创业”,而缺乏创业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尝试、实践和坚持不懈努力的引导[2]。第三,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力度偏小,支持和保障不足。虽然目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相应的支持政策仍相对不足,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不仅扶持的时间短,而且优惠支持的基准条件和落实难度高,普通大学生创业往往无法享受国家政策优惠,也难以获得社会资金的青睐,致使创业意向无法付诸实践[3]。
三、微创业对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优势
微创业,顾名思义,既包括微小成本的创业,又包括充分利用微平台、网络平台进行项目开发的创业方式。对于传统的创业方式而言,微创业对大学生有其独到的优势和意义:第一,门槛低,具有大学生创业的普适性。微创业低成本、低风险、低门槛的特性无疑对大学生创业具有普适性,能使创业更加全民化和大众化。第二,符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定位,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塑造。微创业是网络和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下应运而生的,主张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挖掘,不断创新。这种前瞻性、创新性的要求恰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诉求所在。第三,符合大学生特点,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向自主创业稳妥过渡。基于对互联网平台和生活实践结合的创业模式,追求个性、紧跟潮流、善用网络的大学生对微创业有独到的优势,实践起来也更得心应手。第四,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缓解就业压力。虽然微创业本身的创业规模不大,但其提供的创业实践平台,能大大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对就业人群的吸纳能力也较强,不仅能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能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四、如何以微创业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
第一,转变观念,营造“创业人人皆能行”的创业氛围。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高校要通过微创业的视角看到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将创业教育面向更为广大的学生群体,以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为前提,提升其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第二,搭建良好的微创业环境。高校应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微创业环境。师资队伍建设要立足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为实用、可行的专业指导,而微创业的相关课程能传授大学生系统的创业知识,实践教学则通过真实的创业实践,让学生经历创业的全过程,练就优秀的市场感知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而评价体制将创业的各项重要因素做具体考核,为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及时解决创业实践中的不足,做好创业精神的引导工作。第三,政府完善健全对微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除了高校的努力之外,政府对微创业的政策支持也同样重要。政府部门应根据微创业的特性,搭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从注册审批、资金支持、创意奖励、税收减免、融资平台等方面对大学生微创业给予有力支持,引导广大大学生走上正确的创业之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已经被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更是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推动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瓶颈,有很长的路要走。微创业的出现,为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帮助高校大学生更落地了解创业、参与创业。高校应抓住机遇,及时切入,合理融入,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构筑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山土,籍洪亮.微创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新视角[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29(1):16-19.
[2]田军鹏.微创业: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新视角[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9-12.
[3]高启明.隐性知识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34(2):69.
作者:鲁健 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