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因素及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大高校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首先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创业目标体系的路径,探索新型课程体系路径,壮大师资队伍。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高等学校作为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竞争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正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教育质量,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支持系统。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各个行业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可以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将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人才作为教育重点。此外,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人才,才可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减小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进行创业教育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正在不断的升级和调整。很多新兴的行业正在快速地崛起[1]。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单位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却没有增加,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使得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高校需要对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在提高大学生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劳动市场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需求,需要对高校创业教育进一步进行推进。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计显示,大学生是 21 世纪的主要失业群体,由于大多数的学生都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影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而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为了扭转大学生这种思维模式。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为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提供良好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大学生对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得到好的工作,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开拓精神。高校在开展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好的就业岗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自主创业之路,达到自由化、个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造成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国家给予的创业扶持。政府通过使用资金资助的方法可以降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学生自身是处于社会环境当中的,在进行创业时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考虑,在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高创业的成功率。2.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认可度。每一个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所以,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有较大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1.资金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财力支持。但是,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因为教育资金不足,很多高校实训基地的开发都不完善,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所以,资金不足是对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2.师资力量不足。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创业知识和创新知识,还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2]。因此,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个人因素1.创业态度、技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改革。此外,大学生的社会资源、技能水平也决定了其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的创业基础。由于创业存在风险,如果大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面对风险、挑战风险,具有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积极参与到创业中去。2.背景因素。个人背景因素主要指的是对资金的支配程度、接收教育的方法、家庭背景等因素。在创业初期阶段,大学生家庭的支持力度对大学生创业有比较大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不同的大学生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对创业的理解也有较大的差异,对创业的认可度也不同;大学生对个人资金的支配程度和大学生的家庭有较大的联系。调查分析,缺乏资金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所以,大学生的个人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学校的师资水平、资金投入情况、社会创业环境、大学生的家庭情况等都对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时,要先对高校自身的创业条件以及社会地位进行考虑,保证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经济发展能力。从学校内部来说,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建立合理的教学实践基地,对创新创业体系的规模进行扩大,将此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根据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系统,根据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创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根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机制培养企业人才,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进行培养,在设置课程时,要将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设置专门的管理单位,提高对文化环境的重视程度,做好监督工作。
(一)明确创业目标体系
在追求创新的教育环境下,学校要树立能力、精神和知识共同发展的基本观念,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现象进行改变,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体意识,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3]。对学生的思想和眼界进行拓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不管学生的特长如何、专业如何,都允许其进行创业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业活动,不管是创业想法、创业设计,还是创办公司、创办企业,都要将其归入到创业教育范畴当中。
(二)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是教育开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就需要对原来的课程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建立出一个合理的课程系统。通过对课程进行渗透和互补,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具有自我特色的创业人。首先要将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当前教学使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扩大选修课所占的比例,对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进行扩展,让学生可以自由学习、自主发挥。其次要做好互动教学,培养学生敢于超越、不怕权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最后,要对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补充。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互补性,通过对课程进行互补,使创业课程、文化课程在功能上实现互补,达到多元化课程体系的目标。此外,实践也是创业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课程,才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4]。为了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高校教育要为创业教育设计出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在实践的过程中,高校要将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给予学生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定期举办创业设计比赛,对大学生创业成果进行展览,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开拓精神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壮大师资队伍
由于学校的师资水平对创业教育的成效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选拔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有目的性地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中去,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要对学校的智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选拔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创业教育队伍。定期聘请一些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行业高管、企业家、职业经理等,让他们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职场经验和创业经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构建教育体系时,高校要对创业目标进一步进行确定,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并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对广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赐英.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22):11-13.
[2] 苟建华,岳甚先.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6-8.
[3] 岳长海.到基层工作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建议[J].北京观察,2010(2):44-45.
[4] 刘万兆,西风茹,李学东.创业教育本质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1):96-100.
作者:刘俊贤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