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分层分类分群创业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分层分类分群的创业教育体系是从激发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培育创业素质和精神的三个进阶性目标,将创业教育实施体系分为创业启蒙阶段、创业实践阶段和创业实战阶段。具体实施路径为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科专业创业特点,不同学生群体特点,结合创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学生认知水平,注重体验性、实践性、针对性,构建“金字塔”形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
【关键词】
分层分类分群;课程体系建设;支持体系建设;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惠及大多数,不忘极少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并不恪守固定的程序和步骤,而是具有多样性、混沌有序性,因此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的多样性,允许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样性存在、多途径实现。[1]金昕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分类培养的筛选不是一次能完成的,也不是一种方法解决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合适的分类方法”[2]。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载体,分层分类分群的教育模式是适应当今人才培养方向的路径尝试。
一、分层分类分群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
教学中的“分层理论”一直贯穿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其核心是“因材施教”。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注重学生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平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它需要相对自由的场域安排。大学教学的相对灵活性,为创业教育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土壤。分层分类分群的创业教育体系实施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即创业启蒙阶段;第二阶段为部分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提升,即注重体验的创业实践阶段;第三阶段为少数学生创业素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即强调资源整合的创业实战阶段。具体来讲,该体系主要是根据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程度,打破年级和专业限制,以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践扶持体系为主要工具,注重分层的多元性、动态性、自愿性和隐蔽性,实现“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始终把学生放在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实现自然分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大胆实践。分层分类分群的创业教育应该根据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构建成“金字塔”模式。模式的基础是“培养——分类——培养”,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选择意向”一般性筛查,同时对全体学生(在一年级实施)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唤起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的创业渴望,促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独立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在这个阶段,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己的创业活动,学校需要做好项目跟踪,鼓励学生在大二、大三时期选修创业进阶课程。创业实践阶段的选修课程是针对全校公选,实现学生自然分流。学生经历了创业成功与失败,部分学生会退回到第一阶段,部分学生会进入到创业实战阶段,继续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分层分类分群创业教育体系中,分层主要是创业教育目标的阶段分层;分类主要是学生的学科专业分类;分群主要是学生特点的划分。
1.按照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分层
海狄和奥•戈尔曼(U.Hytti&O,Gorman)通过对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和英国的50个创业教育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三类主要的创业教育目标:学习理解创业、学习成为创业型人才以及学习成为创业者。“学习理解创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尤其理解创业者和创业活动在现代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从而意识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学习成为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采用一种更为创业型的方式对待工作和生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事业和生活负责任;“学习成为创业者”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创办企业,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技能,学会管理新企业。[3]。参考这一研究成果,结合创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当前的创业教育开展实际情况,本文将创业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针对低年级的全部学生实行“创业启蒙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构成,能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基础项,并将创新创业的意识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基因。针对有创业意向和着手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商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创业素质,促使学生成为自我雇佣者。针对已经创办企业或项目实际运行较好的学生开展“创业实战教育”,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商业领域和社会规则的运行机理,注重创新创业的整合和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
2.按照学生学科专业分类
在各类创业大赛和学生实践活动开展中,自然科学类的创业项目似乎更容易得到青睐和扶持,一方面这些项目多脱胎于教师多年的科研研究,具有技术优势和先进性,符合国家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创业项目集中在服务业、教育培训业,行业门槛低,竞争压力大。文君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的教育模式受到制度和文化的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求稳”、“偏静”;且专业的实践性弱,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在一些人看来,文科类创业“锦上添花”的“软增长”远不及理工科学生的“雪中送炭”的一个技术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具吸引力。[4]。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是否一定就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类创业项目发展前景就一定弱于理工科创业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本文认为,这两大学科类的学生创业意愿并没有较大差距,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也不缺乏创业意愿。在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下,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创业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文科类的创业项目引向智力创业,理工科创业项目引向技术创新阶段。并且,企业经营本身需要的就是各方面人才,高校应鼓励两大学科学生交叉融合,开拓眼界。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将会使不同学科学生的创业行为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如果说以前的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只是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对于专业不过多关注的话,那么以后学生的机会型创业会更多。
3.按照学生行为特点分群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和有意愿去创业,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天生喜欢创业的学生、经过教育培训可以创业的学生、没有创业潜质和意向的学生”。天生喜欢创业的学生,对于创业有浓厚的乐趣,即使没有外援支持,他们也乐此不疲,并持之不悔,这类学生的人数较少。经过教育培训可以创业的学生,是指对创业感兴趣,能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创业主动性需要激发,并且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会实现自然分流,成为创业者或者成为潜创业者。没有创业潜质和意向的学生,是指在校期间或5-10年内都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被雇佣,但并不代表他们在职业期不会创业。对于天生喜欢创业的学生,普通的创业基础类课程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凭借他们创办的企业资质证明,实行基础课程免修,为他们提供符合需求的选修课程和学校项目扶持。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教会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结构的功能活动,并在必要时在改造这些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承担个人责任。应该积极的帮助他们与社会资源对接,让他们尽早体会和接触社会。而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创业的学生,他们表现出努力尝试和不断摇摆的特点,需要高校提供更多创业体验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评估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实现自然分流。除了增加创业选修课程的修习,他们还可以借助教学实习、创业比赛、创业沙龙、企业实习等形式。没有创业潜质和意愿的学生,他们有的将“找工作”作为第一选择,有的将升学作为大学的第一选择。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他们的生活作为主要的目标,培养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仅学习创业基础类的课程,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工作岗位上的“内创业者”。
二、分层分类分群创业教育体系实施研究
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主要承担的职责是教育和培训。分层分类分群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大学体系中的实施,需要课程建设与创业支持体系的结合。课程是联系教与学的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环节,创业支持体系是完善和进化创业教育的“孵化器”。文章将根据划分的三个阶段分别从课程建设推进和创业支持体系来探究其具体实施路径。“三分”创业教育体系是将创业教育重新梳理,整合现有可利用的资源,不会引起教学安排的紊乱和工作的繁复无效。课程建设推进路径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洽和,首先要保证专业课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促进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适合教师接受的心理限度,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多层次的课程梯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创业支持体系依托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它包含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创业平台建设、配套服务体系等,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都应纳入到创业支持体系中。
(一)创业启蒙阶段
创业启蒙阶段的课程主要从两个维度共同构建,第一是创业基础类课程的建设,第二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课程结合。该阶段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理论教学,教授学生创业的内涵、创业基本要素、创业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相关创业政策,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在启蒙阶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通过“专业导论”“新生课堂”等形式,将本专业的就业现状和行业的创业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同时,更新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同步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可以放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群中,也可以单列开设诸如创业导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等课程。创业启蒙阶段的支持体系强调“引导”和“唤起”,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是一种无形资源和文化环境,它依据创业教育的理念来设置议题,影响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事业价值观,能够将学生由广泛存在的生存型创业引向机会型创业,增强学生“内岗位创业”的意识。创业氛围的营造需要充分适时地反映和表达创业的意义,并坚持主导型和多样性,可以采用以活动为依托、以组织为依托、以符号为依托、以日常舆论导向为依托的形式,包含社团建设、创意类大赛、创业榜样的树立、组织创业周等。创业氛围的营造不仅仅需要高校职能部门的执行,更需要专业课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帮传扶”。专业课教师既可以带领学生多参与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方向和专业创新领域,引导学生进行试验。
(二)创业实践阶段
创业实践阶段的课程建设强调“实践性”,课程形式以选修课为主,学生通过自选实现分流,此时应注重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联合开发课程,辅助KAB、SIYB、创业实训(增加)等课程,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教学方法灵活。课程内容主要是体验实践商业运营的基本流程,例如产品开发、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售后跟踪、团队建设、互联网经济、创业失败成长等内容。另外,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建议鼓励参与选修课的学生建立“兴趣小组”,由课程承担单位给予一定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最后根据盈利状况、团队合作表现、定期创业沙龙记录等综合评定小组表现,并将赚取的利润放入“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供下届学生使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第二次分流,有些学生会对创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选择创办企业或继续发展他的创业实践活动;而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创业或有其他的选择,会退回到金字塔的第一个层次。创业实践阶段的支持体系最主要的是“校内孵化器”的建设。校内孵化器区别于“校外孵化器”,因为它天然的缺乏商业大环境的熏陶,而且在学生想法仅停留在想法或完全不能与社会竞争的时候,应鼓励他们多实践,而不是直接放到社会上去打击。校内孵化器是一个校内资源的整合,需建立“虚实结合,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的原则。“虚”指的是创业项目独立运行,不受空间和强制管理的束缚;“实”指的是学生定期聚集,举行沙龙、讲座论坛、资源对接、项目路演等;“资源共享”指的是智力资源、团队资源、市场资源、场地资源的互补;“开放合作”指的是项目之间、学生之间、导师之间注重分享,注重对接。在学生进入大二、大三阶段时,各类创业类大赛的举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各级创业扶持引导资金的评审,都可以让“兴趣小组”的同学申报,以“项目”的形式确定扶持,方便跟踪和管理。
(三)创业实战阶段
创业实战阶段的课程强调“开放性”,是一种主动的实用型课程体系。学生开办企业或继续进行创业实践,必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他们会主动走向社会,这时课程作用较小,创业支持体系发挥主要作用。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初创企业经营与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融资、创业团队组建、创业失败退出和调适等内容。该阶段的创业课程内容采用两种途径开设课程,一种是选修课程,另一种是较灵活的“训练营”。“训练营”的开设方式是将已经展开创业的学生集合起来,邀请企业家、政府、学者、风投机构讲授创业的过程、政策导向和社会运行机理,以此为媒介加强学生与社会资源的对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真实的商业环境,调整运营方向和提高自身的素质。高校在创业实战阶段的重要职责是“扶君上马再送一程”,重点在项目推广和资源引进,发挥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帮助学生对接政策、资金、场地、商业领域。在此阶段,校内的创业支持政策需要更加慎重,对于投资方的引入,对于合作科技园的对等条件,对于校企合作的分成问题,对于创业学生创业失败的调适和学生成长,都应事先做好框架性的设计,既对合作方负责,也对学生自身负责。
三、分层分类分群创业教育体系的评价机制
本文认为,对于事物的评价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它的目标设计和开展方式,评价反馈促进教育体系的不断修正。席升阳认为,创业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是要转向就业质量、创业尝试、社会贡献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5]创业率、创业成功率仅仅是创业教育表面性的、显性化的评价指标,教育效果的评价应根据教学目标每个阶段的诉求满足程度和完成程度来衡量。分层分类分群的创业教育体系各阶段的评价指标都要充分考虑时间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和引导性。时间性是指“学和用”之间的时间差,教育的影响需要时间的验证,成功创业者大学毕业后要经历5-10年的“间隔期”,这段时间是大学生由就业走向创业的心理缓冲期、生涯选择期、市场观察期和经验积累期[6]。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是评价指标的易获得性和客观性。引导性指的是评价指标对教育体系的反馈和修正。创业启蒙阶段和实践阶段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创业意识提高率、职业选择多样化程度、创业活动开展率、创业大赛/评审参与率、创业扶持资金获得率、创业技能提升程度(能力测量)、学生创业活动自我评价以及对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满意度来考量。创业实战阶段主要从创业率、创业存活率、创业项目盈利状况、税收状况、创业项目发展速度、带动就业人数、创业胜任力、行业排名、社会贡献等方面测评。
作者:宋亚辉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研究”(2017-ZZJH-161);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SKL-2016-2047)〕
参考文献:
[1]刘超:系统科学视角下的乔布斯[M].当代经济管理,2011(12).
[2]金昕:大学生创业能力分类培养的筛选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10).
[4]文君:深化文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5]席升阳: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价值导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