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8篇)

第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力求为经济发展培育更高水平的时效型人才,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力量,建立了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模型,给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强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事物的思维、开创新领域的视角;“创业”强调意识、精神、能力视角的全面性发展,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达到创新创业的整体目标,为国家发展培育出“人格健全、体魄健康、专业素养深厚、创新精神不落窠臼”的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界新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完善,局限于“高校-学生”的二元模式,难以突破高校的禁锢,全方位地获取引用外部资源,难以有效地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的三维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这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完善之处,更是需要改进之处。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外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构建“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驱动机制模型,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以及高效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育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模型

在我国,大力推崇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校、企业、政府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领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其中,高校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桥梁,为社会提供可用性人才,帮助学生在企业之间寻找自身的定位。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创新创业驱动机制模型,三方力量相互牵制,共同作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政府支持下的驱动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市场经济,寻求的是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最大化,但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否则,各项教育制度工作难以展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建立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建立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软、硬环境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只有共建软、硬环境,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撑,维系其健康发展。

1、硬环境建设。我国基础设施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科研设备资金不足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配备过硬的硬件设施,扩大设备的使用面,降低设备综合使用成本,实现设备利用效率最大化,进一步匹配大众对硬件设施的需求。

2、软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躯壳,软环境建设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只有共建软、硬环境,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撑,维系其健康发展。纵观我国的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我国应继续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

1)人才开放体系。理论层面,我国一直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而现实却面临着人才大范围多领域的流失,难以在国内形成多元化的人才集群效应,我国应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一方面可以借鉴“旋转门”机制,不限地域、不拘一格,鼓励人才在各领域自由流动,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高效实施人才驱动策略。另一方面,政府要引进、留住、用好人才,其中在引进层面,放宽同胞卡、华裔卡等办卡条件,增加绿卡发放人数,简化卡证办理程序;在留住层面,放宽户籍限制,鼓励优秀人士回国;在用好层面,给予可塑性人才课题以及资金支持。

2)科研管理体制。在科研层面,我国从研人员为了获得教育经费,存在盲目拉课题的现象,但落实到科研环节,却忙于应付,无法形成有效的科研体系,导致了科研经费的浪费,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对科研项目重视程度低,结课相对容易。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国应积极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加大课题难度,切实可行地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体制。

3)优惠政策支撑。对学生,开设创业贷款体系,提供创业资金担保、物质支持以及跟踪辅导服务;对企业,减轻财政、工商、金融等领域的税收,为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高校,扩大教学资金投入,模拟创业环境,建立大型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创建仿真性创新创业环境。

(二)高校主导下的驱动机制

新时期,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培育的大学生群体以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创新的中坚力量,为我国跻身于世界发展前列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发挥的作用与经济领域市场的主导作用同出一元,下面将从教育专业化、知识资本化、技术市场化三方面来简要介绍高校是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

1、教育专业化。高校应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软、硬环境,力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硬环境领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购进基础设备,营造虚拟创业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实施平台,如创业孵化园、创业实训基地等,鼓励学生校内开展实践模拟,增强实操训练。在软环境领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创业教育理念,彻底摒弃创业只是学习成绩不好、能力不高学生的生存之路的理念,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范围培育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改善现有的创业教育课程边缘化的现象,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程,采取弹性学分制,部分课程以MOOC的形式开设,合理规划学生的时间;(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4)完善创业学院模式,采取“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的分层教育模式,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积极构建预孵化、种子基金等创业平台,合理高效的开展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高效率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知识资本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瓶颈之一就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资本,实现高校利润最大化。这时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大学生充当媒介,高校将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引导其消化吸收,助其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该创新创业人才就是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产物,高校将培育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向市场与政府强强联合,共建人才资本驱动机制,以求达到预期的目标。

3、技术市场化。技术与市场,空有一技,均不可发挥用武之地,因此,高校若想合理高效地实现技术市场化,必须与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积极将高校的技术积累与企业的市场经验相融合,深化技术市场化水平,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使用效率。

(三)企业参与下的驱动机制

下文从实战平台、利益驱动两个方面研究企业参与下的高校创新创业驱动机制。在利益驱动的作用下,企业重在提供服务,搭建实战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辅助作用。

1、搭建实战孵化平台,建立实践基地。实践中,企业可以在业内建立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等,供大学生参观实习,在技术层面引进专家跟踪辅导,实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可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互联网模式下的虚拟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利用远程视频、云技术等手段,解答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虚拟平台的过度集中化、同质化,扭曲了创新创业的发展,无法高效地给予完备性的服务以及专业化的指导,这也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应该解决的问题。

2、利益驱动。利益驱动,不再是金钱的诱惑,而是名誉、影响力的驱动。当今创新创业成功人士都是热衷于公益并有远见卓识的业界人士,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声誉。因此,高校与政府可联合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为高校引入更多的外企专家,如“评选地区性影响力创业导师”、“名誉教授”等,激励业界优秀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指路。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树立企业声誉,投其所好,政府可设立评选活动,如“创新创业教育十佳企业”,激励各企业广泛接纳大学生实习,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战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全文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机制”展开,深入讨论分析了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驱动机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具体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的有机融合,从政、产、学层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今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践过程中,更益于完善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的发展培育出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李亚男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孟范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的对策性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6(20).

[2]王长恒.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01).

[3]王长恒.企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1).

[4]揭红兰,刘海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06).

[5]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08).

[6]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

第二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办学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方高校办学风险增大,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来化解客观存在的就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成熟等诸多问题。为了降低地方高校的办学风险,本文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希望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有机体,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地方高校;办学风险防范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方高校办学风险增大,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地方高校必须突破现有思维,真正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道路。推动地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15年起我国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逐步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然而以现在的状况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论研究居多,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到教学每个环节的高校并不多。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意识到办学风险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每所地方高校生存的源动力。

一、地方高校办学风险发生转移,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从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突破国内生产总值4%以后,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高校因贷款引发的财务风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升级。虽然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局面没有根本好转,各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展开激烈竞争,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地方高校在国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下,办学风险依然存在,但是主要办学风险发生了变化。过去十年地方高校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降低,而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加大。

1.生源短缺引发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高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1050万人,然后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2015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42万人,同2014年的939万人相比略有上升[2]。但仍然不能改变我国高考生源大幅下降、高校招生规模大幅上升、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的局面。在这种大背景下,使本来资源紧缺的地方高校又面临招生难的市场风险。如果国家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持续下降,市场就会促使一些没有办学特色、就业困难的地方高校退出市场。这无疑促使各地方高校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步伐。

2.忽视办学特色导致质量风险凸显。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振兴学校的根本。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在于办学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然而,我国地方高校为了能够招收到足够的学生,盲目跟着市场走,通过设置热门专业来吸引学生入学,而忽视办学规律,造成一些专业“热一阵,冷一阵”,无法形成特色专业,企业对这些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认可[3]。其次,各地方高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如出一辙,导致培养的学生能力出现“趋同化”,然而企业需要的却是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因此各地方高校忽视办学特色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地方高校质量风险迅速增大,危机一触即发,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

1.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晚,很多地方高校根本没有足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很多学校往往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因此开设的相关课程很少,仅在就业指导课上讲授一点创业知识。多数教育管理者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没有教师会主动渗透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甚至有些学生有创业想法,教师还认为他们是“瞎胡闹”,责令他们专心学习专业知识。这些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步伐。

2.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指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各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仍然延续采用老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把创新性人才和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教育总目标中,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上就更谈不上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的传授了。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成熟。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无从谈起。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针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要求各高校开发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中。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凌乱,且开设课程很少,一些学校仅仅开设了一门,且把这门创新创业课程开在了第二课堂[4]。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多数地方高校也是仅一年进行一次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而已。多数地方高校都没有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中,更谈不上形成完备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了,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基于办学风险防控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通过建立并实施“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突破瓶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从而降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出现的风险。

1.政府引领系统。第一,政府应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理念的实施让整个社会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制定详细的计划,逐步培养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第二,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支持地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而目前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多为宏观层面政策,缺乏配套实施方案。第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政策文件引导地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没有相应资金的支持,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投入也很少。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入力度,同时通过政府力量组织企业和高校创立企业创新联合基金会,基金由专人负责,以保障资金的投资去向及正确投向,全面确保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开展。第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想不断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拥有切实可行的评估机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评价体系[5]。我国要想真正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尽快制订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将其纳入到地方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中来,作为判断地方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依据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2.学校培育系统。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基地,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目前地方高校已经占我国高校总数的94.2%,在校生占我国高校总学生数的91.1%,地方高校已经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6]。因此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并不乐观,存在很多问题,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目前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还比较陈旧,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地方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业的人才。地方高校应该以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来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第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借鉴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成熟的美英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根据他们的经验,我国地方高校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要系统。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增开创新创业课程,在专业课课堂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创新创业课堂上体现专业性强的优势,使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打造出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分层次。针对一年级的新生,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对有一定基础的二、三年级大学生,主要通过个性化教育活动和专业性创新创业课程,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格;对于创新创业意识较强、能力较高、较为成熟的大四学生,主要通过个性化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培育和孵化。第三,打造一只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教师思想陈旧,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必须改变高校教师的传统思想,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首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创业精神,为学生树立创业榜样。同时创造各种条件让更多的高校教师到其他国家走访学习,逐步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创业意识,全力打造一支质量超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向学生传递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3.企业参与系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突破瓶颈,政府政策的支持,学校的教学改革固然重要,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同样企业自身发展急需的“人才和技术”两大要素必须在高校形成和聚集。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在大学生中间树立企业自身良好形象,为将来招收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二是可以更好地与地方高校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企业可以选派优秀管理创新人员到地方高校担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也可以与学校合作设立创业基金,更可以进一步与高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还可以将企业办进校园,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体验实际的创业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总之,企业既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企业只有更加主动地参与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企业自身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者:刘树忠 张维梅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100-103.

[2]李晓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育研究,2015,(3):125-127.

[3]刘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4,(3):78-80.

[4]刘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6):68-69.

[5]李晓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4):84-89.

[6]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25-28

第三篇: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改善

摘要: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因素,结合当前开展创业教育的新趋势和新理念,提出改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教育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015年毕业生人数达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2016届毕业生预计770万以上,堪称史上“最最难就业季”。智联招聘网站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就业的学生比例为71.2%较2014年的78.6%有所降低,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6.3%比2014年的3.2%有所上升。这一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分析高校在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中如何发挥有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对河南在校、毕业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意愿及认知状况进行调查,梳理影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因素,结合创业教育的新趋势和理念,给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1.研究假设。假设1:大学生的专业、家庭背景、性别等个人因素影响其对互联网创业的选择。假设2:大学生对于互联网发展了解程度、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能力等认知基础影响其互联网创业选择。假设3:创业种子基金、学校创业比赛、创业免费培训等影响其互联网创业选择。

2.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问题涉及个人因素、认知程度、扶持政策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均按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为辅。通过分层抽样法,向河南郑州和洛阳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1105份,回收1004份,回收率高达91%。将未被认真填写、未按要求填写以及空缺率2/3以上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64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40份。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1.基本情况。从性别分布看,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4.3%,女性占45.74%;从年级分布看,大一占13.8%,大二占60.6%,大三占25.6%;从专业分布看,文史类专业与农医类专业各占8.5%,经济管理类专业占45.7%,理工类占31.9%,体育艺术类占2.13%,法学类占3.12%。在校期间有过经济性经营经历的学生占35.1%。从生源分布来看,调查对象中来自于一线城市的学生占5.3%,来自于新一线城市的学生占2.1%,来自二线城市的学生占19.2%,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学生占73.4%;从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看,35.1%的学生父母从事农林牧渔业,10.6%的学生父母属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4.3%的学生父母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3.2%的学生父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14.9%的父母从事商业服务业工作,其他占7.4%。

2.创业意愿。就创业打算而言,41.5%的学生有创业打算,37.2%的学生目前对是否创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21.3%的学生无创业打算。与此同时,就互联网创业的兴趣而言,67%的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感兴趣,其中38.3%的学生有意选择互联网创业。

3.影响因素。运用SPSS对回收的940份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个人因素、认知程度和扶持政策都与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愿密切相关。(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细分为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是否有过经营性经历四个维度。运用交叉表对性别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PearsonChi-square的sig值大于0.05,说明性别与互联网创业意愿之间无显著关系。年级与互联网创业打算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当学生处于大学一、二年级时,有近50%的学生对是否选择互联网创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仅有23.1%和38.6%的学生有互联网创业的意愿。大三的学生,虽然仍有33.3%不确定是否进行互联网创业,但相比大一、大二已明显下降,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学生比例上升至45.8%。由此可见,年级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因素之一。专业与是否有互联网创业打算之间也具有强相关关系。其中,农医类、理工类、经管类学生有互联网创业意愿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0.0%、43.3%、37.2%;文史类处于不确定是否创业状态的学生比例最高,高达75%。经营性经历与是否有互联网创业打算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相比没有经营性经历的学生而言,有过经营性经历的学生愿意选择互联网创业的比例明显下降,不确定程度明显增加,为此,采取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此展开调查。发现有过经营性经历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传统行业创业,如开设假期辅导班、打印社、旅行社等,且多半由于自身管理能力欠缺、对政府给予优惠政策了解不够、后期资金周转不灵等因素以失败告终。因此,对网络创业大多持观望态度。(2)认知程度与扶持政策。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方向以及对当下互联网行业发展情况了解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后发现:①六成以上学生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知之甚少。61.7%的大学生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只了解一点,29.79%的学生较了解,4.2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仅有4.26%学生表示十分了解。②学校创业教育不是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渠道。2/3左右的学生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其次是通过行业书籍及课外相关课程获取;最后是通过社交活动与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获取。③互联网创业优势。创业门槛低,创业难度下降;竞争相对较弱,易于抢占市场份额;对办公硬件条件要求较低,利于资本积累;相比传统创业,团队成员数目较少,管理难度降低。④逾三成学生希望在创业能力、创业资金方面得到帮助。31.91%的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创业能力能得到提升,29.79%的学生希望在创业资金方面获取支持,23.4%的学生希望得到创业知识的相关培训,19.15%的学生希望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创业实践机会,19.15%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创业场所以及硬件设备支持,17.2%的学生希望得到企业家的指点。⑤创业团队、市场环境、创业资金。67.02%的学生认为创业团队是影响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50%的学生认为创业项目、市场需求是影响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40%的学生认为创业资金是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⑥创新、独立思考能力、承受与规避风险与管理领导力。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四项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占41.49%),独立思考能力(占37.23%),管理领导能力(占29.79%),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占13%)。⑦互联网创业三大热门方向。38.3%学生选择经营网店,20.21%的学生选择互联网服务类,18.9%的学生选择网络即时通讯类,9%的学生选择在网络游戏、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进行创业。⑧过半学生不了解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47.5%的学生对于国家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完全不了解,50.5%的学生对于国家政策了解一点。

三、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

1.紧跟发展趋势,探索教育新模式。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最迅速、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国家。二战后,面对经济亟待恢复和就业岗位不足的挑战,哈佛商学院和纽约大学先后开设了“新企业管理”和“创业与革新”课程,创业教育在美国兴起。英国1987年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然后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并着手建立8个科学创业中心,设立专门机构“创业远见”鼓励青年创业。德、法、日等国也纷纷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创业教育”并陆续建立以高校为中心与专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的创业科技园区。2002年,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就。目前上海交大成立创业学院,江南大学实施“园区助推型”创业教育模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纷纷成立创业学院、创业中心或创业研究机构。浙江、江西、广东等地高校陆续开创了“虚拟创业”、“商务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然而,河南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依旧沿用传统模式,主要是通过开设创业法学、创业指导类公选课等,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解创业知识的机会;通过开设讲坛、成长论坛、就业创业论坛等为学生创造与成功创业人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然而,总体而言,河南高校的创业教育改革缺乏长远规划,创业教育成效低。因此,建议成立河南创业教育研究所,设立创业教育研究课题,长期跟踪国内外创业教育最新发展趋势,吸纳最佳实践,结合河南省优势特色,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

2.构建“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质就是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对象区别化对待。首先,教育区别化。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创业教育重点是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互联网创业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互联网创业,如针对工科学生,强调互联网创业在规避创业启动资金高、创业难度大、管理强度高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针对大三、大四的创业教育则以实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为主,给予有创业打算和正在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其次,教育个性化。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有较大潜力的学生,要设法因材施教,在标准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创业竞赛等形式,与外界力量(企业、创业孵化器等)合作,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变能力,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如组建创业评估团队,对具有优质创业能力的创业对象及其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创业教育方案,帮助其组建团队、凝练方向,定位需求。

3.以创客空间为依托,开展创客教育。未来高等教育的目标一定是让学生成为创造者而非消费者,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已明确指出。世界各地大学校园正悄悄发生教学实践重心的转移,打破学生作为课程内容单纯消费者的现状,依托创造和设计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进行更多的内容创造和设计。比如,通过创客空间等物理形式,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和创造的环境,以方便学生的创新和创造。首先,教育全覆盖。采用“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的方式进行创业前教育。可将创新、创业、创意的精神与理念在初始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比如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大讲堂,邀请当代著名企业家担当主讲教授;或者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夏令营、创业沙龙等活动进行渗透。其次,课程分层次,针对具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针对创业初级阶段的学生开设创业基础核心课程,以团队、项目、资金三个核心要素作为课程切入点,如开设“团队领导力”、“机会识别”、“需求分析”、“风险资本”、“政府给予大学生创业团队优惠政策”等方面课程;针对创业中级阶段学生,着重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处理社会关系能力、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可开设创业案例分析、如何看待创业风险与成才、创业学程等专题研讨课程,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基地见习、创办企业等实战必修课;针对着手创业的学生,在创业方向选择方面给予全面认识的机会。结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及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方向进行细化开设互联网创业方向特色课程。特别关注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类、网络即时通讯类、网络游戏、网络信息安全、物流等领域,邀请相关人士合作讲授,分享经验。最后,理论实践相衔接,创业技能有的放矢。在经过系统的创业技能理论培训后,高校可与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学生假期时间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企业考察。最后,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授课与MOOC等新形式的“互联网+教育”进行有效嫁接,将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迅速转化为可触碰的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对互联网行业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同时可以邀请行业精英、成功的商业人士,有资历的教授学者参与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建立零障碍的沟通,切实给予创业学生有效指导。

作者:马骏 田红旭 黄俊杰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百年英才苏醒.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就业最难年来临[EB/OL].[2016-05-07].

[2]蔡锷,宋扬,李莲.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6,19(02):73-74.

[3]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3.

[4]降雪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54-56.

[5]巩庆美,郑璐,贾敏.探究创业学院的成立条件[J].商界论坛,2013,(1):35-38.

[6]曾胜利,雷家?.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

[7]桑大伟,谢富纪.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4):48-50.

[8]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70-74

第四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内容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文章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部激励机制;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重点阐述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即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育优质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搭建产学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关键词】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核心内涵;运行机制;实施路径

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深入理解和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与路径,是新形势下稳步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这就更加凸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如所强调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1]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并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这是高等学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热词”广为传播,全国各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开展、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看,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关注度不高、投入不足,对创新创业的内涵和本质理解不到位、不透彻。比如:简单地将学生在课外时间搞的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经营-消费”活动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把创新仅仅理解为“技术创新”,从而忽略了思想创新、意识创新;认为创业是理工科应该做的事,与自己专业无关,而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简单地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与专业教学无关,从而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之外。[2]那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又该如何来把握呢?笔者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师生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目的,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构思新观点、创造新价值,成为我国高素质、高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当前,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一是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其主动适应社会;二是要合理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要注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性体验;四是要依托创新创业研究机构提供厚实的学术支撑;五是要提供创新创业的方向和途径,诱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更加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高等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促进高校把握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建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学科性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执行力强的运行机制,这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功运转和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不断创新的高校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建设。首先,要把创新创业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构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群,全面开展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较高的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扎实基础。同时,高校相关部门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设定和落实上把好关,注重制度的实用性和导向功能,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对接”。[3]其次,要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切入点,开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因此,高校应成立相应的机构,以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挂帅,相关机构部门负责人参与组成领导小组,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对遇见的问题协调解决,确保学生课外创新创业科技实践活动和科技研究项目能够如期顺利开展。最后,高校要改变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承担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将创新、创业二者融入到大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以方法与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性地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授学生以渔”,点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火花。

(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部激励机制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和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当前,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部激励机制,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要优化激励要素的配置,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参与主体进行动机激励。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既要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动机激发功能,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造激情;又要通过优化校内的各种奖惩机制、创新课程与学分设置等激发师生间的创新创业互动和行为。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等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课堂外的创新创业动机激励机制。二是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激励,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与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要准确分析学生主体的需求类型及其动机,有针对性地采取物质奖励或精神激励手段,这样就会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从而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加有效。三是要确保激励过程的及时性和持续性。心理学家认为,对人们良好行为的及时激励能使其迅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并对自己获奖行为记忆深刻;而多次重复激励则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动力定型,进而养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因此,高校要确保学生所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能够得到及时顺畅的认定,以更有效地发挥激励的效果。[4]

(三)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单凭高校一方力量很难完成。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灵活、又适应当代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保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其不仅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还能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明确的方向及改革的途径和方式,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家庭四方通力合作,打造“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通过创新创业集中管理,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其中,政府要从政策制定、决策建议、平台搭建和资金扶持等方面,扮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倡导者、扶持者和推动者角色,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掌握着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市场信息,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和接受者,要主动为高校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提供项目支持、实践岗位等;高等学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主角,应从师资配备、院系调整、部门职责、意识培养等方面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家庭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撑,家庭特别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配合并支持孩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探究新的实施路径。

(一)打造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从跨学科的视角开展课程体系的设计。打造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考虑如何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理念有效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实现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使大学生创造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专业教学的方向之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生学习的总纲,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培养方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从源头上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其次,在具体实施上要重视不同学科的互补性与课程教学的特点,将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内容多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减少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还不够合理,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还不多,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支撑不足。因此,我国各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项目立项和经费资助的方式鼓励他们将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凝练,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培育优质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设计,教育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及教育质量的最终提升,关键也在教师。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教学任务的紧迫性、教学目标的挑战性,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这支队伍既要有广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数量极度匮乏,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老师的激励措施也不到位,这就造成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不深、不全面。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本校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鼓励其真正走到创业第一线,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以“学者型创业家”的切身经历给大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课程内容,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水平;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聘请那些成功的、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为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或讲座,传授其成功经验;要积极探索使校内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老师转岗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构建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全方位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搭建产学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重在实践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精神需要经过相应实践活动才能够转化为其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要以实验教学、专业实训和竞赛参与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产学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6]当前,高校要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注入活力。首先,可以依托高校自身的重点实训室(实验室)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的重点实训室(实验室)拥有专业、设备、人才等诸多优势,是高校和企业有效对接开展产学合作的重要实践基地,通过“引进来”的形式,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大学生的创业顾问,为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指导与支持。其次,可以借助政府和企业,推动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可以亲身经历和感受大量的创业案例,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进而激发其创新创业兴趣。同时,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在资金和场地、咨询与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最后,要依托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类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赛、“挑战杯”国家大赛和省级选拔赛等等,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作者:张社强 单位: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2014-8-19(第一版).

[2]文君.深化文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3]李伟铭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

[4]胡桃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3(2).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108.

[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Z].2014.

第五篇:互联网+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创新

【内容摘要】

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探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模式,以期加强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教学受到了我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在当前社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十分必要。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下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相关技能,而且对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一)创新创业意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统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创业的意识,才能保障和促进创新创业实践的良好开展。但是,创新创业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为对当前社会发展整体状态的一种把握,是学生在一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业动机、创业思维、创业力量、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创业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创新创业精神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信念。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实践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种信念贯穿于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之中,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源泉,也是驱动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强大动力。具体来说,创新创业精神主要包括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独立自主意识和勇气。

(三)创新创业能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能力是行动的基础,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捕捉创业灵感、总结成败经验。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技术和能力支撑。具体来说,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是对创新创业计划和理论知识的检验。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将创新创业的计划及理论知识与市场相结合,并对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将创新创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创业与市场、创业与学习、创业与创新等一系列问题,积累大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创业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一)顺应时代潮流

在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形势下,艺术类专业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做生产的操作者,重复艺术产品的复制工作,而应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艺术新产品和艺术新形式的研发上,为传统艺术创造出符合当代需求的新价值。高校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缓解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为艺术类专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创业带动毕业生就业,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改善社会艺术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因此,高校艺术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顺应时展潮流,解决艺术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也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艺术类专业需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变陈陈相因的艺术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艺术产业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高校艺术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艺术行业的创新发展。

三、艺术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容创新重视不足

部分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组成部分,但没有引进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也没有设置对创新创业教育专门管理的机构。有的高校没有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另外,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艺术专业教学体系,缺乏具有整体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和计划,仅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的方式,甚至有些学校仅以讲座、创业大赛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高校艺术类专业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专业性、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零散

大多数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从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本校教育特色相结合形成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教育模式,没有结合市场规律孤立地谈艺术创新和创业,艺术实训实习有很多弊端。而且,这种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教育模式随意性较强,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很难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存在脱节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高校艺术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难度较小、成功率较高的艺术销售类项目。但是,出于销售目的和企业利益的考量,无论是创业实践还是校企合作项目,基本上都是独立团队“孤军作战”,很难将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导致销售类项目与艺术类专业的联系性不强,无法将艺术类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融合。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甚至会完全脱离艺术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创业项目和实践做了不少,但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四)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都选用本专业教师教授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艺术类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专业艺术教育,大多不熟悉,缺乏对市场信号的准确把握,因而难以圆满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教育目标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应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积极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应提高艺术与互联网的互融程度,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制度,运用互联网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保证其正常开展。其次,高校艺术类专业应加强重视互联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完善校园网络,推出网络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最后,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艺术类创作和创业。

(二)教育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创业动力、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和培养创新创业信心,使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其次,艺术类学生不能仅学习艺术专业知识,还应积极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经济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综合性知识。最后,高校艺术类专业应重视教授学生网络技术,帮助学生将网络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

(三)教育组织形式

在教育组织形式上,首先,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开展统一授课,由校内指导教师联合企业一线专家设置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展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层教学,结合艺术专业知识,为创新创业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艺术创业目标,加强艺术与市场结合的针对性。最后,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走出画室和工作室去了解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四)教育方法

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摒弃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相关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将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制作微课、专题视频等。高校艺术类专业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五)教育课程

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应根据教育内容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其次,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运用网络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高校教师可以联合企业专家根据学校特色制作网络创新创业教育视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结语

目前,“互联网+”几乎融入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并为很多行业的改革带来了质的飞跃,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作为培养未来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自然不能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高校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改变艺术教育的原有思维和观念,引导学生把艺术创作和“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为艺术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孙静松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JB760038)

参考文献:

[1]鲍桂莲,冯爱秋.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2]仇岗.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与社会,2013(2).

[3]韩哲宇,陶康乐.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

[4]屠火明,刘吕高,陈静.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和突破[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6).

第六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草根文化培育

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特性和作用是要给受教育者以“破坏性创造”的基因。草根创新创业具有注重兴趣、源自民间、质疑权威、广泛交流等文化特质,形成于认知学习、知识共享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表现形式尝试可由主体、客体、评价者和环境等四个维度,培育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培养更适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据此提出鼓励包容草根文化和创新、创造非正式交流合作、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草根文化;教育改革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效进行文化培育,实际上是对创造力的开发。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Timmons)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人类的科学技术创新难以脱离文化的引导和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关注源于兴趣、来自民间、质疑权威、打破常规的草根创新创业文化以及特质,具有这些特质的文化是创新创业的生命力之所在。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草根文化特质、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提出高校培育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特质

(一)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

高校创新创业中的草根文化研究,必须要回归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中。对此,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解释:(1)成长论。主要强调长期创新创业教育所形成的价值文化。例如芮鸿岩、张效东等认为是大学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创新创业的精神、行为、价值和规范等[1-2]。(2)形态论。主要讨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成要件。例如韦联桂、庄金勇、林建国等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包含了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多个层面的文化[3-4]。(3)功能论。主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功能作用。例如娄东生、刘险峰等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激发创业意识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动力,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制度和环境的集合体[5-6]。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主要逻辑是在大学中倡导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企业家精神,把创业融入大学文化从而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文化。这些分析性、分解式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理论,对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态、功能等具有一定作用,但缺少整体上的认识。有学者深刻指出“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是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构建起了高校创业氛围,这应该是一个整体”[7]。作为整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区别于一般性的创办经营企业,其主体是熊彼特提出的创业,即引入创新概念的创业,是一种能够打破均衡、创造新市场和新产品的“破坏性创造”。这种力量往往来自于市场、技术和产品的挑战者,来自于民间,不属于某个集团、组织,很多是行外人士,甚至没有完整的教育经历,但是他们对技术产品有深厚兴趣、坚韧毅力和批判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权威,通常这个群体被称之为“草根”(Grassroots),而他们所展现的文化就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的草根文化既具有成长论、形态论和功能论等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普遍性,包括商业知识传授、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健全制度规范等工作;同时有其特殊性,就是要给每位教育对象设定“破坏性力量”的文化基因。如何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清楚草根创新创业的文化特质。抽象讨论基础上,可以从个体和群体案例中讨论草根文化特质。

(二)个人案例及其草根文化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被誉为中国最具乔布斯式创新精神的人物。大学时代,他是一名典型的“工科男”,他花大量时间在系里为数不多的几台电脑上,曾参与导师“肿瘤诊断仪”项目的数据库编写,最早学习C语言,擅长电子线路,参加多个科技竞赛。导师评价他“专注,不爱说话,喜欢捣鼓电脑”。毕业后,张小龙到广州从事程序开发,他自嘲这阶段是“IT民工”。业余时间,他致力于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Foxmail的开发,积累了200万用户(当时全国上网计算机共600万台)。他经常花整天时间回复用户邮件,以表达对用户体验最原始的尊敬。那几年他“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没有一分钱收益,坚持下来全靠兴趣支撑”[8]。2010年,在他的建议下微信立项。研发过程中,他把兴趣和体验发挥到了极致,微信可以不花钱发短信打电话,可以随时随地找倾诉对象视频聊天,朋友圈、位置分享、小程序等功能丰富和便利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重新构建了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生活。基于这种草根经验的微信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普及到200多个国家,2016年8月活跃用户一度达到8亿,使腾讯坐上亚洲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就成长历程而言,张小龙是从普通程序员成长起来的卓越产品经理,这可能是当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典型模式,例如小米科技的雷军、百度的李彦宏都有类似的计算机或电子专业学习经历。“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教授认为,“具有少许商业意识、受过正规培训的工程师可能会更成功”[9]。作为曾经的“IT民工”、技术草根,张小龙成长经历展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对技术探索的强烈兴趣、用户建议的高度尊重和使用体验的深切关注。

(三)群体案例及其草根文化

硅谷是研究群体创新创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其发展得益于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把创新创业文化传递到整个硅谷所形成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群体:“一是以无线电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业余高科技爱好者”①。硅谷大部分初创公司“来自独立的离经叛道的发烧友们,他们有技术,有产业发展的知识,但是没有资金,没有企业家的网络。他们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从杂志、刊物和聚会聊天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知识”①。发烧友们围绕某一技术形成非正式组织,构造出自我支持的创新环境。例如1975年3月成立的家酿电脑俱乐部就成了硅谷地区计算机爱好者聚会的场所,盖茨、乔布斯等一大批在计算机领域影响深远的年轻电子工程师和发烧友们定期在此交流讨论,苹果公司第一台原型机就是在这里进行展示。“大量年轻人是工程师的子弟,他们成长在精通技术的环境中。他们中许多人十几岁就学会玩电子套件,并最终继承了当地高科技发烧友的传统”①。他们通过刊物、商店和俱乐部建立社区,以克服资金、技术和营销基础设施的不足所带来的困难。例如保罗•特雷尔于1975年创办的拜特电脑店就投资了苹果公司。这个群体展现出了三个草根文化特质:

1.非正式性。硅谷的创业者都是高度个体化,以家庭为基础的创业者,在大企业、学术界和官僚体制外工作。整个硅谷都没有统一正式的管理组织,但却有无数的技术爱好者团体。

2.冒险精神。其中许多人学历不高,甚至主动辍学,也没有商业经验,成功和失败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次尝试,质疑批判、打破常规仅只是尝试而矣。

3.多元文化共存。硅谷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各种文化通过发烧友组织进行交融碰撞。围绕技术兴趣聚集的发烧友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草根文化,激发了最大化的创新创业活力,在推动技术的交流、发展、商业化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表征构成

(一)表现形式

创新创业实际上是一个围绕兴趣的认知学习、知识共享过程。所谓认知学习,即个人基于对科技创新狂热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探索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硅谷早期的无线电爱好者们;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共享,则是以非正式的交流合作形成知识共享群体,例如家酿电脑俱乐部。这种草根成长路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创业特别是初创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10]。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革命、技术创新往往都是由这些发烧友、业余人士创造的,这是由于他们不会局限于原有的技术范式,而专业人士受制于传统,很难进行有效的开拓性探索,早期硅谷工程师群体就是由于过于专业化随着产业更新换代而被淘汰。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一是表现为狂热的兴趣爱好,张小龙、乔布斯、盖茨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技术创新、技术发现的狂热爱好,表现为专注、探索等个体特质。而在硅谷,这种兴趣通过杂志、刊物和聚会等形式有效地聚合起来,进一步将兴趣爱好引向技术的创新探索和对权威的质疑挑战。二是表现为多元文化学习。张小龙在设计微信时对各种细节的精准把握并不是通过编程技术获得,而是通过对用户体验的尊重中习得的。所以,技术创新不能仅限制于技术本身,其灵感和创意往往来源哲学、艺术、商业等文化体系。三是表现为广泛的交流合作。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秘决就是发烧友之间的交流合作,没有任务指标,纯粹关乎兴趣和创意。这种认知学习、知识共享的过程是很难复制,但是极易模仿的,主题、时间、场地设置到位,核心就是兴趣和创意。

(二)构成要素

可以肯定的是,成功的草根创新创业必然基于一种文化,其承载着文化创新的生命和力量。笔者认为是由主体(创新创业者)、客体(技术与项目)、评价者和环境四个维度构成。

1.主体维度。尊重创新创业者的价值选择,对于创新创业者不能简单区分圈内圈外,要打破学术共同体的学科观念限制,特别是业余人士的探索会带来更多交叉性、多元化的认识。

2.客体维度。技术与项目的设定不能完全以科研指标和科研任务为中心,要给自由想象、自由选题留有空间,建立起强调探索的研究导向和基于兴趣的研究体系,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评价者维度。草根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政府组织作为评价者很难在短期内对其经济社会价值给出公允的评价。但是,建立合适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有必要的,例如高校教师同行、市场企业,这就需要有效联接同行和市场,及时反馈评价建议,从而协助草根优化和改进研究。

4.环境维度。“宽容失败”、“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仍然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价值。许多基础性、能够实现产业变革的创新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内科研人员非常羡慕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等国际研究中心,专注于感兴趣的课题,失败被作为重要的人生体验,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才是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内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推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有的教育体制容纳草根创新创业的文化仍有较大的空间,需要一个接入、融入的过程,通过激发草根的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培育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对策建议

近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基地、基金、孵化器等逐渐规范,创业型大学、创业学院向纵深探索。但是,2015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只有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青年首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相比于发达国家20%~30%的创业率和20%的成功率而言,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不合拍。如何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基础、鼓励和带动更多草根和兴趣爱好者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一)要以鼓励和包容的态度对待草根文化

统筹管理师生的创业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从专业、兴趣等方面开展学习研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实现基于学生兴趣和结合市场实际的项目申报,加大资助自由选题,课题项目要有层次性,既要照顾高级学习者的需要,又要考虑低层次学习者的需要,彻底摆脱以课本填鸭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兴趣爱好。培养具有包容特征、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体制,大众文化、高新科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都应有存在的空间。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师生创造可衡量的物质财富和经济价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指引他们如何通过创造性工作拓延各种人类生活的空间,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生活体验。在内容上,要站在创造者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努力使教育对象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为了财富和名誉;在形式上,既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科研体系中,形成一种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氛围,又要给业余人士、非专业人士留有机会、设立通道,特别是要给那些“不务正业”、严重偏科但行为执着的年轻人多一些引导。

(二)打造非正式柔性发散性的平台促成思想交流互动

创造性工作具有非规划性、实用性不明确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难通过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精神知识的叠加学习而获得。学校自上而下的推动,讲究的是目标管理,竞赛获奖、专利论文数量是关键,但是创新创业依靠这类目标管理的效果较一般,难以出现质的飞越。相反,非正式的交流互动却是创新创意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应当支持科技类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技术知识和创意想法;另一方面要给个体创造体验认知的机会和平台,不设门槛、不设管理目标,鼓励学生围绕各类专业性问题开展讨论,创造场地平台让学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在空间上,大学不能像高中一样,课堂、宿舍和食堂的三点一线式生活虽然非常规律,但缺少讨论交流、思想碰撞的机会,要增加非正式交流讨论的场所,让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辩论探讨。

(三)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

重视鼓励草根,并不是说草根文化就是创新创业文化的全部,这同硅谷发展的两种路径是一致的,但它却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基础之一。要关注草根文化与大学文化、社会文化的关联性和兼容性。一方面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大学讲求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与创新创业的草根性是一致的,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例如建立健全基于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体系,建立一些具有尝试性、探索性的“试验田”,让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者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培育大学草根文化要关注社会文化。要把个体对书本知识的探索延伸到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中。例如江浙一带历来就有民间草根创业文化,温州、义乌的民营经济带有强烈的草根性特征。要注重高校草根创新创业和江浙一带民间的草根创业之间的关联性,引导高校创新创业对接区域的民营经济,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强化社会实践的创新创业功能,对推动融合、转型升级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昶 王志军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参考文献:

[1]芮鸿岩,杨桂元,林刚.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9):66.

[2]张效东.大学创业文化的结构、内涵及其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12):37.

[3]韦联桂.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2012(6):168-169.

[4]庄金勇.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2):135.

[5]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9.

[6]刘险峰.大学创业文化的构建探讨[J],前沿,2012(12):86-87.

[7]唐闻佳.创业文化拒绝拔苗助长[N].文汇报,2010-05-19(8).

[8]康鹏,丁雯.华中科大走出的“独孤大侠”[N].长江日报,2013-07-08(9).

第七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摘要: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全社会掀起风潮,基于高校“双创”实践的教育体系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将创新元素融入平台构建,推进“双创”教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建优质高效的育人模式与运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青岛黄海学院“院园合一”协同育人模式下孵化基地的高效管理和运行经验,围绕着创业教育的普及性、“双创”实践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等,展开了深层次研究,旨在创建更加适用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双创”教育发展服务。

关键词:

“双创”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一、信息化时代特征引发“双创”教育新型思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教育的发展航道和适用路径。如何在模式创新和体制升级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彰显创新创业教育的适用性、社会化和高效能,成为大家较为关注的热点。基于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重体系、分梯度、讲规格和看实效的特点,不少学校的校设基地或创业园区,依据各级政府“双创”工作文件精神,积极探究适用性的教育模式,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科技含量,并以此为基点积极探索梯度分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运作和服务机制,走出了特色化建设之路。

二、高校需要构建适用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到来的春天,高校需要吸纳创新型智慧,在教育优质化和适用性方面下大功夫,构建真正体现自身特色和时效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作者发现,目前高校大多是通过兴建孵化基地、创业园区或是建设孵化器等形式,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具体运营学生项目。青岛黄海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一地多翼”的运营思路,较好践行了“知行合一”校训,在“院园合一”协同育人模式的指引下,有效开展基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提升的服务工作,成效显然。由此也证明,构建并施行贴合社会、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双创”教育体系和高效能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三、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和运行机制探索

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是一个生态化平衡系统,需要多方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其积极参与创业实践,紧密关注学科前沿萌发创意,不断完善基地、园区和孵化器入驻流程,做好培训服务和综合管理工作。第一,分层次进阶、特色化育人。分层次进阶模式,是构建以普及型的创业教育、针对性的双创实践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特色化创新路径,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已施行,有些学校还在本、专科群里拟施行学分互认或课程替代,通过滋养精神、放活机制来激励、助推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青岛黄海学院摸索出一套集产业+学业+创业的新型模式,形成了课程与行业相融合、学习与创业成一体、素质与能力求同步的特色化育人模式,在产教融合方面谋求优质化发展之路。第二,平台化运营、人本化管理。不少高校倡导通过众创空间的实际运营,来构建集企业个体、“创业班”团队和合作平台“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并以参与各级、各类大赛为突破口,鼓励师生同创共进,以平台打造反哺内设基地的水平提升和创业园区的规划发展。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黄海e代人创客空间(青岛黄海学院),其组建的创业班团队,借助于电商平台、孵化基地创业服务机构和“创协”的联动作用,齐心做好“内引外联”工作。目前基地也以西海岸网上创业园为依托,联合各二级学院实行双重管理,实现了体制上的“一国两制”和“严爱有加”的人本管理。第三,协同式创新、接续型服务。为摈除“双创”育人模式中实践断层现象和长效发展的瓶颈,青岛黄海学院克服制约因素,坚持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在实现多方共建的基础上瞄准“双创”实践体系的接续发展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完善。其创业服务体系,集创业苗圃、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加速和创业跟踪“五位”为“一体”,基于专业性、产业化和行业化,实现融合进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十三五”的到来,将创新元素融入创业服务链条之中,大力推进“双创”教育良性服务体系建设,施行生态化育人模式和高效能运行机制,正备受关注。但目前人们对于“双创”教育体系的生态化运营思路和技能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薄弱阶段。因而,以“院园合一”协同育人模式付诸“双创”实践,旨在为高校在新时代更好地创建适用性强的生态型创新创业体系和进一步谋划优质、科学的发展蓝图,提供可行性建议,必定会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低端、弱能”向“高、精、先”方向发展。

作者:张永彬 于振邦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盛华.培训的力量:互联网+时代培训管理与创新[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7).

[2]孙洪义.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8).

[3]梁忠环,张春梅.扬帆黄海求索民学——黄海民办教育实践论[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9).

[4]刘泽坤.教育管理的法则和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2).

[5]贾少华.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0).

[6]谭俊华,李明武.大学生创业教程: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第八篇:高校创业教育途径

[摘要]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然而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剖析了现实运作中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途径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加快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迫在眉睫,它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现实中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的进行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通过本次调查全面剖析了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学生、家长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缺乏。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下面是本人的粗浅观点。

1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

高校应该明确创业教育的理念,重视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我们调查的武汉市五所高校中发现,学生普通认为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学好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创业都是自己毕业工作以后再考虑的事情。因此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明确创业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创业,创业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如何创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多,具有专业性、技能型、市场导向性等特点,决定了这类学生在创业的细分领域比本科学生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业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位大学生毕业都去创业,开展创业教育本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大学生是一群有活力、有理想、有行动力的人,他们有许多社会上青年不具备的勇敢和拼搏精神,他们富有强烈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善于发现和观察身边的事物,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这些品质都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而专科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本科生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决定着该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否能够形成。虽然当今国家和社会在各种政策层面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而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个人素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这些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成就一番事业也有很大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从课程教材体系、师资队伍系统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来完成。

2.1建立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从我们的调查的情况看,目前高校中很少有针对创业教育的课程。在有关创业教育的教材中,不到十分之一的是有关高校创业教育的教材,并且这些教材适用不具有普遍性,因此高校需要加快建立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适合专科生特点的创业教育教材。同时在借鉴我国本科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学校的经验,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根据专科生的特性,深入挖掘具备创业性格、创业素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进行跟踪式培训,逐步深入培养起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有针对性以创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知识,设置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板。通过特色课程设置,让学生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2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专家作外聘给学生分享经验。第二种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创业教育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加强对教师的锻炼,通过组织鼓励教师到一线去实习或者社会兼职的方式了解市场。并且对于愿意长期在企业一线锻炼的教师给与鼓励和津贴补助,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创业经验。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分批深入生产企业一线实习或利用到企业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长时间的进行企业活动,如给教师保留基本津贴,让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甚至更长的社会实践锻炼,积累创业经验。

3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本身努力构建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样也需要国家社会这个大环境的鼓励和帮助。具体体现在:(1)政府部门降低专科生创业的门槛。政府相关部门在提倡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适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可以从校企合作出发,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制度鼓励和促进校企合作的企业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高帮助,从教师的兼职实践到场所物力支持。(2)2015年湖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也把大学生创业工作提升到新一年政府工作的议程中。体现了今后政府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应当在调研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指导方案。制定相关政策方案,适当拨付资金,建立高校学生实训创业基地等。同时高校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投入。例如可与大企业合作利用校区内用地开设创业园区、培训基地等。又如可采用订单式培训,与培训单位签署劳务合同,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可以通过冠名赞助形式,开展校内或校际联合创业大赛活动等等,从各个方面挖掘自身优势和社会资源结合,发挥社会资源的强大推力,提高学校的创业教育水平。

作者:王珏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淑贞,徐玉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1).

[2]孙庆珠.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M].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