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业教育多维度考量借鉴,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政府对小型企业创建的扶持程式与组织保障、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法案、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三者构成了美国政府支持创业的制度框架。在社区学院层面,其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所包含的政策、组织、课程、社会、师资等支持要素呈现出系统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与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相辅相成。借鉴其经验,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应紧紧依托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支持政策,同时利用自身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的优势,以及学生的学科知识及技术技能优势,建立由制度层、组织层、课程层、社会层、师资层构成及其各层要素有效互动和运行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
美国;创业教育;社区学院;组织;社会合作伙伴关系;课程
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美国社区学院还注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且成效显著。这既得益于美国崇尚自由、鼓励创新的文化与制度环境,更离不开系统完善的院校层面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一、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实施的制度环境
美国社区学院作为美国高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既呈现出自身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承载主体的独特意蕴,又内含于美国政府支持创业的制度环境之中。
(一)政府对小型企业创建的扶持程式与组织保障
美国政府为支持个体创业,制定并实施了诸多政策措施,为创业者创造了便利的营商环境。这种便利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企业创建程序简单和创建成本低廉两个方面。企业创建程序完成只需5天。企业创建成本低廉,主要包括官方费用及法律要求的法律或专业人士服务费,不仅收费项目少,而且此费仅占人均国民收入总值的1.5%[1][2]100-104。小企业创建后,如何保障和推进企业发展壮大?美国政府不仅建立非营利性机构(如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更多的营利性组织充当介质作用,为小企业创建和发展提供咨询、资助及技术指导。
(二)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法案
法律法规是制度中最核心的规制性要素。美国对于创业行为的法律干预,是基于工具主义逻辑来进行的。美国政府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法案涉及小企业投资、创新发展、科研、贷款等方面,如“投资刺激法”“经济政策法”“投资奖励法”“公平法”“创新发展法”“研究和开发促进法”“担保信贷法”“贷款增加法”等[2]100-104。除小企业相关法案外,美国政府还在专利法、破产法、税法中列出条款来保障小企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大众创业的支持已发展成为一种制度或者说文化。美国政府为创业行为构建了法律框架,其所释放的影响并非只是零星干涉,相反政府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创业行为,这种影响已经达到提供制度和法律框架以影响治理选择机制的程度,并因此长久地影响和塑造着创业行为。
(三)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
美国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根基于美国对高校知识产权和学术研究的保护制度。美国政府“强化鼓励创新方面的立法”,“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教育”[3]164,美国高校知识产权制度不仅建立早,而且体系完备,基于对高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制度化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知识产权强国,并在诸多方面引领世界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校不仅是人类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的传承者,更是生产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主阵地,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入手,其实质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引擎及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美国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和《史蒂文森一怀德勒技术创新法案》规定,高校拥有联邦政府经费资助的研发成果所有权,可依托研发成果创办小型企业,还可以向第三方转移研究成果并获取一定的技术转让或转移收入。1989年颁布的《全国竞争技术转移法案》则明确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应共同致力于科研成果研发,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法案不仅促进了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的创建与发展,而且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向产业界转让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促进了技术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市场化,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
二、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成
(一)政策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对师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支持政策。即,允许教师休假一段时间进行创业,并允许教师参与校外企业实践及研发活动,鼓励教师将在校的科研成果带到企业进行应用转移,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鼓励教师将企业的新问题带回校园;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鼓励学生到企业实践,增长创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资金支持政策。美国社区学院多渠道提供学生创业资金,包括创业教育基金、师生技术成果转化基金、种子基金等。三是产权保护政策。美国社区学院规定,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期间,凡使用高校资金、资源、设施、设备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大学所有,但科研成果的发明者或研究者有权获得科研成果转化后的部分收益。
(二)课程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整合性。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态、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理念融入与创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中,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与非智力教育,整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创设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主要有通识类创业课程、专业类创业课程、选修类创业课程。通识类创业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创业学、会计学、产权保护、创业心理、商业计划、小企业管理、税收常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4]。二是实践性。专业类创业课程的开设不是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性,结合通识类课程知识,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推广、创业论坛与沙龙、体验式“促销”、创业夏令营、创业考察等活动,联合校内外资源创建FastTrac项目、学生企业项目、孵化器项目、技术转移项目等,将创业课程与实践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5]1-4。三是效益性。为保障课程开设的效果,美国社区学院大都建立了严格的创业课程审查制度[6]。每开设一门创业课程,教师和咨询委员会成员都要进行协商,确定新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制定课程标准,而审批一门课程,则需要按照一定程序由院长理事会、学院教育事务委员会、学术执行机构、学院董事会等机构层层评估。只有各环节均审核通过,这门课程才可以在学位计划或资格证书计划中开设。
(三)组织支持
“组织是合作的、社团的、甚至协作的系统”[7]28,是由各职能人员和内部机构互相协作而结合形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的合法性会随着支撑组织的文化环境的内聚程度而变化”[8]213。在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创业教育的政策背景下,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组织便实现了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建构。美国社区学院大都建有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组织,其组织内部大都设有创业教学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创业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或功能区域,即有自己的程序和结构。结构确立了一种权力模式和伙伴关系,置身于结构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无论是创业教育组织的管理者、研究者,还是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外联系人员、小企业技术咨询顾问,都清楚自己的合法权力范围,并能集中力量完成组织的任务。组织在关系网络中发挥了“中介机构”的“服务沟通作用”[4]187-190。创业教育中心在合作中主动争取各类基金。这些组织的运行管理采取企业管理模式,特定的组织结构又将创业文化、学术文化、企业文化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使其自然带上创业型企业的文化发展意蕴。
(四)社会支持
资源—依赖论将环境视为实现组织任务和组织运作而获取稀缺资源的场所。有四种典型的资源:财政、人力、信息和知识以及产品和服务[9]233,237。创业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在高校内部建立创业教育组织,若使其中参与的个人实现创业,就必须加强与外界环境资源的联系,甚至是与环境要素进行交换以获取所需资源。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外部机构会对组织行为或变革提出要求。而依赖于外部资源因素,又经常促进组织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或强或弱的关系网络。建立各类关系网,形成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是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得以有效拓展和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原是在经济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兴起,其目标是提高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经济领域建构成功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有若干标准,即“对组织成功的承诺”“明确各自合法利益”“雇佣保障”“良好的沟通和磋商机制”“共同收益”和“增加价值”等。美国社区学院注重与创业教育管理、研究和指导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10]57-63。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政府部门、小企业管理局、地方经济发展机构、小企业发展中心、小企业投资公司、小企业研究所、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大学和四年制学院,以及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社区学院创业协会等。社区学院在学校内部建立负责对外联系的组织,与外部社会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网络,有效整合了企业、学院、政府、研究机构、投资公司等组织的资源,并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提升了组织与外界互动和沟通的效果。美国社区学院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社区学院建立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是有差异的。社区学院会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特点,寻求适合的合作伙伴。
(五)师资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尽管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但其教师“个人学术研究活动自主性的传统一直保持着强劲势头”,教师对“学科的力量以及对学科的忠诚,是使基层单位在决定行动结果比学校中心的任何事务都更为重要的因素”[11]110。正因为美国建立了鼓励高校教师自主创新并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激励机制,使社区学院教师始终处在追求自主创新和学术研究的状态。创业教育需要一支特殊的师资队伍。美国社区学院注重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由于社区学院都建有创业教育中心,因此学校会聘请全职教师专职于创业教育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既保证社区与其他机构建立良好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又保障了创业教育教学能够有计划、系统地推进和运行。不论何种形式的创业教育,都离不开教师用丰富的创业经验和企业从业经历作为案例,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因此,社区学院创业教育中心都会聘请有创业经验和小企业创办经历的雇主、创业协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讲授与小企业相关的课程。
三、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各部委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高度重视,并为推动大学生创业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类高校更应把握契机,紧紧依托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支持政策,同时利用自身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的优势,以及学生的学科知识及技术技能优势,在学校层面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一)制度层:
建立鼓励师生创业的规章制度制度的核心成分是规制性基础要素,这种规制性体现在强制、约束、奖惩等方面。创业是一种自主行为,不具备强制遵从的性质。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只能通过激励或诱惑的制度方式。我国很多地区颁布政策文件,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实施学分转换制度,激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在此政策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据此建立符合教师晋升发展和学生学业特征的师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尤其要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设置弹性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校学完必要的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创业课程后,休学创业,并将学生开展的创新实验、市场调研、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对于依托学校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并转化为成果而使学校获得经济效益的教师,要建立对教师技术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度,给予教师部分比例的经济补偿或奖励。
(二)组织层:
建立专业性大学生创业支持组织组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关系系统,而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或范畴的集合。在高校内部建立创业教育管理组织和实施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保证。创业场域情景复杂,牵涉多个部门及复杂的程序和运行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初涉此领域必然面临各种困惑、难题。因此,高校要建立专业性大学生创业支持组织,承建起咨讯整合、课程教学、政策指导、协调关系、创业指导、跟踪服务、资金支持等职能,形成创业知识与信息流不断更新的良好生态以及服务学生创业的推进机制。实现这些目标与职能,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管理组织和学生创业支持组织,包括课程开发与审核办公室、技术成果转移办公室、对外联络办公室、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等,负责与研究机构、大学、公司间的合作业务,促进师生成果能有效地实现专利商业化,并辅助衍生公司的创立。组织中的角色只有与其他角色如学生、校长、社会伙伴相系的时候才有意义;因此,创业支持组织的建立,必须洞察诸多关系性质的细微差别以及哪些关系在其间占据了优势,要重视组织间关系的协调与合作,这远比关注个体的能力更为重要。
(三)课程层:
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政策导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心理辅导、创业知识传授、创业能力训练等。基于内容选择及其特点特性,可从创业通识课程、创业专业课程和创业选修课程三个层面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可开设小企业财务管理、小企业法律、创业心理、创业营销、创业学、创业法规、会计学、统计学、商学等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可按主题以模块化的方式设计,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创业证书为载体,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有目标、创业有依托。创业证书由学校企划设定。创业证书可分为家庭企业证书、特许经营证书、直销证书、技术类创业证书、研发类创业证书、教学与管理类创业证书。选修课程要考虑学校资源条件及学生的自身需求,突出特色,保证质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可考虑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并规范此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成绩,建立学分认证制度。
(四)社会层:
构建实践导向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不仅有内在的子系统,同时还属于超系统的一部分。这个超系统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以及影响任务目标实现的因素的总和。对于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其超系统就是与高等院校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某种情境下,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些机构与高校之间构成了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创业教育组织建立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优化内部组织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服务;整合面向学生创业的相关社会资源,秉持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原则,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资本化途径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保证基本的伙伴关系有效运行和优化高校可以获得的资源,须建立一个好的管制框架和运行机制,能保证各社会合作伙伴很好地履行职责,以及对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五)师资层: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众创背景下,国家颁布的创业支持政策中均提出将高等院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这意味着创业教育必然要走出一条专业化道路,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支撑。专业化是事物发展走向成功的必然路径。促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可从三个层面建构: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治理机制。要让创业教师在发展中有归属感,有组织和管理制度依托,其职称、职务晋升及评优评奖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系列。二是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由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要让学生认可创业课程,就必须保持合理规模的全职教师。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组织管理者和兼职教师,要让他们在创业组织运行中能以经济或市场、创业视角将自己的经验与创业教育管理及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创业课堂上更好地向学生教授适用的经验和获得外部网络的方法。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兼职或全职的形式入驻创业教育中心,对于兼职形式的学校专业教师应以协议或合同形式保证其对创业教育履责。三是构建职业培训与学习交流机制。对于全职教师,要定期组织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改进教学的关键机制。投入教师职业培训的经济资源可以同时激发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其间的相互作用。要定期组织兼职教师、全职教师及创业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交流与学习活动。在组织资源与职业培训之间有一种双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时可以催生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许多特征,比如相互间的协作、共同的价值观念、有关学生创业的反思性交谈。在高校与外界资源的关联体系构建中,应当致力于建立反思式创业培训和教师职业培训,通过网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进行的非正规校外交流、学习等。这种交流学习常使教师或学生置身于一种强烈的让人振奋的气氛当中,而且越是深入讨论或反思,就会学到或激发出更多、更好的观点或创业项目。
作者:汤善芳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EB/OL].
[2]周海涛,董志霞.美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6).
[3]赵亚静,王艳舫.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7][美]罗伯特•G•欧文斯,等著.教育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第7版.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沈陆娟.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6(1).
[11][美]约翰•布伦南,特拉•沙赫.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M].陆爱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