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有利于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05—2014年,十年间增长了1.15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问题的产生有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也有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自身就业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创业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本身就是就业的一个方面,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创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创业的综合素质,继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创新创业的作用与价值,拓宽就业视野,确立多元的创业就业观,逐步具备开创事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从而有效地缓解和解除就业的压力。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在就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国家重点大学等光环的环绕,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本身和创新教育密切相关,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既能立足地方高校实际,又能开阔国际化视野,善于发现并及时利用各种新的机遇,把握在不确定环境下发现的机会,从而引领社会变革,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
3.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GDP增速一直在发展中国家保持前列。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原材料的浪费,创新性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它们成功转化为社会实践,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推动企业朝着创新型趋势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良性发展。
4.有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有力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走向创业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认识自我、定位自己,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做到了人尽其用、人尽其才,有效节约了社会人力成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地方高校都加强了创业教育力度,但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当前的创业教育被很多地方高校定义为培养自主创业者,尽管大多数地方高校及其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对落后,由此造成的一个误区就是,在地方高校千篇一律地将创业教育的目的局限为培养自主创业者。而实际上,创业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创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热情,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以及如何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这个世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2.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创业教育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围绕创业教育的研究也都处在初级阶段。近几年全国高校围绕创业举办了大量的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相关创业教育活动,但创业教育仍在不同区域、不同高校间发展不均衡,创业理论研究不深入,相对比较散乱。就大多地方高校而言,目前在机构设置上,大多依靠学工部、就业中心、教研室等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创业课程的开设、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学大纲制定、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创业教育评估机制等都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同时,由于没有可参照的基于自身实际的教学指导理论,导致创业教育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存在脱节和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犹如纸上谈兵。
3.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模式单一的问题:一是第一课堂教育缺失。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是选修课,且更多偏向于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创业意念的培养,对于创业实践真正需要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涉及较少。还有很多高校依托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进行创业教育,所谓创业课程只是就业课程的一个模块或者是占用就业课程若干学时;二是创业教育对象片面化。目前,地方高校进行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部分有创业意愿或已经进行创业的学生,创业教育的对象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三是以创业活动代替创业教育。很多高校仅仅是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参观企业等活动来进行创业教育,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支撑。
4.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失。
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依托就业与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等师资队伍来进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流动性较大,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本身缺乏创业理论研究和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多是照本宣科,缺乏实际操作性,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指导。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1.转变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和引导小部分学生去自主创业,其本质在于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挖掘埋藏在学生身上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变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仅只是面对小部分人,而是应该针对所有学生,要从大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创新,去探索,去尝试,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在适应未来不断创新的世界的同时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效果,高素质的创业教育队伍是开展高质量创业教育的关键。应该不断提高创业教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具备良好专业背景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目前的师资条件下,可以选派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类培训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可以从知名企业、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聘请相关人员来担任创业导师,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来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奖励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完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一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要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要求,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增加创业教育所占比重。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创业意识引导、创业创新、新企业创建、风险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营销等;二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要根据不同学生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鼓励专业老师开设创业教育类的选修课,强化创业教育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研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针对地方高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业教育效果。
4.改革教学管理机制,探索实行创业教育弹性学分制。
在创业类课程中除了参加课堂教学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外,应当设置弹性学分,例如对在课堂之外从事创业类活动、进行创业实践、开办企业、到企业参观实习等创业实践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直接给予学分,免修相应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创业相关课程,例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使学生在单纯掌握创业类知识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了创新意识和适应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的能力。
5.更新教学方法手段。
创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主体意识,可以探索利用问题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注重采用实践教学,采用讲演训练、企业实习、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创业体验和基础创业实践,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为充分地了解外部环境,为合理规划创业目标提供重要参考。
四、结语
综上,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要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改革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
作者:吴根甫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