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过程的重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过程的重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过程的重点

一、强化更新“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就业指导理念

1.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发展式就业指导的目标导向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一方面,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尚处于原始状态,社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人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需要具备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因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特别是专业素养和创业创新能力给予更大的期许,这要求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必须随之改变。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将工作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相互协调的全面发展,即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获得全面发展。

2.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持续培养是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工作重点

《维基百科》(Wikipedia)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即个体在经过学习后,能够具备获得理想工作、为保有工作不断做出努力及再次获得新工作的综合能力。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获得、保持和再获得工作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养成既可以使个体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渗透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通过开展互动的职业信息交流、个性化职业指导以及职场体验等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对“自身的就业能力进行投资”,通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重新审视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

1.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趋于“个体本位”

以往的创业教育理念,过分强调“拉动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等“社会本位”,属于“被动”型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学会如何主动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并通过自身的整合,将已有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综合能力,继而作用于社会实践,实现个体和社会价值的相互协调,实现由被动创业向机会创业转变。也就是说,相对于“解决就业、积累财富、提升社会地位”而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是大多数学生创业的首要目的。因而,在观念上,创业教育的价值应逐渐摆脱单一的“社会本位”,实现以“个体本位”为主,“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复合。

2.创业教育的过程立足于“全程化”

很多高校已经引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教学环节内容,更有一些高校已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然而目前的创业教育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学内容和过程过于简单,多限于毕业前期急功近利的实务技能训练。为了使创业教育能真正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而不至游离于高校专业教育之外,不仅要强化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更要充分认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认真研究创业教育规律、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教育与基本理论教学、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开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联盟基地,构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上看,高校应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作为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方向。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而且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关键。从创业教育实践过程看,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由课堂内、书本内、学校内拓展到课堂外、书本外、学校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既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力,也强调培养学生就业后的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素质”

一方面,为改变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经验总结的局面,相当一部分高校已健全和完善了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构成,形成了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专兼职辅导员)、“就业指导者”(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创业教育队伍。这一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根本问题,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建设相互融合渗透,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纸上谈兵”的非专业性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也有所增强,表现在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学科间的相互融合问题等已成为当前创业教育研究新领域。当然,创业教育课程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在就业过程中衔接尚不够紧密,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

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应着眼于其“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说来,“创新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广泛杂糅,大学生已养成了被动接受新知的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应从思想意识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在面对各种职业需求时从容而不慌张,满怀信心而不轻言放弃。二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尽管大学生尚未真正步入职场,但他们大多能从各种信息渠道大致了解一些,尤其是那些自己较向往和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应根据大学生的求职意愿和思想道德水平,有区别地进行相关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创新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道德水平,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创新能力便会凸显出来。

三、倡导以就业力取代就业率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根本诉求

1.以传统的就业率来评判就业工作必将成为过去

高校和政府现行的衡量就业工作的主要标准是存有诸多争议的就业率。由于如何科学、准确地统计就业率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和可靠的获取途径,且因存在“被就业”等问题广遭质疑,“注水”甚至带有造假嫌疑的就业率没有公信度。因此,传统的建立在简单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就业率,不但无法正确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其给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和学生家庭带来的弊端更是日渐凸显,必须舍弃或改良这一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就业评价方式,促进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2.以就业力表征高校办学能力正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就业力是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包括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核心内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不仅反映了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深层次的内在矛盾,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把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因此,高校绝不能再仅靠完成数据统计甚至是数据编造显示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应该切实转变观念,通过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强烈的就业意识、扎实的岗位知识、较强的岗位竞争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求职应聘心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并通过广开就业渠道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四、认真准备,把握机遇,积极推进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构建融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就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潘懋元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5]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在培养目标上实现由传统的满足于理论知识灌输到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实现单纯的院校教育向院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转变;在课程教学上实现过于注重课程自身的联系向主动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元素、沟通不同课程间创新创业的关联知识、实现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在课程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种子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院校教育充分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和精神,充分促进大学生担负起创新创业的重任,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2.理论与实践并重,建立立体化的教学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既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般学科的知识,也涉及不同专业学科的知识,既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也有创业实践技能的广度,因而高素质高水平的立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力保障。创业教育的队伍建设应本着“专兼”和“校内外”双结合的原则。所谓“专兼结合”,即在队伍的建设上,既有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有专业教师,且职称、学位、年龄等结构合理,比例适当。所谓“校内外结合”,即在队伍的构成上,既要有校内就业指导教师,也要有社会资深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双结合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既要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应拓展校外创业基地的数量和层次,以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要设法提高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使其更好地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当然,能否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整体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事关立体化的教学保障体系成败的关键。由于创业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强,涉及的学科多,因此需要打造一支知识面宽、知识底蕴深厚、能满足多维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

3.充分解读政府政策,积极营造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性就业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参与,高校引导是基础,政策扶持是关键,社会企业的参与是催化剂。高校要引导学生确立创业意愿,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创业性就业的发展思路。同时高校还需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生创业技能的增长。国家针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制定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已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解决创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政策和法律咨询,建立信用担保、产权交易等机构,重视各类科技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效。

企业界不仅要积极向高校推荐实践型人才,而且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需要企业界不断支持获取,同时高校和企业应联合起来将学生的创业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之积极接受社会企业的检验。也就是说,要大力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创建就业实践基地。

作者:于建业 单位:盐城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