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食品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食品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摘要: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级战略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被高职院校纳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并且成为了衡量高职院办学质量、专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创新创业能力如此重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其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以通过致力于两者的多方位融合,最终帮助学生更好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成为了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为便于分析,笔者以高职食品专业为例,详细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多方位融合的路径、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梳理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实践与经验主要体现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多方位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0引言

食品行业迅猛发展,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作为食品行业未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如何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教育者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国内情况来看,“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热潮始于2014年,然后其逐渐从社会各行业中衍生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最终以创新创业的形式加以具体体现,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取得的成效来看,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时间尚短,部分高职院校单独开设了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甚至是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但其中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成效。为此,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多方位融合,成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困境

虽然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详见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两者融合的认识。以食品专业为例,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企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这也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打好了基础。但仍有部分专业老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抱有疑虑,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与局限性,或者急功近利,短期效应,追求快速、显著出创业成果的现象,没有很好将创新创业教育做到普及和大众化。2)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于专业课程体系外。虽说两者是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但因为出现的时间不同,这就容易让高职院校忽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专业授课教师缺少创业精神和实践经验,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结合。这些问题都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长期脱离于专业课程体系外,严重制约了两者间的融合发展。3)创新创业教育同质化。虽然每所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这种大规模的开展工作容易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同质化,即没有发挥出专业优势,体现不出专业特色。从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发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时间尚短,其与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实施的可行性,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本院校、本专业的发展规划。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1)明确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食品专业为例,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到本专业的特色和定位,以服务于食品行业发展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订中,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平台,使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多开设一门创新创业课程,而是要发挥出食品专业学生的特长,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创造天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在低年级阶段,重点为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利用创业机会夯实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在高年级阶段,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施于利用,在校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来积累经验,之后高职院校通过创业园、孵化基地的方式来加以后续辅导,很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更进一步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应依据食品最新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依据专业涉及的学科及发展趋势,坚持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立服务区域经济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在创设课程体系方面,食品专业可以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食品行业标准为导向,致力于开发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比如构建“基本理论+技能训练+创新创业能力”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其次,在充实课程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可尝试与食品企业联合编制专业的“互联网+”创新教材,建设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及时更新并极大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技能实训零对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使学生爱上创新与创造。然后,在教学形式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官网这一网络平台,有效弥补线上教学的短板,而在线下教育中,食品专业老师要及时向学生传递行业企业最新生产工艺、行业动态、最新技术标准、新原料、新配方、新产品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理解、提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最后,在效果检验方面,高职院校要着重检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果,必要时可给与参与生产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的学生加分及免试的机会,最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创新创业能力来评选出“创新能手”、“创业达人”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3)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保障体系。虽然两者相互融合成为了高职院校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趋势,但鉴于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时间尚短,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仍需一定的保障。第一,高职院校要致力于与用人单位形成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讲座、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等方式,帮助食品专业老师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而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及时到企业实习锻炼,将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第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设立完善的针对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充分调动专业老师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热情。比如,可适当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在评优评先、晋级职称方面的比重,争取让专业老师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不断丰富和嵌入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更好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相互结合。第三,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比如鼓励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锻炼,接触学习企业最新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法,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的开发研究并应用到生产,掌握市场最新需求,提高教师自身实践创新创造能力。同时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产品设计研发人员、自主创新创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开展企业案例教学。校内教师精湛的专业技能与校外兼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可以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

3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不可分,要想更好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发展,就可以尝试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融入专业教育中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比重,很好地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取得的成效来看,我校食品专业自尝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开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既是对学校专业办学水平的进一步肯定,又为学生之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田 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