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新创业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新创业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新经济环境下,信息化、智能化、脑认识、大数据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创新业态对测绘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章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立足市场,重新定位专业地位,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专业互补、学科交融,校企共建,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交融;校企共建

一、测绘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行业间的技术融合越来越紧密,测绘技术在此环境下不断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奠定了测绘技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也极大的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及地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等迫切要求各行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2017年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专业精深,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较好的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因此,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作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以新经济体系为背景,以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为核心,在师资、课程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专业建设方面,结合新工科理念,认真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交叉融合,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改革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以满足信息化测绘体系对测绘类人才的要求。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

(一)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测绘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据信息要素投入社会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及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测绘信息化也应运而生。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我校结合自身特色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做好培养的顶层设计,以保证多数学生岗位就业需求为基础,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立足于对地观测与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现代测绘发展趋势,按照全面具备测绘科学与技术即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同时满足多发展方向的工程就业需求,以工程测量课程为核心纽带,融入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计算机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程专业素养,构建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融,满足人才的多方面就业需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人性化分类培养课程,如考研类、海外留学类、创新创业类等课程,拓宽、延伸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潜能。最终形成学科融合、专业融合、产教融合的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工科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将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凝练、概括为基础理论、空间信息化数据采集、空间信息化数据处理、空间信息数据服务,专业软件开发、工程项目技术设计、测绘项目管理7个方面,为将创新创业、职业教育与课程融通融合到培养体系中,我们设计了平台加模块的课程体系,将7种专业能力合理安排在“3平台(基础、专业、拓展)+6模块(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实践、人性化培养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能力主要设置在基础和专业平台,即通识、基础、专业、集中性实践模块中,设置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及专业实践课程。职业能力培养主要设置在拓展平台即个性化模块中,设置不同目标的专业选修课,如《道路勘察设计》等,使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做到课程间的互相融通,培养工程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设置在拓展平台的能力拓展模块上,主要以创新类课程、专业兴趣小组及竞赛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融合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为一体,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我们实行了校内校外相结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内实验实习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见图1,即大一到大三结合理论课程在校内实验实习平台上开设课程内实验课、课程实践课、课程间项目生产实践的纵向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了从课内仪器的操作及基本技术实验,课程整体的技术流程实践,模拟实际工程生产进行多学科结合的项目生产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4类实践项目,大四的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认识实际生产、参与实际生产、理解实际生产,较好的了解一个项目的整体运作,从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因此,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由浅入深,从原理验证到技术应用到项目生产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与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实现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现教师与生产企业联合进行专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横向和纵向项目的申报,同时促进教学相长,大大提升人才素质水平。在纵向的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还将实验实践类型按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实践、综合型实验实践、创新型实验实践和科研型实践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学时上的比例设计;表1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各实践类型分类详情,其中总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为43%,各类实践类型占总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验证型最少主要为课程内实验,以了解仪器与基本原理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设计型为各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实践,是验证型的提升,如控制测量实习要求根据工程实际用不同仪器进行不同类型控制网布设、测量,使学生了解理论,应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工程思考能力;综合类为课程实习主要以项目教学的手段进行实践,如完成1:500地形图测绘,需要从项目设计书到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成图并提交成果完成整个流程,做到课程间融通;创新型主要做到测绘产品的应用服务,如结合GIS与摄影测量将测绘成果转化为生产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型主要针对毕业设计中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提升理论的能力。因此整个类型做到学时上设计合理,类型上设计科学,充分发挥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四)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最能将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实处的环节,调整课程结构,充分挖掘已有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具体落实到实处,我们通过充分探讨,开设“四个一”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设置一门专业创新课程即《工程测量学》,该课程从基础理论,到空间信息化原理与技术、工程项目、包含多学科交叉内容,如规划、土建、交通、国土、勘察等各行业的基础知识及测绘在行业中的应用,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内容教授,将专业知识与其他工程课程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思维;开设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基于模拟生产实际训练的测量校内实训课程,将专业应用到生产的整个流程,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进行具体实现,整个过程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以实施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开设一门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撰写的“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课程或基于各级测绘类大赛的训练课程,如依托大创项目,组织学生分小组选择创新课题,进行项目训练,或者依托GIS大赛、无人机大赛等,实施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开展一套创新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在校内实习平台上,设计创新实验、实习项目,在校外实习平台上,与生产单位联合设计创新生产项目,让学生参与生产单位的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五)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传统上我们以考试、考查等方式对学生评价为主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为辅,评价方式单一,方法落后,我们在探讨研究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现代的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双教学评价体系,其中一种为校内传统教学评价,仍保留部分的考试、考查、作业评价等,但该评价方式需要细化和规范,如对于实验、实践评价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按细化方案逐项进行能力评价。另一种为互动评价体系,通过一定的软件,搭建师生互动教学平台,如采用课堂派等教学APP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讨论,进行教与学的点评,该方式灵活、有趣,具有双向性,能及时反映教学细节的质量。在生产实习的评价上也可采用多媒体互动平台,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构建专业微信公众号,APP等,将老师、学生及生产单位管理者纳入平台中,实时汇报沟通,跟踪学生的校外情况及实习进度,随时进行学术问题的探讨,学术前沿信息等,加强学生管理、营造专业氛围、加强创新意识,做好该项教学的评价,加强与生产单位的互动交流,及时反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学生成长成才培养质量。

三、结束语

建立一个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符合学校转型定位的多方位协同融合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测绘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该模式下的具有多方位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提供给学生一个从课堂到实践,从创新创业思维到实际创新创业训练的全面的、校内外融合的教学及实践平台。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本校测绘大类人才在信息化测绘体系下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是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能更好的适应测绘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李晓华,等.基于典型测绘项目和信息化测绘特色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46-150.

[2]王浩宇,刘立龙,黄良珂,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2017(4):149-152.

[3]吴珊,刘铁.工程测量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交流园地,2017(5):196.

[4]王守刚,厉东伟,王铭,等.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为例[J].测绘通报,2016(8):131-134.

[5]谢宏全,周立,高祥伟.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通报,2012(2):99-102.

[6]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7]许才军,秦咏梅.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解析[J].测绘通报,2014(6):124-127.

作者:鲁金金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