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迪大学生自主创业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迪大学生自主创业,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迪大学生自主创业

【摘要】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而发展又需要创新创业。2019年提出营造出“亲清”型的政商环境,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这一有力的举措也为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主要表现为没有经验、没有资源,那么,在创业中的层层阻挠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及时为广大学子提供帮助和指导。文章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迪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途径,以期在真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

时下,创业者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代名词,小微创业也随处可见,校园中有热血青年组团创业,市场上也有类似海尔企业的“众创汇”平台的创新,中国社会正在这条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发展着。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高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中国的许多大学在课程的选择上,还是比较传统的,学校更多地会选择偏重于理论课程的教授。以陕西省为例,搜集某市多数高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课程表发现,基本每个高校的课程表上,已经或多或少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很多学校把这一门课程放在选修课程中,这样就是变相地告诉学生,这门课程不是专业课,也并非学位课,所以并不是很重要,这样的结果就是这门课形同虚设。以S高校为例,国家班MBA课程的设置中,有关创业的这门课程都被安排在选修课中。在授课形式上,教师还是以教授为主,教给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个别有经验的教师,将自身经历的案例教给学生,但是整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听,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对教师的论文学术研究等的考核占比重很大,教师的学术研究多、项目多,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薪酬就高,评职称就能更快,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誉也就越大,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对于在课堂对学生授课这一过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而对于在学校上学的学生来说,面对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必须及格才能通过考试,所以学生重视考试,注重成绩,以成绩为导向[1]。

1.2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学生缺少实践能力

对于每年从高校毕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面对自身能力和企业要求不匹配,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很烦恼。但不得不承认,凡是能写到教科书上的理论和知识,都是被实践过、被证明过的。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应看到的一个事实,过去传统的理论和一些新的事物存在分歧。比如,在讲解组织构造的过程中,书中关于组织构造的分类,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而在真实的组织构造中,一些企业已经呈现出无边界组织构造的形式。对于这类新事物对传统理论的冲击,高校在讲课的过程需要灵活引进新的组织形态,恰当地解释原有的理论与新生事物的对抗性,让广大学子既明白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又紧跟时展,接受新的理论研究。这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2]。

1.3观念陈旧,对创业认知不全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明中,千百年来一直有一种积重难返的“官本位”思维。从学校到家长,从家长到学生,尤其是70后的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时期,思想上比较保守,那一代的父母害怕变化,追求稳定,部分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一定要进入体制内工作。在这些父母看来,学校为学生开设创业创新课程没有必要,他们并不支持自主创业。而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对于想要创业者自身来说又是一种心理创伤,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退缩不前。所以有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毕业生参加国考,选择进入体制内,从事一份安稳的工作。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迪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途径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才能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2.1以人为导向,培养优秀人才

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大约700万的大学生毕业,每年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面临最严峻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市场上的企业需要劳动者,但是劳动者却又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人岗不匹配的问题。创新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难,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困难是多种多样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气质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一种或多种气质类型。多血质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更适合创业,因为这两类人通常精力比较旺盛,并且更擅长人际交往,灵活性好,思维活跃,创业更容易获得成功。同时,每一个创业人都应该具备比较高的智商、情商、逆境商。因此,高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三商”的培养,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自主创业打好基础[3]。

2.2改变教师考查体系,转变教学风格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体制有好处也有弊端。中国的学生能考出高分数,但是考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现实的环境要求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因此,大学对教师的考核应该转变唯论文、唯职称、唯科研的考核方式,适度加入上课效果、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成果与实际相结合的考核。教师最基本的使命之一是教书育人,所以大学阶段的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开发。同时,在教学中发掘一些机会,加入讲座、模拟创业、创业大赛等主题实际活动,让学生从课堂的理论中走出去,参与到更多的实际活动中去,增长见识,将所学的理论常识用于实际工作活动中,以理论帮助实践,以实践论证理论,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为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做好准备。

2.3加强校企合作,正确传输企业思维和社会风向

为了有效解决在学校所学的理论常识与实际社会应用脱节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了解现在高科技、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的人才标准、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在学校的四年培养中,办学者应该对各个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培养和考核,保证他们在结业的时候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创新,高校的课程体系要创新,课程结构要创新,课程形式要创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会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在发展中涌现出新的行业、新的经济形态,将这种发展变化意识传递进高校,高校必然会加快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对于要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近距离地理解企业在真实的运营进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不同的成长周期中采取有效手段应对每一次的挑战和风险。这样的参与式成长,不仅能够实现高校教学教育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优秀的毕业生这一目标,而且能为毕业生之后进行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4]。

3结束语

高校在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启迪大学生自主发展创业这一教学模块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研讨以及改进,后期解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问题将在高校的课程指导下变得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洋,秦瑶,李梦圆,等.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文教资料,2019(26):230.

[2]谢平娟,邓振华.应用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55-56.

[3]黎民浩.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创业的成功与失败[J].现代商业,2017(19):178-179.

[4]熊小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产学研理论与实践,2019(27):111-112.

作者:晏周师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