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主体联动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实施多主体联动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主体联动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发挥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3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着“高数量低质量”的现象,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完善落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多主体联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双创战略的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方面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政策,比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但在落实这些政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详细、全面的政策框架,由于不同部门的职能限制而使得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信息无法畅通传递,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政策链。二是针对特殊情况缺乏专业的政策解读,导致政策的执行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难落实到改革实践之中。
2.教育模式方面
一是教育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群体之中普遍存在缺乏创造创新力和易于接受而不愿意思考的情况,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只是把创业相关的课程列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开设的创业课程多以理论知识的培养为重,忽略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节,缺乏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达不到很好的培养效果。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高校中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及一定的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在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辅助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导致其很少有时间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3.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方面
高校大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意,然而由于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还不全向深入,导致他们没有一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计划,创新创业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当真正面临创业时,就容易出现创业意识过于被动,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认识不足,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学生家长对孩子有份稳定工作的期盼导致学生安于现状、不思创新,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二、多主体联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1.高校与政府联动,加快完善政策制定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最前线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总结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政策问题,并与政府联动沟通,加快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促进形成完整全面的政策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创业氛围。
2.高校与己修身,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长期性任务,在教学大纲的制定、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增加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的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侧重对市场发展前景以及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知识的介绍;在教学方法上,多运用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之余,组织安排各种创业竞赛,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资源支持等,做到专人专职,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有意识、有计划的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等。三是积极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推动学生思想创新,进行精准供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高校相互联动,积极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由于受所处地域不同、教学理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最终所形成的解决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各高校之间应该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智库,汇总有效经验,并就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帮助高校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另外,还可以打通高校大学生沟通渠道,通过举办学生间的经验交流会或者创业友谊赛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高校之间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自身在创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
4.高校与企业联动,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对市场发展有着最为准确的认识高校应主动谋求校企合作的机会,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如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训基地,让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5.高校与学生联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学生创业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促使其重视创新创业的学习,通过创业指导,形成良好的创业品质,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为以后步入社会创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6.高校与家庭联动,树立创新发展意识
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规划很大程度受家长的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转变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通过家庭支持给学生带来创新创业的自信心,提升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
作者:史云翔 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