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机器人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工科”等一系列行业背景和国家政策,对高职机电类人才提出新需求,培养具有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成为主方向。实践表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一定是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很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载体。鉴于此,在机器人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传统的机器人课程的教学形式,借鉴案例教学的理论和经验,将机器人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合理融合。
关键词:机器人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案例教学;高职教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关于创新创业,党的报告中多有阐述。2015年总理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我国要在发展中跻身创新型强国前列,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1]。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工科”等一系列行业背景下,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对高职机电类人才提出新需求,这也为机电类专业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机电类专业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合适[2-4]。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动手能力”不等于“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一定是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很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机器人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学科。但过多的知识会使教学工作难于开展,探究合理和完善的教育体系非常必要[5]。
一、机器人课程教学改革
机器人课程以ABB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为核心,图1是学生在该实训平台进行实操练习。此外,该课程还涉及到自动化生产线、PLC、传感器、工业控制网络等其他课程。这些课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学生很容易在大量知识复制和技能模仿过程中丧失创新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案例作为素材,针对某个技术点,讲述与其对应的案例。传统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的学习环境,点燃他们头脑中的智慧火种。
二、实施过程
在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三个基本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职业技能。2.完善教师团队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3.学生创业成功,既能提升我校知名度,也能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市场调研和前景分析,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撰写10个创新创业案例。通过沙龙、讲座、课堂等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一起研习这些案例,找思路,找灵感,找差距,以调动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为目标。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师生基于市场调研信息、社会资源、兴趣爱好等因素,寻找创新创业思路,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以产品、解决方案等形式,完成创新创业成果雏形。在这个过程中,邀请企业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前辈来我校交流指导。推进成果孵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风投、天使基金、创新创业大赛奖励金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了解地区创新创业帮扶政策,获取办公、生产场地等资源。扩大创新创业团队规模,增加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将创新创业成果推向市场,获取经济收益。
三、总结与反思
在机器人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善于整合和利用已有资源,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研究,会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创新创业”讲座,提供校内外创新创业比赛平台等。并且大多数学校除了机电类专业,还会开办经贸、市场、财会等专业,高效利用这些软、硬件资源有助于推动创业成果孵化。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因为科技含量高,很多高职学生望而却步,但是,一些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外包、购置套件等方式解决,从而让创新创业之路顺利展开。案例教学的教育理论成熟,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很多,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技术门槛低、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的职业生活更加充实、充满挑战。在战胜挑战,激发潜能,突破自我的创新创业活动中,高职生和名牌大学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这个起跑线就是创业成果的市场价值。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器人课程的专业教育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栋.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嵌入式智能车型机器人”创新实践课程为例[J].轻工科技,2016,(12):180-181.
[2]李一.德国面向工业4.0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构建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4):69-73.
[3]田华,李燕,夏勇.《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与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1):27-31.
[4]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0-27.
[5]骆德渊,何莉萍.构建机器人特色实验班创新平台校企联合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04-206.
作者:安娟 牟海荣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