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融合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着手点,探究其与高校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应型课程体系,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概述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越发受到高校重视,表现出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但相较于国外创新创业成果,我国大学生在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以及创业技能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折射出国家在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1]。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授课内容脱离实际,忽视学生专业与创新创业的关联性,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利于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3]。材料专业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材料的研发设计、制造、工艺优化等相关技术能力的人才。这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放眼于实践,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这就与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相互吻合。针对上述现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融合,逐步渗透,在大学生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树立创新应用的思维,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创新创业的萌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符合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也适应材料相关行业对于“产学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对强化材料专业基础创新能力,推进相关领域自主创业具有重大意义[4]。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融的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定位,还需要构建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令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二者相互引导,齐头并进,并形成一套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具备国家化视野的新型人才,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观念,实现创新创业精准定位。传统的专业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缺乏对于实践环节的有效认知,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不仅不利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不利于大学生将所学进行创新应用。而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诸多误区,许多人将其误解为解决就业困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方法,更有甚者依照现有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的现象,质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极大削减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教育,清醒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为解决就业困难所采取的临时培训,而是着眼于未来以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造就最具革命性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业成效的有力举措。创新创业教育的贯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政策与资源的共同引导,稳步推进,通过创新创业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融合,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材料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推行个性化品质教育,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并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通过强化学生在材料专业的基础创新能力,推进大学生在本行业的创业积极性,增加就业岗位,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进活力。

2.构建教学体系,满足材料领域实际需求。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高校教育体系之外,其存在更多是对于当前鼓励性政策的解读以及信息提供,没有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无法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能力进行针对性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理论严重脱节。针对上述现象,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课程体系,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根据材料专业理论知识构架,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理念、思维以及方法等教学内容,实现对理论知识有效掌握的同时,增进对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培育。(1)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引入国内外材料相关领域创新创业的实例,介绍材料应用的背景以及发展方向,开拓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讲述创新、创业者背后的故事、分享心路历程,消除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误解与偏见,认清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5]。(2)强化实践教学,针对材料现阶段研发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搜集文献资料,通过独立思考,形成对应解决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对于具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需积极引导将创新创业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理想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部分成果专业融合度较差,脱离实际,实用性较差,实际成果缺乏转换以及市场引导。突破现实桎梏、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还需深化专业教学内容,依托现有制度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利用现有科研平台搭建材料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从项目、资金、场地上对材料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扶持。(1)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夯实材料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材料基础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针对较为抽象的理论课程,如在讲述晶体结构时建立各种类型结构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在讲授晶界位错滑移与增殖过程中引入动画教学,等等,以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学习兴趣,提升抽象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横向对比,归纳总结,如分析材料各类强化机制的异同点,总结不同类型功能材料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处理和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遵循教学培养要求的基础上,采取案例式教学,将学生分小组,针对材料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铝合金铸造过程中铸锭成分偏析,铜合金熔炼过程中铬元素烧损,等等,形成多样化解决方案,开拓视野,勇于创新,切实解决材料实际应用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难题。专业课程中穿插前沿知识,介绍材料最新科研与技术成果,安排大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加入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上述能力皆为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其培养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融合夯实了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向能力转换。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材料专业理论的融合,还需要实践过程的支撑,利用实践提升认知。在材料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同时开设相应实验课程,如讲授固体材料变形和断裂时进行铝合金变形和断裂实验,讲述金属扩散原理时进行合金热扩散实验,等等,通过实验开展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推行专业认识实习,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参观学习,对材料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形成整体认识,并通过轮岗实习以及书本、文献等相关资料搜集,对材料生产过程形成进一步认识,对各生产流程中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切实了解,而不是浮于理论,脱离实际。邀请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专家、创业者进行授课,讲述材料制备存在的问题及其通过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或者通过自身实践实现材料研发创新,创办企业的经历,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需源于生活,贴于实际,也认识到实践对于创新创业的关键性和重要性。(3)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的发掘与培养,因势利导,依托现有材料科研平台,搭建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合作社、学科竞赛组、材料实验室以及创业基地等,利用其广泛性、自主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业热情,促进材料专业理论、实践与创新创业相互融合,在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意义的基础上,更好的运用材料专业理论创新引导创业实践过程,解决材料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同时学校以及学院层面同时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普及相应政策规章制度,提供创业资金,推荐创业项目,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效性。共建政府、学校与企业创业服务管理平台,便于大学生获取最新创业资讯,把握政策导向,同时也能让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的成果进行展示,吸引政府以及企业对合适的项目进行资助。总而言之,各种类型的创业实践平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仅便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相互交流合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同时也方便教师对于专业性以及制度性相关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保护学生创新创业成果。

4.完善评价体系,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融合还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强调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结果,而应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实验、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量。如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创新,将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作为考察的重点;专业技能训练过程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搜集资料,制订方案并着手解决;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考核学生对于实验的分析深度,发掘创新能力等。通过上述考核,突显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迫切需要与重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便利,也为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保障。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地,需改变传统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形成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完整学科知识储备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亚秀.“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21):85-86.

[2]陈飞扬,耿倩.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科技创业,2047,(15):52-53.

[3]刘海燕,彭利红.落实创新创业提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7,(5):79.

[4]汪航,杨牧南,陈辉明,蔡薇.材料基础课程中双语教学与创新创业融合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8,(12):19-23.

[5]秦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J].课程教学,2016,(35):113-114.

[6]戴秋花,张增年.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教改创新论坛,2012,(38):51-53.

作者:杨牧南 汪航 王春明 陈辉明 蔡薇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