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教育的初心是培养人和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趋势,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议高校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地开花。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初心;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大创业教育观
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给了教育战线全体工作者极大地鼓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在给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的贺信中所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的背景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变化,成为高校发展中的崭新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人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和个性能协调发展才能被称为自由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该是他的主体性及其本质力量(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上面我们所说的“社会个体化”。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而且需要个性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参加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和世界性交往,产生丰富而全面的联系,并尽可能利用社会生产关系的成果服务于自己的发展,即追求社会化的“个性完善”。这也正契合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得出的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高等教育如何着力解决好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等院校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创业”“创新”作为国家未来竞争力增强和财富增长的两大驱动力[2],逐渐开始得到社会的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高等学校日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带着天职使命“问世”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说是我国的特有概念,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也是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它兼具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如果把创新教育看作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注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活动,即“社会个体化”的过程;把创业教育看作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注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即“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与统一,通过创设、应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社会化发展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即通过“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成个体或组织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但高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还不够高,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不清晰
一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误以为就是教学生开“公司”,曲解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二是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毕业以后的事,且思想观念停留在“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创业”的层面;三是社会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不够,对有创新创业想法毕业生不够理解和宽容,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分离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二者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着力在如何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源泉和前提,甚至是核心和本质,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反过来也会推动创新。但是,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从事的创业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创新标签,创新活动远远少于创业活动[3]。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主要以创业为主,很少涉及对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都是独立的,尚未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也未能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致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转为生产力,在创新创业中不能发挥效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
表现为三种:一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些相关讲座、指导性课程或选修课,且内容无针对性,大都流于形式;二是部分高校举办的一些创业大赛、撰写商业计划等活动,也多停留于笔尖儿或者口头上,缺乏项目活动的深入性和持续性;三是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创业园、创设孵化基地等,但学生的参与度仍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未达到广谱式。此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未能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结合。
三、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厘清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方位点,精准发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地开花。
(一)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
当前决定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走向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4]。高校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而在于广泛地“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为高校毕业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它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创业素质。要树立“大创业教育观”,最为关键的是破除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性障碍”,对“创办企业”“培养老板”等“窄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严重滞后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观念澄清。这就客观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面向工程、艺术、科技等少数专业的“精英教育”,而是普遍培养和提高所有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广谱式”教育。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除关注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外,还更应该关注思想创新、社会意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意志力、理想信念、责任心与自信心、抗压力与受挫力等。其中创新精神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也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自主建设创新创业类教材,应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编写适用于本校的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问题。
(三)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还不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高校积极对接与学校专业相对口的企业特别是当地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吸引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接纳高校学生,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企业也能获得学校提供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支持,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双赢”。与企业对接合作,可以聘请部分企业导师来校讲学,帮助学生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此外,还可以与企业共同探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开发等。
四、总结
新时代带来新任务,新任务提出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自身办学特色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达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践行育人宗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新担当新作为,才能更加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1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新经济:超越假设》中指出,创业、创新、信息与通讯技术和人力资本是未来竞争力增强和财富增长的四大驱动力。
[3]翟西宝.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5:17.
[4]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作者:张晓娟 陈亚宇 周燕双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邯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