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至关重要,是民办高校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互联网金融时代新金融的发展特点,为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方向引导。大学生是国家双创战略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在认清民办教育本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构建适合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深入推动群众创业,保证万众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全新方向。要确保社会基础思维致力于创新创业之上,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国民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国民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民办高校只有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实训水平,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发挥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作用。
一、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具备跨界、便捷、收益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正在逐步显现聚合涌现、成本趋零、时空坍缩等各种效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为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报考金融专业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加。因此,民办高校务必紧跟时展需要,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金融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无法如理工类专业一样开发具有专利的产品。因此,高校对于金融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无法产生显著成效。目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多数源自于国家发展规划及就业带来的压力,从金融学专业自身发展分析,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内驱动力不足的问题。部分高校并未就金融学专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也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且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仅仅使用《创业基础》课程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
(二)忽视课程体系系统设计
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没有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系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重要性无法充分显现,课程体系在框架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欠缺。同时,一些民办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仅限于在传统的教室和实训室进行课程讲授,缺乏新型的教学手段,也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平台,大部分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并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体系设计有效结合。由此可见,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忽视,导致学生并没有形成对创新创业的基本认识,不具备系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没有创业的体验。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主要以专业教师为主。教师团队虽然具备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验,但是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部分教师并没有亲自参与创业过程,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无法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系统指导。同时,民办高校对于专业教师的培训并无专业针对性,部分高校的教师培训仅限于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没有融合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训计划与内容,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合思维培养、课程优化、实训环境构建、技能大赛指导等多项内容,需要由教师团队合作完成教育全过程,而大部分民办高校并未形成此类多元化的教师团队。
(四)专业教学资源保障不足
金融学专业对于实践教学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也要求相对较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民办高校对于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套保障机制并不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配套课程体系,同时也需要在第二课堂、模拟实验室、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地通过开展各种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部分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予以足够的经费与配套环境支持,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停滞不前。
三、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
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若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务必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筑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通过优秀的师资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创造良好开端。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专业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该包括通识教育目标和个性培养目标两个组成部分。首先,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了解创业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热情,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深入认识,便于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其次,金融学专业要结合专业特色,形成个性化培养模式。在个性化培养阶段,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色等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培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条件与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自身目标。
(二)构建系统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具体应当包括四个层次:通识课程、嵌入课程、专门课程、综合课程。通识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进行基本了解,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关系学》等;嵌入课程是将创新创业知识嵌入到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如《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原理》等;专门课程是指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指导》、《创业管理》等;综合课程是将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应用能力,如《银行业务综合实训》、《证券业务综合实训》、《保险业务综合实训》等。
(三)培养专业师资团队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并将教育理念嵌入课堂教学。高校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实践学习、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二是企业导师。要加大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的引进力度,引进企业导师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讲授,重点是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金融学专业技能竞赛提供针对性指导。第三是行业专家。要聘请行业专家进入学校的创业中心和孵化中心,负责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学生完成创业项目的孵化和转化。借助对学生创业的指导,有效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实现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
(四)专业教学资源
为了确保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高校要为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资源保障。首先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民办高校要为专业发展提供专项的经费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项目研究、技能竞赛、创业基地建设等实施完善的经费管理。由项目负责人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经费申报,再由学校对项目进行评估,并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经费的拨付使用。其次,完善校内实训环境,实现金融实训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中心等实践场所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建立创新创业案例数据库,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最后,完善配套服务保障,民办高校要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服务。通过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学生的技术开发、产品孵化、商业运营等方面提供完善服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和疑难解答服务,在经费、政策方面提供跟踪指导,确保学生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四、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行业,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民办高校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资源保证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实际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孙国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读书文摘,2016,(14):43-44.
[2]潘丽霞.浅谈应用型本科金融财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J].财会学习,2017,(21):210-211.
[3]郜锐.“双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04-105.
[4]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24-126.
作者:曹伊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