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综述(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适应形势的重要选择。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一套创新性的创意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策略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浪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环境,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发展理念,才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能构建一个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创业环境。
一、互联网浪潮下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又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一)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当前的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对高职大学生的呼唤。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成为社会创业者和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创造者,才能在互联网浪潮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面对信息化、知识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高职院校要想适应地方经济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就应该通过教育改革选好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要的创业使命,认真履行自己肩上的职责,激发自己的战斗力。
学生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将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创新型人才,从而展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优势,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的高职学生对于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有巨大的帮助。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在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下,将会实现新的繁荣,实现经济的腾飞。
(三)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当前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学生如果没有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学生只有具有了这四个能力,才能在激烈的互联网背景下展现自己的优势,把握成功的机会。因此,在互联网浪潮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架构体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实践与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具有了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之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创业奠定基石。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明智之举。
二、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模式探索
(一)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转变教与学观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
1.互联网浪潮下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在互联网浪潮下,学习不仅仅是一简单理解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不再是呆板地讲解知识,而是一个把多个知识进行构建,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体系的过程。同时,在互联网浪潮下,当学生面对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超载的情况时,要改变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对这些知识进行积极的创造。学生只有通过对知识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才符合互联网浪潮下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才能为改革注入动力。
2.互联网浪潮下,将颠覆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只会影响高职教育的成功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再是纸质材料,而是有巨大优势的互联网。因此网络已经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纸质书籍已经慢慢被人们疏远。所以,这样的情形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变革,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满足教与学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使用互联网来教学,学生使用互联网来学习,学生和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利用线下的活动对互联网的教学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补充,这样的教学课堂才符合互联网浪潮下的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互联网浪潮将引领高职教学改革新方向
在互联网浪潮下,高职院校将建立一个“互联网+”课堂教学的高职教学改革模式,把互联网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查找资料,解决一些难题。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点名,给学生布置任务,运用网络平台和学生交流创业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实践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和互联网中寻找真实的案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加实习,让学生通过实习提前了解工作环境,为自己的创业积累工作经验。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为学生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创业的指导者,如果没有较高的创新创业素养,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素质教师队伍,给这些教师进行科学的创新创业指导。高职院校需要给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技能的培训,让这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提升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加入国际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方法,积累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还需要给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教师通过参加实习,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提升了自己的创新创业素养,才能成为学生创业路上的优秀导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引路人。
(三)借助“互联网+产业”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
高职院校需要构建一个“互联网+”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在这个平台体系的指导下,组织教师去企业学习,并对一线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丰富教师的知识架构体系,改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高职院校还应该给学生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历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高职院校工业类的相关专业可以构建一个“互联网+工业”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精准营销、客户交流的渠道,提高学生在制造业中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农业类的专业可以利用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给学生搭建一个“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对物联网农业的实践流程全面的掌握。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服务业”这个平台,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专业给学生构建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利用这些平台可以巩固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成功创业做准备。
(四)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离不开配套的工作机制的。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具体情况,制定满足学生的优惠政策,给学生的创新创业行动进行资金的支持,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资金问};利用多方融资的方式给高职学生创立创新创业基金,保证学生的顺利创业。其次,政府还要组织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高职院校制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规范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科学的评估,减少创业中的风险。最后,政府还应该制定法治保障体系,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合理的保护,规范互联网市场秩序,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结语
在互联网浪潮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应对互联网浪潮下的挑战,改革教育模式,把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勇敢解决在教学模式改革之路中的艰难险阻,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篇: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摘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深化发展专业教育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在高职院校积极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几乎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系统整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壮大师资力量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及研究,对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学术理念。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教育模式
通过相关文献对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的分析,发现了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率20%到30%之间的原因[1-2],高校在课程上、师资上、氛围制造方面都给我国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很大的启示。而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率仍不足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低效性,虽然美国的教育发展模式很成功,有借鉴意义但却不能完全照搬。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只针对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众教育”。高校应转变意识,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创新创业教育n程,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正规教育”的地位,将创新创业落实到教育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而努力。
2系统整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大众性。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大众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大众性。变“选修课为主”为“必修课为主”。二是课程面向对象的大众性。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权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通过创业指导讲座、创新创业学等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层次与区别。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的进行的教育。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3],初级学生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识教育;经过初级还有意向继续深入的学生开设中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通过实战课程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鼓励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业项目并引入到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中,在实践中,不断获取企业成长的技巧和方法。课程要有区别源于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要依据专业学科的不同,因材施教。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穿插相关创新创业的内容,对于工科类学生,侧重技术成果转化;对于文科类学生,侧重营销、策划。
(3)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创业者”素质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创新创业项目是受到了高校或者政府的支持的,但是由于学生主观上不坚持而失败。针对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应培养学生的坚强、隐忍的能力。通过增加课外劳动、外部训练课程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课程中帮助学生制定课程学业目标,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进行良好的规划,督促学生自我形成坚持不懈的素质。
(4)强化重修制度约束性,使重修规范化。当前重修制度面对大批学生无法毕业时往往不具备任何约束性,一方面无法引起学生对重修的重视,另一方面无法保证重修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务必在重修工作展开之前重视工作计划的可行性及完善性,尽量不在工作布置及展开之后修改政策。
3构建实践基地,扩大学生实践几率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缺乏实践基地,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计划的生成。大力筛选学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和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保障其后续发展。利用学校区域位置,开展与区域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有自身的特色,高校在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4壮大“双师型”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式
(1)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教师相结合。首先,将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现有教师选拔出来,鼓励教师继续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传承给学生。除了内部选拔之外,外部聘请教师也是目前解决对口教师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或者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高校应提供定期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合作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保证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能以实际情况为基点,使他们在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有理可循,有据可依,造就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适应性人才。
(3)改进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高校应注重院系间的合作,各学院联合授课。从不同学院抽调学生组成创新创业项目小组,这样的跨学科项目研究,不仅可以利用各小组成员的专业优势,也可以将知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小组,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高校间也应相互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共享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共创尖端的创新创业团队。
5完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大多分为两种,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协调管理模式和以学生管理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目前大多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或者由创新创业基地来分管这部分教育工作。同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走向正规,多部门协调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完善管理模式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枢纽之一。通过创建专门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落实政府政策,反馈开展效果;为学生提供优惠政策和项目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一中.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02):15-18.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5-95.
[3]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4):26-28.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物流管理专业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62070),主持人:康亮。
作者简介:康亮(1983-),女,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第三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在运用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观念滞后、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等方面。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应着重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欲望,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致力于培育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路径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重要优势
首先,当今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推行职业教育都是实现全民创业的主要阵地。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更加发达,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成熟,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偏重于学历的教育机构,就业率非常高,创新创业人才层出不穷。
其次,创业是为市场提供顾客接受的产品或服务,作为创业者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高职院校致力于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应用为主,理论知识掌握为辅。恰好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对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最后,从教师队伍上看,高职院校拥有较高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师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包括在企业工作的经验都比较强,有些甚至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师资支撑。从授课对象来看,据有关调查数据研究统计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头脑大多灵活,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创业几率远远高于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率。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等方面。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一直按照“就业教育”模式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去。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对大学生实际创新创业技巧的培训,忽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这种重表轻里的简单做法,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离开了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的有力支撑,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有余而后劲不足。
第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
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却过于狭隘,往往只关注创业结果,偏重于教会学生如何创办成立自己的公司,导致在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受益面非常有限。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定位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未能很好地结合高校自身的教育层次、区域特点及社会结构等,来确定自己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内涵,教育方式和内容单一、空洞、乏力,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培育大学生真正形成有针对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最大的薄弱环节在于没有能够形成系统有效的创业课程群,没有很好地和专业知识背景、相关课程学科进行融合渗透,严重忽略了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层基础和内生动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差,大多表现为重理论教育,轻实践体验,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较薄弱,经验不足、成功率低。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路径探析
(一)树立正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
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不仅是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适应时展客观要求,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决摒弃把高职生打造成速成企业家的教育观念,在重视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多做文章、下足功夫。把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之中,常抓不懈,培养学生敢为人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立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培育大学生独有的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深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内涵,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狭义层面上,要想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摒弃传统错误观念和固定呆板的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情况,从学生个性特点和内在需求出发,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三)构建完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面向社会和市场设置课程,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各类生产科研部门的技术研发项目,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和科技开发服务,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带入课堂教学。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开设相关选修课或讲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最后,构建科学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融橐惶濉T诳瓮饣极开展各类创业论坛创新、创新沙龙和创业知识讲座、,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和科技竞赛,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资金等问题,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全面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常顺英等.2l世纪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许志坚,吴锡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8).
[3]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管理信息化,2012(5).
[4]柳翠钦,顾红.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创新的现状及对策[J].招生与就业,2004(5).
[5]刘颖.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6(4).
第四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在传统创业基础上的升华。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备受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更好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高职院校做好创新创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至今天,其发展速度逐渐遇到瓶颈,需要依托于创新的方式。加之如今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需要众多的毕业生以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就业[1]。因此,创新创业随着时代的需要呼之而出。创业是最积极的一种就业形式,是发挥劳动者自主性、能动性就业的重要途径,开店、办厂、创办公司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带动更多就业的“倍增效应”[2]。通过落实国家对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建立健全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支持和构建创业政策体系,来鼓励和帮助劳动者创业,使更多劳动者自强自立、自主创业、敢于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全民创业的风气,使创业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和就业新的增长点[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不尽相同,经过调查并对各院校的优势、劣势等的对比并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到位
许多高职学生把创新创业就单纯的理解成做生意、从事商业活动等,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所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就是单纯的传统的创业活动。高职学生处于学习阶段也没有过多的创业资金,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都较缺乏,耐性较差,因此较多的高职学生从事的入行门槛较低、竞争较大的第三产业,从而丢掉了创新,只是单纯的传统创业,成功率较低。
1.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之间在对比中发展,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客观情况不同、条件不一致,导致会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有冒进现象,在许多地方相互效仿,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片面,没有构成完善的体系。比如,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过程中,完全效仿专业理论课的上法,开展课程后,收到怎么样的效果,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开展过程中比较混乱,没有形成完好的流程、规范的机制等等。
2.创新创业师资不足
创新创业师资不足,是一个核心问题。要开展教育,核心是教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搞好,核心是建设好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作为不同于一般传统课堂理论教育,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过程实践,这就要求作为创新创业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经历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主体师资还是以前的专业课教师,较缺乏创新创业经验。
3.创新创业过于形式
在高职院校中,多数创新创业教育以上理论课的形式完成,还有一部创新创业教育则以创新创业比赛的形势进行。参加各种比赛是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育,以点带面的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参赛学生的技能,还可以使众多高职院校间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提高专业素养,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新创业教育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中就以创新创业比赛的形式进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注重比赛,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普惠性,没有使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普及到大众学生,从而造成参赛创新创业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取得了好成绩,大众没有参赛的学生,还是处理上传统创业理论课的情况。
(三)合作企业参与度不够
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为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但在实际创新创业活动中,虽然学校引入了校企合作方式,但多存在于形式,企业方面并没有过多参与其中,更多的是在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企业的人出面当评委,给参与大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而在学生实际创业过程中却少有参与。
(四)政府及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工程,以创新的形式创业是传统创业的升华,为传统创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了许多的有利政策,鼓励大众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就目前的效果来看,许多创新创业者最缺乏的就是创业资金,其次是创业政策的保护。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对策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可持续进行的保障。这个体系包括多方面,比如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院校创新创业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创新创业系统平台,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
(二)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现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大部份创业导师都是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相对来说都较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因此,应聘请校外企业高管等具有创业经历和经验的人才来组建创新创业队伍,构成师资队伍中的兼职创业导师,并鼓励在校年青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形成后备的专业创业导师。构建创新创业专兼导师人才库。
(三)加强政府、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
就目前创新创业的效果来看,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投入,在政策制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以达到精准扶持创新创业的目的。据调查,创业资金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最大阻碍,政府应号召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进行支持,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投入。
(四)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度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平台和经验等方面的支持。但就目前调查来看,企业参与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程度还不够,需要学校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调动合作企业参与到创业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来,以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从中学到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结语
创新创业是近几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学历相对较低的问题,比较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因此,对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更显得有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丽君,顾鸣镝.以竞赛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1-75.
[2]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3]严立艳.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读天下,2017,01:131.
作者简介
杨玉平(1984-),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