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创业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教育与创业教育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先是在西方国家开展的,并至今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创了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创业教育正式并列为学科体系。创业教育主要以创业精神为教育核心与教育理念、以“白手起家”为核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体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它主要将创新性作为教育理论核心,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个人的冒险精神、自主工作能力与高层管理技能。
二、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触而就的,它是在各种社会条件以及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文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国家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必然转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它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突出就业的导向作用,并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创业教育注重将学生的就业观念从传统被动的就业理念转化为主动的创业理念。其次,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智力型综合人才,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并将知识智力转化为经济产物,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再次,创业模式的进步与完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劳动力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所导致的后果是剩余劳动力过甚,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这不仅需要国内大中型企业带动,也需要国内个体创业者带动经济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劳动岗位,稳定国内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创业教育的理念实践
中职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它不是一种静态性的教育模式,而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需要在时间历程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系统性的创业意识。我们应通过中职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并注入相应的创业意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载体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但在具体创业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许多高校都是以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形式开展创业实践,这与美英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实践内容与模式较为单一、实践载体不够丰富、实践投入与支持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定位只限于实务层面,实践教学方式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内容多集中在事实呈现或介绍经验,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深层次的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系统比较研究,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偏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偏重创业实践的培训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化、浅层次、边缘化的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实践差距较远。高校倾向于采用创业报告、创业讲座、经验推介研讨、创业计划大赛等形式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并且针对的对象不是面向多数人的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也就相对比较窄。创业实践需要一定的物资投入和政策扶持,但大部分的创业计划和实践活动都由于资金问题夭折;创业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重理论轻实践,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体作用。所以,当前我国多数创业实践仅仅停留在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阶段,其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都相对较低,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学生对常识性、基础性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掌控与应用方面理解有误区,决策时多从直觉出发,缺乏处理和应对问题的基本套路和程序;实践活动管理方面表现比较随意,缺乏利用制度、程序使日常经营活动规范化的能力,与人沟通交往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成为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难点。
2.大学生创业实践实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业实践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在设计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创业学、创造学为基础,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学为辅助,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一些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实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实践活动参与者的主观因素和实践环境的客观因素。在创业实践中,参与者的主体作用是具有决定作用的要素,其创业意愿、创业规划、创业技能、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领导水平、交际手段对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数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在创业初期往往热情高涨,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但对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估计不足,一旦面对失败和挫折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乏一种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品质。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对创业实践的实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使得实践参与者具有创业积极性和创新自信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创业支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创业实践环境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教育的保障制度,对实行创业实践教育的高校给予资金、人员、社会资源的支持,要适当对坚持创业实践的学生给予帮助;社会要培育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或团队支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塑造创业成功的典型示范,与校内外加深联系,创业实践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实践形式和资金支持,保障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有效推进创业教育
1.实践活动引入创业教育内容的案例分析。
创业理念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先是在西方国家开展的,并至今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创了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创业教育正式并列为学科体系。创业教育主要以创业精神为教育核心与教育理念、以“白手起家”为核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体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它主要将创新性作为教育理论核心,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个人的冒险精神、自主工作能力与高层管理技能。
二、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触而就的,它是在各种社会条件以及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文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国家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必然转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它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突出就业的导向作用,并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创业教育注重将学生的就业观念从传统被动的就业理念转化为主动的创业理念。其次,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智力型综合人才,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并将知识智力转化为经济产物,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再次,创业模式的进步与完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劳动力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所导致的后果是剩余劳动力过甚,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这不仅需要国内大中型企业带动,也需要国内个体创业者带动经济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劳动岗位,稳定国内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创业教育的理念实践
中职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它不是一种静态性的教育模式,而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需要在时间历程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系统性的创业意识。我们应通过中职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并注入相应的创业意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创新创业主体,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具有特殊的优势。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优先引导他们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目前的创新和创业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理论和问卷的分析,而缺少对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又或者混淆在校大学生与社会人员创新创业的差别,使得大多数成果无法在高校得到推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渴望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研究知识经济背景下适合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成为一个迫切的要求。
2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作者从下列几个方面提出了在高等学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其中有些方法已经在部分高校中进行了教育实践,有些思路也在一些课堂和课外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1)试办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将其作为大学生选修课程,邀请校内知名教师和创业企业家代表讲课,传授经验。
在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教学中创办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内容,大学生虽然对创新和创业充满憧憬,但一般都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更没有创新和创业的经验,通过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引导,给他们创新创业的初步认知。专业教师可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经济背景下各种创新和创业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并邀请校内有众多创新科研成果的优秀教师和校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讲学,将自己的切身经历传授给学生,这样可取得更佳的效果。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一、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简介
1.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查阅到了8所本科大学创业教育精品课程
它们是: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江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个别本科院校具有的教学内容:创业风险与危机管理、创业生涯管理、创业企业激励、创业环境分析、事业内容的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企业内部创业、法律事务、创业信息获取、创业过程、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产权、知识产权、产品创新、品牌管理、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生存管理。
2.分析。
通过汇总可以看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内容是创业教育独立学习的内容,比如创业机会、创业团队等;有些是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学习内容,比如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为了更好梳理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我们把这些知识分成四类: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创业机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其中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归为基本知识,创业规划归到创办企业,创业融资可以归到财务管理。这样个别本科院校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归到不同类别,创业环境分析、事业内容的确定归到创业机会、创业过程归到基本知识,其余都可以归到管理企业。从而构架出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简介
1.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查阅到了7所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精品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授课情况。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方式采用填鸭式、满堂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欠缺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与社会工作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专业技术。
(2)教学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多门类学科,专门教材稀缺,现有教材水平又参差不齐,能够选用的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优秀教材不多。可以学习的网络资源很多,但仅限专业知识,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3)学生方面。
学生缺少社会历练,独立能力弱,对教师、家长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绝大多数高考成绩不理想,内心自卑脆弱,无法承受创新创业教育压力。
大学功能视域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大学功能革新
(一)创业教育视域下的教学功能革新
1.大学教学目标定位的革新。
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多人一度对创业持悲观态度。从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市场带来的大洗牌来说,对于创业,其实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首先,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对于高校而言,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定位,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塑造创业能力来抵御这种风险,来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加、就业率降低等问题需要解决。德鲁克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小企业可以比经济繁荣时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14年9月15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总裁马云曾经说过,“金融危机是创业良机”。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卡拉克?克尔认为大学是要培养“狐狸”:要看遍每一个树丛,避开所有陷阱,吃掉正巧过来的、无法吞食的食物。只有狐狸具有足够的警觉、足够的聪明、足够的灵活、不受蒙蔽、足够的生存能力去穿过所有的复杂情况和所有陷阱向前迈进。而需要培育这些能力,正是创业教育所擅长的,也是现代大学调整和加入创业教育内容所要做的。
2.大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扩充。
创业教育是培育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形式。这是当代大学生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创业教育活动,创业者可以将法律、金融、政治、文化等知识相互交融、综合成一体,并能有意识地寻找商机。这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教育,这种注重实际效果的观念使得学生讲理想可以照进现实,而不是止步于空想阶段。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种悖论,这必将导致学生面临“脑袋和口袋”哪个先鼓起来的矛盾。事实上,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同时,并不是因其偏向功利主义或者工具主义取向的缘故而扼杀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这正是现代大学需要致力于去协调和调整的地方。
(二)创业教育视域下的科研功能革新
经济思维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经济思维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重视私人收益率
用经济思维来看,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供给方是政府下属的各级高校,需求方即创业教育的受众者则是在校大学生。从供给角度来看,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推广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政府迫于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压力,对创业教育产生的就业乘数效应具有高期望值。政府希望通过高校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市场就业率,产生更好的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减轻政府的就业负担,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就业倍增效应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对政府及其所属高校来说,较高的社会收益率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再从创业教育的需求方看,创业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受过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工人的收入差别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即在考虑到像性别和种族这类变量之后,个人一生的平均收入同他们具有的教育水平正相关。由此可见,私人收益率是个人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教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教育的需求方是高校大学生,作为私人个体,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真实意愿的重要决策因素是私人收益率,即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能提高、深化大学生就业素质及能力,能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使其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较大经济回报。综合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是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的统一。其中,创业教育的社会收益是大学生私人收益的外部效应及衍生,社会收益的实现要依赖于千千万万个创业教育大学生私人收益的实现,私人收益的提高会带动更大的社会收益。因此,重视私人收益率的提高是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却普遍存在声势大,影响小;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尝试多,推进少的尴尬现状。无论从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来说,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并不令人满意。数据显示,国内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不到1%,在有的重点大学,每年三四千毕业生,创业的只有寥寥几人或十几人。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创业想法并不是来自于高校,比如在一项南昌大学对在校生的两千多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来看,创业想法更多的来自于媒体和身边创业人物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创业想法主要来自高校的仅占9%,可见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并不乐观,这与高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创业教育很不相称。因此,远离教育的各种形式主义,回归创业教育的本质,从创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寻求突破,将创业教育的私人收益率的提高贯穿在教学内容要求、师资要求、质量要求等评价体系中,才是有效提升创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关键。
二、创业教育的办学制度:委托———关系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没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ciple),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agent)。委托人希望效用最大化,委托人的效用需要通过人来实现,而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委托人相一致,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无法了解人的真实意图和行为,人由此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采取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为此,在设计委托合同时,委托人应尽量使人满足以下两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参与约束,又称个人理性约束(individualrationalityconstraint),是指人从接受合同委托人所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也就是说,合同的设计应使人有积极性愿意参与合同;第二个约束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compatibilitycon-strait),该约束是指在人有多种行动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委托人所设计的合同应使人从最大化自身利益出发所选择的行动同时也能使委托人预期目标最大化。只有满足了这两个约束条件的委托合同,才是有效的合同。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由此产生的委托———关系在高等院校同样存在。具有高社会就业效应期望值的创业教育,是对原有计划经济色彩下的传统高等教育的补充、突破与创新,在其管理制度安排上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第一个层次:委托人是政府,人是由政府任命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在创业教育方面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各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就政府来说,其发展目标一般为“通过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市场就业率,产生更好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追求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办学效果”等。就作为“经济人”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来说,他们的发展目标一般为“希望获得较高的收入报酬,职位安全和升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二者目标并不一致。如果不安排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信息不对称下,作为人一方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会偏离委托人政府的目标,创业教育很容易走向形式化倾向,最终教育成果不论从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角度看都不会理想。为此,高校的政府管理者应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纳入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的职位评价中,以调动高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工作效率,促使其个人的行为方向与政府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第二个层次:委托人是学校,人是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高素质的师资是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成效,但是高校和教师个人各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就学校来说,其发展目标一般为“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创业型人才,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追求更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等。就创业教育教师来说,他们的发展目标一般为“希望获得较高的工作报酬和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有较多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取得更高的学位和资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总体而言,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并且,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独立性和劳动成效的滞后性、群体性等特点,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作为人一方的教师的行为偏离委托人学校的目标。为此,各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促使教师个人的行为方向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经济思维承认个体的自利性和现实社会的信息不对称性,以此为出发点设计高校创业教育的参与者:高校创业教育的管理者、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接受高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三个行为主体人的激励条件,通过制度设计促使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行为主体人目标一致,优化创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最终实现提高私人收益率即教学质量为先的教学目标。
三、创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业教育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工程。作为一项涉及全校学生的公共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包含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信息量大工作量大,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又很有限。在创业教育领域,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的,如何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高校创业教育产生最大的正向教学效益,就要运用经济思维探索高校创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从创业教育的教育特点来看,其办学模式应包括:
(一)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