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是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万众创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桥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覆盖面窄、教学方式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的问题,从理念创新、课程教学创新、管理创新等几方面提出在基础教育实施全程互动的创新教育路径,为基础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路径
创新是国家昌盛、民族繁荣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作为高等教育人才摇篮、素质教育前沿阵地、教育体系重要根基的基础教育,其创新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如何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及今后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内涵、外延及特质
“创新”(Innovation)也叫“新”,包含了兼容并包,结合自身思维及知识,对事物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意义。具体指人们在特定环境中,为实现某一目的,结合思维模式和已有知识、物质条件,通过思考、加工、整合、提升,创造出新思维、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新环境等。它是人类认识与实践融合发展的产物,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与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以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通过教育理念创新、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创新等方式,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创造性,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1]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中学)阶段以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统称。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内涵,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教育对象所处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为根本,尊重基础教育内部发展规律,采取创新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教育情境、师资队伍等方式开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其中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它是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须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根本,逐级发展、不断完善;其次,它是区别并优于原有教育的全新教育,是理念、手段、内容等方面对基础教育的拓延、创新和提升;最后,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
二、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第一驱动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及新生力量,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对象。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8%,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04.0%、87.0%,总学生人数达18041.64万人。如此庞大的基础教育生源数量,是践行“万众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新生力量,是创新教育的重点与核心。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充分表现着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这种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2]首先,青少年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智力、创新能力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决定全面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成败。其次,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3]7学校具有教书育人职能,又肩负着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是人才建设的主力军、科技革命的动力源。创新教育的实施,是联接社会进步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纽带。再次,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教育、基础教育三者目标一致、互促共赢,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基础教育通过创新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创新教育提供宽松环境与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万众创新,三者相互联系、互促共赢。最后,通过创新教育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人的不断突破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由“供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
(三)实现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桥梁
2014年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更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协同创新,尽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也急需大量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青少年越早接受创新教育,越利于激发创新积极性及创新热情,尽早接触学科前沿,参与、融入、适应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成功建立人才培养无缝对接的培养机制。
(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
曾有媒体报道,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近年来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也间接印证了中国基础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全民创造力的培养提升是必由之路,青少年作为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不可小觑,从青少年阶段尽早开展创新教育,是追赶国际教育水平、强化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法国、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中小学创新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各具特色。如美国通过“未来问题解决计划”“头脑奥林匹克”等专项计划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改革,侧重培养领袖人才,同时注重天才儿童的培养;俄罗斯则致力于挖掘学生个性潜力,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关注精神成长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4]日本重视教育过程中个性发展,充分赋予师生创新自主权、选择权;[5]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强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与他人相互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6]虽然早在民国时期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强调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我国中小学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然而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仍排倒数第五,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创新教育还相对落后,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改进:
(一)创新教育观念陈旧
目前绝大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实施的创新教育,是以素质教育的名义和形式实施创新教育,脱离了创新的内涵与本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本质和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而实施创新教育,则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根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目前相当部分学校混淆了二者的关系,将素质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实施,背离了创新教育的初衷。大部分教师重前沿知识的灌输轻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重知识创新轻思想创新、能力创新,重技能轻内涵,忽略了人在创新中的自主作用,忽视学生自觉性的激发及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师生交流与沟通,课堂外缺乏与社会各界的协同与合作,轻视创新教育内外融合,存在闭门造车、关门搞创新的问题。既背离了创新教育的目的,也与国家倡导“万众创新”的主旨思想不符。
(二)创新教育目的功利
基础教育阶段因受升学压力影响,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决定了其创新教育带有功利性的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色彩,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仍聚焦在获得考试加分、提高学校升学率和优秀率、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学校层面的创新教育普及性、普惠性不足,停留在片面以结果论成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式创新教育。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从自身利益和喜好出发,主观上更偏爱具有特长、成绩拔尖的学生,忽略了普通学生享有接受创新教育的权利和自主创新的愿景,缺乏引导普通学生的耐心与热情。开展创新教育的途径相对单一,集中在开班、竞赛、社团活动上,缺乏多样化教育途径和渠道。从奥数班、重点班、尖子班、精英班到各类竞赛班、培训班等,多是通过开设特别班,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将拔尖学生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小范围培育,导致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对象,仍聚焦在少部分人身上。
(三)创新教育发展滞后
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创新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多数地区,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许多小学仅开设了科学课程,进行简单的知识普及与初级科学小实验等,在初高中阶段创新教育尤其缺失,受制于升学压力,多以语文、数学、物理等主科课程教学创新为主,社团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辅,创新教育专门课程较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课内知识填鸭与灌输、解题思路与技巧的传授,忽略课外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培养、创新精神的锻造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比较少,缺乏主动参与、师生互动交流等。在考核方式上,单一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以试卷分数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准,强化客观题考核,弱化主观题的评判弹性,轻视学生批判思维及创造能力的评判,极大抑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尤其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基础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路径策略
全面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是国家当前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阶段是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自上而下的理念创新
国家应更加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尽快制定与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呼应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政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更新教育理念,立足地方经济及教育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要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教育方案及措施。校级管理层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成长全过程,将弘扬传统与创新有效融合,通过“三全”“五制”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蓬勃发展。“三全”是指:对学生实施“全纳教育”,接纳一切学生、接纳学生的一切,最大限度激发、唤醒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创新潜能;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围绕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实践等核心内容在全校全员、全课程科目全面开展实施创新教育;[7]形成全程互动理念,将创新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形成小学、中学、高中阶段的有效衔接,在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儿童成长全过程加强家校互动、校社互动、校校互动、师生互动,促进融合,建立递进式、交互式创新教育模式。“五制”则是要多维度、全方位创新教育制度体系,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保驾护航,具体是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级学校,均需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身规划发展目标及实际特点,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指导和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创新教育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创新教育的权利,明确学校创新教育的主体责任,细化教师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渠道方式;创新考试考核制度,改革考核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方式,鼓励学生多样性、多元化、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奇思妙想变为现实;实施有效激励制度,通过学分认定、减免学分、荣誉授予或加分奖励、加强宣传推广标杆等方式,使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获得实惠,激发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创新评估制度,建立教师创新教学水平、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估机制,实现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创。
(二)由内而外的教学创新
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客体内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既要注重第一课堂的内部知识传授与教学创新,又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外部创新文化氛围营造及创新素质能力的延伸。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体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创新教育改革,结合自身所学,积极吸收国内外创新教育方法,如“互联网+”时代积极开发并实施慕课、思播课等网络在线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升课内授课质量;借鉴和采取BPL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基于问题解决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协同学习、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考试方式方法,不拘一格“创”人才,为具有创新思维、奇思妙想的学生提供厚植勃发的沃土。在第二课堂中,坚持学生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的树立与发扬,积极拓宽创新教育的领域与范围,营造健康向上、勇于探索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融入社会,以开阔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通过创新社团、各类竞赛、创新研究组织及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合作、独立创新、自主学习的素质与能力。
(三)协创互动的管理创新
首先,牢固树立学校以创新为本,教育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由于基础教育涵盖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大部分阶段,每一阶段人的身心、智力、创新思维及观念发展各有特色各具特点,可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更多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其立足点是夯实基础培养创新人才,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8]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应采取分段式管理模式。如,小学阶段处于创新教育启蒙阶段,儿童正处于创新能力敏感期,应侧重创新思维的启发、兴趣爱好的激发,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成绩评定标准更应以鼓励为主,尽力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激励儿童不断探索创新;初中阶段是创新教育能力锻造起步阶段,此时学生处于叛逆期、敏感期,同时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创新需求,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与自主权,为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宽松氛围,激发其创新潜能和爆发力;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始注重个性发展,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应注重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教育中更侧重全局观念的把握、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通过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锻炼与提升,实现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其次,创新教育中要注重基础教育阶段协同互动创新的平台建设。通过加强校外互动、家校互动、校际互动,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低成本、开放式、全要素的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平台,为学生创造便利的创新环境与条件。通过共建基地、共同开展研究,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通过参与创新实验以及共同参与社会实践促进全程互动,协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最后,对教育对象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实施分层次、分类教育,针对普通学生、拔尖学生实施不同方式的创新教育,对拔尖学生根据其特长领域,创新机制,打破桎梏,实施特别引导,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在创新性探索中实现更高层次的重大突破;对一般青少年儿童,则应在侧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耀先.国外学校创新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4(12):95-96.
[2]巫文强.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新学科建立的必然性及其研究对象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0,26(5):32-36.
[3]叶立群,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李艳辉.俄罗斯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动向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2):89-92.
[5]杨慧玲,白晋波.日本中小学创新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13):10.
[6]郝克明.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0-21.
[7]张凤双.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初探[J].商业经济,2014(1):118-119.
[8]边团结,苗小军.中学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5(5):10-12.
[9]傅忠.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梁微 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