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改革是创新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就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本文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建设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建设农业院校实践教师青年师资队伍,强化农业院校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构建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等,来完善现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优化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农业创新人才;创新教育

一、建设农业院校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创新意识

1.明确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理念。高等农业院校肩负培养农业人才的重任,各农业院校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按不同专业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学科方向、基本学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指标、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中,规定了某些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很少体现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需要开展相应的创新活动来实现,创新活动包括举办各级各类竞赛、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应该看到,参与到这些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并不多,积极性不高,有些参与的学生也是为了达到学校创新学分的要求而被动参与的,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创新活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创新学分制度,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应注意到,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装置,以满足创新教育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增强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创新性,增加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2.开放科研试验基地,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支撑。各院校不同专业都建立了一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了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农业院校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学校有一定的科研试验基地,这些试验基地为教师的科研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条件。然而,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应该向本科生开放试验基地,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一定的相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课堂上抽象的理论在实践操作中得以轻松消化、理解,学以致用,必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前期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利用科研试验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对本科生开放试验基地,要协调好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需要学校、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及实践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3.建设农村实践基地,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农业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发展新农村生产力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开展各种支农、助农、农民培训和志愿者服务等科技下乡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新农村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把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结合教师的农业科技开发项目进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向农民普及一般的科技知识,还能通过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推广某些农业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创新能力的自觉形成、不断提高。

二、立足实践,优化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1)重视科研实践,培养科研素质。创新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除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来实现,还需要实践教学尤其是相应的科研活动来实现。学生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一种是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整个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参与具体的试验方案设计、科学问题试验、学术交流、讨论、调研、讲评等科研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部分科研任务,积累科研经验,培养科研素质。另一种是根据社会需求,由学校提供平台,自己凝练科学问题,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学生在文献资料的检索、问题的提炼、课题的申报过程中,了解科研程序,提升科研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并以论文写作为桥梁,总结科研成果,提炼科研方法,检验科研能力。(2)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不论哪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有意识地总结科学训练过程,得出结论和建议,极大地培养实践精神、学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正是通过具体的科研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了突出创新能力的学术型人才。2.以创新教育为目标,建设农业院校实践教学青年师资队伍。(1)增强实践教师队伍力量,推进创新教育改革。师资队伍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教学计划中的某些重要实践课程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要想保证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从整体上增强实践教师队伍力量。(2)建设实践教学青年教师队伍,服务创新教育。近年来,青年教师在农业院校的比例大幅增加。他们大多来自知名院校,学历高,见识广,科研能力强。学校要充分发现并利用这些青年教师的优势,有目的地让他们承担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结合青年教师研究方向,发现学生的科研敏锐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加以指导。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继续学习,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工作,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在充分利用青年教师优势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鼓励青年教师到知名高校、企业学习,为他们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有较强能力开设一些综合设计性试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实践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为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为创新教育服务的原则。3.规范农业院校实践教学过程,探索创新教育评价机制。(1)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保证创新教育顺利进行。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是创新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通过实践教学计划及计划实施情况、实验课程开设及效果、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实验仪器设备更新、实践项目及项目审核、毕业论文及答辩、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等,组织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检查和评估工作,保障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强化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建设中,特别注意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指导实践的优秀教师和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将科研工作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奖励创新成果,做好宣传工作。(2)灵活构建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将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实践教学。传统的分数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数的差异不能客观地反映能力的差别。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三种能力评价,即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科研实践能力的评价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考查被指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才能真正地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去,并通过实践教学过程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针对具体的实践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高水平的指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专业基础理论,熟练操作基本实验,顺利完成科研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论文写作等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新时代要求下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只有把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不断探索适合农业院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彰显农业院校特色,才能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

作者:张阚 宋贽 刘宪敏 丰雪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