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数学创新教育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校数学创新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校数学创新教育分析

摘要: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校的教学工作在以体育专业课程和体育训练为主的基础上,逐渐重视对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数学课程的学习方面,因数学自身所具有的逻辑知识的复杂性,以及很强的思维知识抽象性等特点,给体校专业的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体校数学教育中,应深入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使用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实现体校数学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体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创新教育;体校;数学教学

体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教学引擎,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体校的数学教学与其他普通院校的数学教学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教育手段上都有着不尽相同之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以体校学生的特点为教学的基础,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体校数学教学的目的。

一、体校学生特点

当前,新课程标准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地开展,体育学校既有着与普通学校所不具有的自身特性,也有着与普通学校所存在的共性。由于体校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特殊,艰辛的体育训练占据着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因此,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文化课程数学,就必须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创新教育,以此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一)日常接触环境

体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体育训练为主,相比于文化课,体校学生更重视体育课程,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体育课程上。由于数学课程枯燥乏味且逻辑性要求较强,使得体校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体校学生的观念中,只有在体育训练中刻苦努力,才能不断提高体育的成绩和训练的质量,这也是在体校学习的根本,因此学生在训练中消耗过多的体力和精力,而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学习时间作为休息的时间,致使数学课堂失去生机,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如果其中某一知识点没有理解,可能导致数学知识整体系统发生断裂的情况,由于体校学生本身受到精力和时间的限制,投入在数学课堂上的精力较少,加之缺乏数学知识理念,无法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所学知识系统不完全。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校学生没有预习和巩固的概念,对数学中涉及到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内容完全依靠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毫无概念,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体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体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在体校的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与体校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体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来说较低,且在专业课程和训练中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在体校教学之中忽略了对文化课程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

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固定化的特点,加之体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且相对较差,造成数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体校学生本身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部分教师也认为体校学生的体育训练比较重要,所以数学课堂的教学呈现出照本宣读的状态,数学知识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出现学生不学、教师不教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体校数学教学的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体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的数学课堂不能发挥出学生是教学主体的作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未得到建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不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下,表现为较为沉闷的课堂氛围,教师并未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好奇心,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接受,严重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体校的学生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训练和专业课程上,而对于文化课程中的数学课程,学生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并未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对本就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另外,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少,教师也未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帮助,不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创新教育在体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平台,是创新教育在体校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主战场,以下着重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和创新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人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在体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的教学和体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存在,让数学教学更加亲切和自然。个性特点是创新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差异化的个性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创新成效,而发挥个性创新不仅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培养体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以教师作为主导者,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需要细致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并为学生创造出创新教育的成就感和神秘感,使学生在主观思想上意识到创新的意义。例如:教师在教授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因为教师知道只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培养。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立体几何图形,学生可以找到:房屋、书本、篮球等,其次让学生了解学好立体几何所带来的益处,教师通过电影特效、三维动画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从实践操作的方式着手,通过布置立体几何模型的作业,让学生深入体会学习立体几何的乐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利用橡皮泥、积木或生活中可以用到的一切材料来制作立体几何模型。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神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模型进行对比和观察,从中归纳和总结,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在体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基础是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用平等、尊重的情感来影响学生,使教学课堂氛围变得和谐。只有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挖掘出学生内在潜能。因为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内容是复杂和抽象的,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简单、形象的教学情景,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同时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逐步实现创新。例如:教师在教授集合和函数的过程中,由于该知识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不仅包括集合的概念,还包括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而这些知识点对于数学基础本就薄弱的体校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授该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方式,让固化的知识“动起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集合和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通过利用多媒体,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式

在体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质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也应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出现错误,再由教师指导并改正。教师只有对学生看似异常和奇怪的举止、言论进行正确深入的分析,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行为的培养。一方面,培养体校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提问的良好时机和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和猜想,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意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疑问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例如:在教师教授正数和负数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就正数和负数的关系进行提问,学生只能依据教材内容回答,那么得到的答案只能与教材一致,即便学生回答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清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将提问的问题改为:正数和负数等同于两个极端,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怎样判断其正和负?这样一来,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探索生者和解答者,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不断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加深对其意义和性质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对于体校学生来说,除具备较强的体育专业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的体校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体校数学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同时结合体校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职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作者:张野芳 单位: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毕木锦.分析如何提高体校的数学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上旬),2012(10).

[2]张兵.如何有效开展体校数学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01).

[3]刘恒付.浅谈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数学,2012(03).

[4]杨效菊.浅析体育运动学校数学教学的特色理念、目的和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5]黄丽英.体校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的数学学习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