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实施(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新教育实施(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创新教育实施(3篇)

第一篇:高校学生社团创新教育实施

[摘要]

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创办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为后期高校社团创办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社团建设;创新教育

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作为高校高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保证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学生成长和在校学习与实践发挥中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社团更多承载了高校教育及发展所要求的各类目标及任务,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来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学校社团创办应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分析

对于高等本科院校教育而言,社团创办与发展有其固有的模式,但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社团创办与发展需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点,其模式与创新方面正在探索中。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院校招生中存在较大差异,如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理论知识相对较弱,缺乏自信心。其二,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由于长期关注于技能训练,对理论学习较少,长期以来,学生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及羞怯心理。其三,学生在校时间较短,社团文化及传统积淀不足等会对社团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二、高校社团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结合这几年高校学生管理情况,综合分析目前高校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社团组织结构落后,运行机制不完善

如目前高校在学生社团管理中缺乏有效引导,同时也缺乏相应管理,部分社团在日常运转中存在自弹自唱,未能有效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如社团成立与解散随意性大,社团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学校社团管理缺乏统一监督,使得学校社团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另,学校社团类型多样化且比例失调,如学校艺术类及体育类社团较多而学术类社团较少,这种不平衡的比例未能有效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其结果将使得学校社团难以壮大。

2、学生社团经费紧张,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

目前,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还未出台相应政策,部分学校没有或很少设置社团经费,同时由于社团综合实力有限导致自身经费筹备能力不足,渠道单一,使得社团长期缺乏经费保障,其结果将导致社团创办活动能力有限,同时,对于指导老师聘请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如目前社团指导老师形同虚设的情况较为严重。还有,社团指导老师一般身兼数职,过大的教学任务及工作压力使得教师对社团的关注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3、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及空间较小

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由于学生学制的不同及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参与社团及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时间较少。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不能有效将精力投身于社团建设与活动组织中,学生自身潜力及技能也为得到有效挖掘及提升,其结果使得社团创办及组织的意义不能有效凸显,限制了学生发展。同时,由于这些年我国高校大力扩招,使得短缺的教学资源进一步被压缩,学生社团活动场地及经费被大力削减,使得其活动不能有效开展。

4、学生社团层次及品味有待提高

学生社团是否能够长久举办并得到很好发展需要大量学生加入,如何扩大学生社团影响力并吸引学生加入社团生存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多社团为吸引更多社团加入,大力举办一些时尚、娱乐性的活动,以取得学生共鸣。社团这种活动所举办的实际意义不足,形式过于单调,为其后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失去了社团创办的实际意义。此外,高校社团之间交流较少,部分社团在日常活动举办中各自为战,相互竞争,使得社团资源浪费,同时,也使得社团缺乏创新及影响力。

三、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实施创新教育实施方法分析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新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国已将创新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基本策略加以应对。在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社团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关于对学生社团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及学生应将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应对。

1、加强社团机制建设,采取多级管理的社团管理模式促进社团良性发展

学校可建立学校团委、社团指导老师等机构对社团实施有效管理的机制,强化学生社团建设的思维引导,不断向社团及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防止不良观念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再如,在社团内部强化各类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社团组织审批、监督等细则,并积极将学生社团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进行管理与规划。还有,加大学生社团审批力度,在现有社团基础上大力扩大理论类等专业社团审批力度,着力打造品牌社团,以扩大社团在校内及校外的影响力。

2、加大学生社团经费渠道及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积极性

关于学生社团经费紧张而影响日常活动开展的问题。首先,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同时积极与学校教务、后勤等部门沟通,使学生社团活动物质保障得以明确。其次,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向社会个体等组织募集资金,来解决企业经费困难的问题,以保证学生社团活动有效进行。

3、重视学生社团内部人才培养与锻炼

对于社团来讲,社员加入可为社团运作提供有效保证,但社团内部组织干部培养将对社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学生社团发展中,如没有具有一定组织经验及人脉的人对社团日常及未来规划作出有效安排,社团将失去其应有价值,社团是否还应举办有待考虑。同时,在社团成立中,加大干部培养,可有效避免依靠个人现象,不利于团队合作也创新。

4、做好不同社团、社会企业之间良好沟通与宣传

在高校,各类社团有很多,社团之间相互配合及共同组织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加社团之间互信,还有利于资源节约及利用。基于此,学生社团应充分重视社团之间沟通,取长补短,使得社团在创办中不断吸收与总结其他社团优秀经验,以实现自身不断成长与壮大的目的。同时,社团应重视对外的宣传与交流,积极走出校门,与其他高校社团及社会企业共同创办活动及互动,以提高社团竞争力。此外,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如网站、QQ等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做好社团宣传,也可实现全方位宣传社团目的,有利于吸引更多学生加入,提高社团生存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对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及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社团创办及日常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高校学生社团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陈淑娟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同强,刘振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几点探讨[J].科技视界,2013(36)

[2]胡华南.大学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2(06)

[3]田慧.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6)

第二篇:传统文化高校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

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学、思、行”一体的求知探索,“大疑大悟”的质疑精神、“家国天下”的宏观视野、“和而不同”的创新思想。另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不受利益驱使的坚定性方面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创新教育;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借助国外培养模式,更要借助本土传统文化。只有立足传统文化,创新才能更加具有活力,才更能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一、高校创新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创新教育就是不拘一格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在高校中营造创新氛围,提高高校学习者创新意识,强化知识积累,增加实践培训,突出能力培养,使其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早在199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就已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与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创新型人才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表现突出,具体而言有以下特质:专业的知识结构;自由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宏观的视野;积极的人生价值和崇高的献身热情,而这些特质都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逐渐创造和积累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凝聚了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和思想,铸造了中国民族伟大的精神,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也对中国周边及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僵化,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民族思想的基石,其厚重是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启迪[1],在中国周边这些国家中,如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等国家无不受到中华文化深刻的影响。即便在西方国家中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尊重。莱布尼茨羡慕《易经》的“天行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者的精神状态称为“道家式”的;启蒙运动的领袖、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用中国的历史编年批评欧洲的基督教编年,用儒家的自然主义批评欧洲的中世纪神学[2]。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着自身的不足,它也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就提出“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何没有开出近代科学之花?”的难题,同样,中国著名学者钱学森也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多学者也因而有着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于是他们将其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为而治”、“中庸之道”、“述而不作”等思想,认为这些思想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方式和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智慧,倡导良性发展。其中许多思想不仅对古代,而且对现代创新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勤于钻研的探索毅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乐于投入的充沛情感,而这些都能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思想根源,可以有效地融入高校创新教育之中。

(一)“学、思、行”的求知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不和科学精神相对立,“尊德性,道问学”,问学就是求知。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视“求知”的科学精神,不然无法回答在整个农业文明时期中国在自然科学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2]。“至圣先师”孔子在教学上的光辉成就以及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他深受弟子及后人的敬仰。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学思并重”“温故知新”。传统应试教育重学轻思,而创新教育重思厚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思是理性活动,学既指知识学习,也指实践学习,“学、思”不可偏颇,“吾尝终日不复,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因此,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十分危险。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也认为,学习要深思穷源,“深湛之思,贯串三学”(《南雷文约》卷四)。清代教育家王夫之提倡“学思相资”、“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正义》卷六)[1]。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在学习方法上,荀子特别强调“学、思、行”的结合。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行是学的目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创新教育重视带着思考和实践的求知,也重视求知过程中的坚持不懈。荀子认为学习要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韩愈也认为求知不仅要勤于思考,“手批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也要勤学博读。“读书勤及有,不勤腹空虚”(《韩昌黎集》卷六)韩愈本人也是一生勤学,“平民虽寝食未尝去书,怠以为枕,食以怡口”(皇甫提:《韩文公墓铭》)。

(二)“大疑大悟”的质疑精神

提倡创新教育首先要肯定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就曾在《荀子•劝学》讲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也就是说,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有被认知的可能。所以,荀子强调人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认识书本知识和客观真理。众所周知,墨子是古代诸子中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他是名出色的工匠,创造过多种兵器。他创立的墨家学派,重视科技教育和生产劳动,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首创者。墨子及其弟子所著的《墨经》包括了许多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等内容。墨子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察类”“明故”,即分辨是非和探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以便能“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从而对未来做出准确的科学预测,以减少盲目性。墨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创新教育也有着非常大的启示作用[1]。创新教育要发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如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不过,东汉哲学家王充是历史上最有批判精神的教育家。他不仅对孔孟、道、墨及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提出批评。他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不仅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而且懂“治道政务”的“鸿儒”,是不应受前任思想束缚、有创新精神的君子。王充还主张“距师”“问难”,反对“信师是古”。王充批评儒家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论衡•问孔篇》)王充这种敢于打破旧传统束缚,坚持真理的“异端”精神,无疑是对当时僵化保守的学术风气和教育制度的勇敢挑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则更坚信地认为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南雷文约》卷二)。创新教育应当注重个性的培养,以人为本,重视个人的独到见解。南宋初年著名的理学家胡宏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过程,所以,他非常强调学习要有创造性。“读书一切事,须是有见处,方可。不然,汩没终身,永无超越之期矣”(《五峰集》卷二),这是说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就不能超越前人。

(三)“家国天下”的宏观视野

创新教育不仅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应当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一种为人类发展的献身精神,具有大格局意识和宏观视野,创新的热情才将持续不断。中华民族有着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文化,中国人常把民族观念消融在人类观念里,也常把国家观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观念里。他们只把民族和国家当作一个文化机体,并不存在有狭义的民族观念与狭义的国家观[3]。中国古代的“家国天下”是打破了狭隘的观念,有一种为天下万民的境界。而一个人一旦树立了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献身的精神,他将有了崇高的目标和不竭的动力。《周易》记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说,圣贤之人要向天学习有进取之心而能俯瞰万物,要向地学习有包容之心而能容纳万物,要做事光明磊落,比日月之明,而且要以生态的广角看待自然与自身的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的要求展开人类的活动,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终极目的。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述而》)这是一种对自然生命的博大情怀。北宋理学家张载说:“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他将民众视为自己的同胞、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其中蕴含着一种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人与一切自然生命相连,这是基于一种天人合一的伟大自然主义。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理想的追求,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修养维度。在天人合一中陶冶情操,在人与自然、天地的相融中,走出个人小我的狭小天地,在自然的大我中获得精神的升华[2]。高校创新教育,应该培养高校学生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具有为人类事业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境界将有助于他们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创造能力。

(四)“和而不同”的创新思想

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旨在“新”字,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成果,拒绝“批量生产”式的普及教育,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突出“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在创新之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有所建树。孔子早就论及到这个问题,他提倡“因材施教”、“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实际上揭示了在学术论辩及创新中,君子要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自己的不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目的都是为了论证“治道”。“周秦之际,士之治方术者多矣,百家之学,众技异说,各有所出,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吕氏春秋》序)在追求共同目标的情况下,有着不同派别、不同思想、不同内容。容纳不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各种思想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发展,兼容并包,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当前创新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三、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当前,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大学教育越来越走向大众化、普及性教育,专业建设更侧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未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在高校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增加学生实践,并且培养学生学术探讨与创新实践的坚定信念,使其不受其他利益驱使。实践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创新的落脚点。基督教和佛教都追寻现实人生之外的世界,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在世界中开展生活与生产实践。天地人三才中,人为核心;“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学说将重点放在人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主张在我们生存的世界来安顿人生,来表现人生的价值[4]。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敢于突破的精神,在这一条孤独的路上将有许多挫折和困顿,而应对这些就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以及不受外界利益诱惑的纯洁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目标正是在于追求一个充满“浩然正气”的刚健有为的人生;道家则提倡一种纯朴、不争的和谐人生,而墨子则认为意志力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以墨子的话就是“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非乐(上)》)[5]。因此,从事创新实践的学习者要及早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不为外界物质利益所动摇的坚定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中国政府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中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已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首次《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称,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涌向社会,要形成创新型社会就必须重视高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开辟新天地”的精神,让学生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无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要素,如重视知识求索、质疑精神、宏观的视野和敢于不同的创新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自觉。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大。坚信自己的价值,包容与理解其他文化,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文化心态[2]。

作者:曹利娟 李树锋 单位:安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荣,雷根虎,易宏军.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27-159.

[2]张西平.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47-93.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21.

[5]钟雷.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尚书墨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671

第三篇:高校创新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发展创新性人才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目标。当前,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点内容,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中也应该深入创新教育。本文笔者分析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创新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实践研究,希望对有效提高高校管理机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要引入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对高校教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针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改变原有的依照传统经验和习惯的管理方式,要注重为高校教学活动提供服务,注重高校教育的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效果。

一、创新教育理念与高校教育管理的关系及其必要性

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体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否定和变革,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之间的融合,不仅表现在教育方法上,还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其前提是对高校教育管理功能的重新定位,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高校教育管理更为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倡导,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创建和谐、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潜能能够全面激发。同时,创新教育理念还应当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指导,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的教育管理要用创新教育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与社会相契合的优秀人才。

1.创新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启动了高校教育改革制度,推动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使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让高校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之下,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成为了关键性的课题,高校必须从方法上加以改变,从意识理念上加以改变,才能进一步推动高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

2.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高校教育面临知识爆炸、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必须尽快运用创新教育的理念,变革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内容等,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从而为高校教育更好的服务。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并没有创造良好的条件,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1.高校教育管理策略的创新。

在高校要普及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为切入点,大胆尝试,鼓励创新,通过灵活、开放的教育环境创建、教育语言激发、教育方法多元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为此,需要推进高校的管理改革,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管理改革方式:

1.1“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以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导,全面融合课程内容,有效精简大学生的公共课程学时,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同时,对课外的学时进行科学的配置,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热情。

1.2“线上+线下”教学管理模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内容的“网络化”,开发和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线上课程,利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实施信息化的辅助教学,学生在创新的“微课”教学模式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随着“微课程”的在线学习和远程学习、移动学习等的快速普及,高校可以充分运用新型的教学管理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

1.3“汉语+英语”的双语教学改革模式。对于高校的一些专业课程,可以选取适宜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在当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高校学生要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意义,要推行高校的双语教学,训练学生的听说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索。

1.4“主讲+聘请”教学改革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可以聘请资深同行或专业人士讲解课程,既让学生能够学好在校的基础知识,还要对社会中的发展形式和今后的就业情况有所了解。

2.注重对学生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运用。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注重高校组织的强化功能,要让高校的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实施不同的权力责任,确保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实施,并强调班级管理和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可以通过构建班级QQ群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要完善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注意在论坛、“微博”网络平台中的正面引导,可以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最新信息和交流,创建积极进取、学风严谨的科学氛围。

3.创新高校师资队伍。

高校要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构建创新的师资队伍,通过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还可以引入行业精英、技术人员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充实高校的创新师资力量。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成功人士或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整合学校和社会的丰富资源,建立起一支类别齐全、专业程度较高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

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创造,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生成高校开放的、创新的、务实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形成科学高效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

作者:王琳 单位:南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泽鹏.“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

[2]朱蒙玲.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3]薛苏洋.“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初探[J].才智,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