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下,有关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亟需深入探讨。以理工类高校为蓝本,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创新精神(Inspiration)、开发创新思维(Thinking)、培养创新能力(Ability)、掌握创新方法(Method)、体验创新环境(Environment)、打造创新团队(Team),提出“ITAMET”创新课程体系设计方案,并指出其实践原则和方法及该方案面向理工类高校本科生的适应性特征。
[关键词]
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课程体系设计层面来看,创新教育课程更应该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先修课程。但是,国内目前关于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成果,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有很大值得改善和提升的空间。尤其是面向广大理工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相关研究,更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
一、面向理工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于2016年1月28日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统计:在全球创业者中,18~24岁拥有本科学历的创业者占53%,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有24%(2006年中国创业者中18~24岁拥有本科学历者占20%);在全球创业者中,25~34岁拥有本科学历的创业者占46%,而中国为34%。在创业者中,高学历人才的相对缺乏,说明了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欧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且,通过分析这些创业者的专业背景,可以看出与欧美科技型创新人才在创业者中的高占比不同,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者在科技型创新人才比例上存在着相对不足。据麦可思《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4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前五个专业分别是:本科:音乐表演(9.6%)、绘画(9.5%)、表演(8.1%)、音乐学(7.1%)、社会体育(7%);高职高专:音乐表演(8.4%)、人物形象设计(8.0%)、市场营销(7.8%)、畜牧兽医(7.6%)、宝石鉴定与加工技术(7.3%)。我国大学生创业者中,科技型创新人才所占比重急需大幅度提升,这样才能满足建设科技型创新强国的战略需求。然而,国内高校的创新教育现状是学校层面普遍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层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层面则是缺乏接受创新教育的积极主动性,社会层面则是缺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氛围。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是面向理工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应对这些挑战,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二、“ITAMET”创新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100年前,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经济领域提出“创新”的概念[1];几十年前,德鲁克把这个概念运用于管理学[2];近十年来,我国的“创新管理”类课程开始在大学MBA教育中普及;最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下,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开设本科生创业基础课,作为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亟需深入探讨。尤其在理工类高校,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体验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团队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的紧要任务,就此,我们提出“ITAMET”创新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Inspiration——激发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理工科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程度的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兴趣和敏感,但要将这些兴趣培养成创新型创业者的品质,就需要介入理工科学生所缺乏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可以以国内外的创新精神传统,结合创新创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可以以日神阿波罗的精神教育学生,创新是一种个人信仰——要超越世界、追寻梦想;以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教育学生,创新是一群人的狂欢——要突破自我、驰骋想象;以尼采的强力意志哲学教育学生,创新者应该是具有强力意志的超人。又如以中国古代经典神话女娲造人和盘古开天的故事,结合红海、蓝海战略分析,教育学生做蓝海中的女娲、红海中的盘古。
(二)Thinking——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开发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发创新思维的课程主要设计三方面内容:一是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角度出发,教学生克服思维的惯性,识破思维的陷阱,通过对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归因偏差等心理学概念的阐释,引导学生打破自身的思维习惯和常规的思维传统;二是开发创新思维的路径,以别人的失败为自己点子的摇篮,通过模仿激发原创,寻求颠覆式产品和服务,以“破坏”的能量助推创新思维的发散;三是掌握创新思维的四则运算,加法——基于产品的辐射式思维,减法——面向顾客的聚焦式思维,乘法——交叉行业的跨越式思维,除法——约分同类的逆向式思维。
(三)Ability——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课堂只是一个导引,而实践和训练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基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征,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是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借用儒家传统教育原道、征圣、宗经的要义,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新Taoism、创新Idol和创新Bible三个角度切入;另一方面是游戏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科学生普遍酷爱游戏,在各种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恰恰能够以其最易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关注学生的玩耍、激情与觉悟[3],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棋牌类游戏与创新思维培养、敏捷类游戏与创意捕捉、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换位思考、乐高游戏与组合式创新、竞技类游戏与挑战力测试,等等;还有一个方面是竞赛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各类竞赛作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将其对手当作最好的陪练、将目光犀利的评委作为其第一块试金石、将赛场作为其头脑中创新离子的碰撞加速器,等等。
(四)Method——掌握创新方法
如何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是创新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理工科学生对物体的质性相对敏感,而且乐衷于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的思考模式,笔者以为可以将“五行相生”的思维方式融入到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意方法的教学中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方法培养模式:金生水——融化故有、元素重组、流动生新;水生木——滋养生发、开枝散叶、独木成林;木生火——灵心顿悟、众人拾柴、星火燎原;火生土——凤凰涅?、凭栏独倚、向死而生;土生金——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点石成金。除此之外,针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还需要设计专门的设计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垂直思考、水平思考和发散思考的方式方法。
(五)Environment——体验创新环境
创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创新课,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也不能止步于思维开发、能力培养和方法训练,更要在一定程度上以创业为导向,为学生的创新活动营造商业活动的生态氛围,让学生认知创新环境,有所体验和感受。这里主要关注创新的外部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任务环境等,如现有竞争对手、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寻找与其同行业的创新者、寻找与其同环境的创新者、寻找与其同条件的创新者,进而寻找一种不被复制的可能。对于经管类及相关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熟悉而易于掌握的。但是,相对而言,理工类学生对创新环境相关知识的日常积累就有些缺欠和不足,所以,如何认知创新环境,也是面向理工类学生的创新课程所必须涵盖的。
(六)Team——打造创新团队
创新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事。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则往往是一个团队的事。在创业基础课程体系中,创新课应该是创业课的先修课程,在培养创新者的孵化期,就该为其注入团队领导者的基因。所以,如何打造创新团队也是创新课不可或缺的内容。就团队核心而言,要引导学生区分创业者、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帮助学生实现角色定位,养成角色意识;就团队结构而言,要解析高效能团队的特征如志同道合、优势互补、德才兼备、利益分明,引导学生学习角色共创;同时,要介入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群体心理与激励理论,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等[4],培养创新团队领导者的领导力;最后是引导团队实现群策群力的方法指南,如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等等。
三、“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的实践原则和方法
(一)在创新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
著名的李约瑟悖论曾经引发国人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为什么中国古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能发端于中国?而西方人却是用指南针发现了新大陆,用火药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着西方文明?顺着这个思路追寻,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不足的自卑心理,使其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如果仅看创新成果层面,中国没有乔布斯、扎克伯格和盖茨那样的创新者,但从创新思维和方法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优秀的创新基因。比如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的创造精神和想象力,道家思想对于旧规则的破坏和挑战,《周易》对变化的探寻和摸索,阴阳五行思想中以简驭繁的思维模式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思维与方法的宝贵遗产,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和骄傲,成为“中国创造”的一分子,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创新课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从形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从内容上,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引入电影、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将枯燥的案例生动活化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代入性体验。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互动和参与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创新课的教育必须顺应学生对此的需求,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以引导为主,以讲授为辅
创新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创新课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而是告诉学生怎么做。传统课程的讲授模式只能作为创新课的辅助方法,而更多的应该以引导教学为主。比如采用思维游戏、能力测试、团队共创模拟等多种形式[6],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的课堂。让学生从创新课上获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进而产生进行创新活动的行动力。
(四)以课外为主,以课堂为辅
创新课的课堂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它是学生创新活动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教师并不能在课堂上将学生打造成创新者,而是让他们从创新课开始像一个创新者一样思考,像一个创新者一样行动。所以从内容设计上,创新精神的激发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体会,创新思维的开发需要学生在课后反复摸索,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游戏和竞赛中日积月累,创新方法的训练需要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实验,创新环境的解读需要学生在案例与实训中认知,创新团队的打造需要学生通过竞赛甚至创业实践来领悟。
(五)以创业为导向,不以创业为局限
创新课是创业基础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创新者和创业者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创新课一方面要以创业为导向,培养能够成为未来创业者的创新者,另一方面要不以创业为局限,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够从事各行各业、胜任各级岗位的普适性人才。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成才,创业是可以选择的,而创新几乎是必须的;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少数的创业者并不能打造出“创新型国家”,只有培养出足够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盛景。综上所述,在面向理工类高校的“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内容上要注重激发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认知创新环境和打造创新团队;原则和方法上则要注重在创新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以引导为主、以讲授为辅、以课外为主、以课堂为辅,最终以创业为导向而不以创业为局限。
四、“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就国内高校而言,创新课的开设历史还很短,而且绝大多数是面向商科学生,面向理工类高校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很有必要。虽然国外高校有很多成功的创新教育经验,但是由于国内外教育环境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创建适合中国学生的创新课程体系。首先,从出发点看,国外高校的创新课从企业出发,不能很好的适应本科生教学需求。以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为例[7],他们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创新促进企业加速成长,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增长战略、积极寻求增长机遇、汇聚最佳机遇、利用创新实力加速增长。这些内容对于国内理工科本科生而言,陌生而遥远,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他们对创新课的需求。而“ITAMET”创新课程体系则立足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人”为本,更适于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本科学生。其次,从目的上看,国外高校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创新课要培养的是具有商业意识的工程师,而我们的“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8],他们的创新课主要通过大量的商业案例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商业思维,教他们打破思维的壁垒、运用创新工具寻求商机、以新观念发现新需求、从小事中发现大商机、以品牌创新为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准、通过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实现再创新。这些内容能够满足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思维模式框架,但是,随着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精益化和个性化,在商业思维的基础上,我们更为关注设计思维的培养。未来我们要培养的是懂得人文关怀、具有同理心、识得美,能够发现未知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运用西方哲学、美学的智慧和心理学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内在,涵养学生的心灵,为培植学生的创造力铺展开肥沃而又深厚的土壤。再次,从方法上看,不论是面向商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国外高校的创新课仍然是以案例教学为主,关注的是历史数据和绩效,关注事情本身,关注当下的问题,而我们的“ITAMET”创新课程体系更着眼于未来,关注潜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关注可能性、关注人。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洞察、创造、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是经验式的商业情境案例[9]。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会用“脑”来动手,更会用“手”来动脑。最后,从对象上看,国外以设计思维课程为代表的创新课已经有了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由前苏联海军部专利专家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创立的“TRIZ”理论,这种理论提供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案能够很有效率的解决创新问题,并风靡欧美。但是,这种理论并不适用于本科生创新教育。就其方法而言,它用六个模块来解决创新问题:情境分析,构建问题模型→基于物场分析法的问题模型分析→定义最终理想解与物理矛盾→物理矛盾解决→如果矛盾不能解决,调整或者重新构建初始问题模型→解决方案分析与评价。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很高,但前提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问题。它适用于项目导向的企业创新者或有一定项目目标的科研人员(至少是研究生),却并不适用于对创新所知甚少,也没有明确的项目和创新标的物的本科生来学习。可以用“TRIZ”对已经开始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提升和方法指导,但对于大多数基础薄弱、目标模糊的创新初学者而言,过早学习程式化、系统化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法,将阻碍学生产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而“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对象则主要是这些创新初学者,为学生的思维开发保留了充分的舒适度和发展空间,有利于让本科生在学习之初就产生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并用多样化的思维方法训练和互动体验式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复杂问题的解决路径。同样,近年来,欧美很多高校的管理学院或商学院都引入了设计思维课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引发了设计思维学习的热潮。但是其对象几乎都是有一定职业背景的人,并且偏向于各种职业背景的交叉融合。基本是在MBA教育的基础上,日渐形成了广受学生好评的DMBA(设计工商管理硕士)教育。这对我国未来更高级别的创新教育很有启发意义。但是,就现阶段本科生创新课而言,受教育对象所限,还不适宜将设计思维课程作为基础课直接引入,讲授给专业知识积累较少的本科生初学者。“ITAMET”创新课程体系设计中,并不缺乏设计思维元素,但仅限于方法论上的引导,并不向学生灌输具体的相关思维模式,以期保持创新教育基础课的启发性和开放性。
总之,较之照搬西方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教育,“ITAMET”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更为适应国内理工类高校的本科生特征,能够更为优化地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
作者:张淑梅 罗国锋 张文亭 马琴 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创新创业与风险投资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8-103
[2]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15
[3]托尼•瓦格纳.创新者的培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9-35
[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23-261
[5]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9-16
[6]罗国锋.创新创业:行动学习指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33-35
[7]乔治•S•戴伊.沃顿商学院创新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7-10
[8]崔智东.麻省理工学院——最受推崇的创新思维课[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3:1-4
[9]张凌燕.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的创新思考力[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