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新教育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创新教育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学;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南京财经大学教改项目(JGY1644)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具有重要的课程地位。鉴于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涉及面广泛、基础性及应用性兼具的特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思路指导下,多方位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我校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简要谈谈创新教育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点滴体会,与同行探讨。
一、不断更新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
创新作为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塑造学生创新素质的同时,将为国家输送具有真正创新水平的人才。因此,作为教师,在牢固树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不断更新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多、相关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1],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全面,因此,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由点到面的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达到系统掌握的教学目的。同时,微生物学的这一特点恰恰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教师可以根据与学生或自身科研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扩展,从而充实教科书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有血有肉,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使创新教育沦为空谈。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大学教师常常是“双肩挑”,教学、科研齐头并进,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都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2]。科研过程强调创新,而科研任务的完成将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素材,将科研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成果传承给学生,有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内涵所在。与此同时,大胆引入教科书外的微生物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发创新思维也应不拘一格。现在的微信、微博以及众多的网络公开课,为书本知识的扩展提供了众多的良好素材。例如在讲到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章节时,我们通过给学生介绍利用黏菌对食物的需求等特性来模拟东京地铁网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有些学生甚至说:“再不努力学习变聪明,就连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的低等微生物都赶不上了!”
二、构筑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式讨论集思广益,并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视频片段等现代化手段,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生动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鉴于多数教师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泡在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全面开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供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本科生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甚至不亚于研究生,这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引导部分优秀学生提早进入科研实验室的实践。此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性的文献阅读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将主动参与科研任务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定一定的科研选题,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研究性阅读,协助学生从优秀的文献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综合分析,提炼出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剖析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创新能力。部分学生反映:虽然阅读研究性文献比较累,但坚持过最初的阶段后常常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自我肯定的积极暗示巨大,对日后的毕业论文或科学研究都有良好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大力引进视听资源,辅助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提高了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与此同时,创新教育的实践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教学投入也需进一步加大,这需要引起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否则创新教育有沦为无源之水的风险。
作者:都立辉 何荣 高瑀珑 周建新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小凡,周伟丽,王志平,袁海平.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
[2]胡晓梅,汪正清,胡福泉,绕贤才,丛延广,黎庶,陈炜,李明,蒲云飞,黄建军.医学微生物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
[3]夏帆,余知和.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