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教育

摘要: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首要的目标。创新素质的培养的首先是要从教育自身的创新开始。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型人才,是指既能够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能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和能力的人。现代设计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为目的。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加强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现代化生活需要的设计技能训练。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

引言

艺术设计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在各个领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教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①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②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③对文化生活发展的促进作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繁荣。当前,设计教育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均有重大作用。艺术设计教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在三个方面使学生终生受益:一是培养设计思维。二是培养设计美学品味。三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固基础。因此,设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至关重要的措施。

一、概述

艺术设计教育,是通过艺术设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授,通过对同学艺术设计意识、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技能的训练,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与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艺术创作、研究、生产与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形式。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种传统领域,而是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为现代社会培养素质优秀的创新型专业设计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应有哪些基本素质

创新人才的可贵之处并不主要在于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而在于他们不会被已有的知识和常规束缚住,有着敢于超越前人和习惯的勇气和能力。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有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强烈兴趣和愿望。兴趣和愿望是促进他们在学术和工作领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和寻求真理的强大动力。第二,健康发展独立人格和个性。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有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有坚持真理的勇气。第三,具有批判精神和挑战意识。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敢于对已有的知识、结论成果提出质疑和挑战的,能够表达独立见解。他们关注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有着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的能力。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和能力恰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第四,拥有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一方面具有开拓精神,勇于竞争;另一方面又需要冷静的头脑,能客观的分析、判断问题并付诸行动。所以,重视实践,尊重实践,既是创新型人才必需的素质,也是教育体系需要重塑的必要内容。

三、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各种素质大致包括智力方面和品德方面,而且更加侧重于后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现行的教育观念、体制和评价模式提出的质疑。当然,并不是只有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才提出了这些智力和品德方面素质的培养目标。

1.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高校在校生科研实践参与度很低,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积极性不强;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学生的激励不够,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保护性教育方式是重要原因。当然在校大学生能分配给科研实践类课程的时间也很有限,这也是重要原因。而且,在愈发追求短期获取学历的教学思路影响下,学校也不愿意给学生安排更多的研究实践类课程,因为从人员配备角度讲,这需要更高级、高效的教师队伍;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也很难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明确有效的评估。

2.造成不良状态原因的初步分析。造成创新人才不足的关键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校:教育体系封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这一方面表现在学校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职前学历、轻职后培训;另一方面各学院之间教育资源分割明显,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转换和衔接,如果校际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共享与联系机制,学生就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适合自身潜能发掘的教育资源;第三方面表现在,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使人才的可持续成长受到影响。(2)课程:高校滞后封闭。高校的课程及教材,相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当代文化的迅猛发展总体比较滞后;学科专业之间各设壁垒,自成体系。(3)教师:教学方式保守,自身创新素质欠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是知识教授、课堂教学为主,注重规范、灌输,启发激励不够,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可能比较系统,但灵活应用不足。另外教师如果自身欠缺创新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很难培养或欣赏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4)社会:支持并参与学校教育的机制缺乏。虽然许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仍是松散的、缺乏成效的。社会对于学校教育支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的流入会使办学经费的来源更多样化,教学条件、教师科研和福利条件得到改善。②社会与学校的广泛接触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③社会评价的介入有助于建立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广泛、深入、有效的讨论和监督,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3.解决方式的初步分析。(1)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以经过专业的训练和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得到提高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除精神因素外,具体表现为培养他们的下述各项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具有系统性、主动性、意识性的知觉活动。良好的观察能力表现为:不仅对事物的表现发展有兴趣,还对于其后的规律有探究的热情。•记忆能力的培养。记忆力是创造型人才工作学习和发明创造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是人脑储存和重现过去经验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它在创作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维习惯,建立合理思维结构对于学生提高创新素质至关重要。•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力是创造力主导。想象力能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丰富的思维想象活动。•操作能力的培养。优秀的创造者,需要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这种动手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它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实践教学中场地、设备和有经验的培训人员对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展视野的基本能力。培养强化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走上创新型人才的成功之路。(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设置结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课堂教学体系与社会教学、实践体系实现衔接。三是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体制,保证学生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多专业交叉合作的重要渠道。四是建立大学生交流体系,使同学有更多机会开拓视野,接触到不同于本校的新鲜教学资源汲取丰富养料。(3)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从高校自我出发转向融入社会。(4)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结论

创新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自身的创新开始。教育系统内部的创新需求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设计教育的创新需要脚踏实地的开拓能力,推陈出新,依靠创新形成丰富的设计文化内涵,使设计学院成为新思想、新技术、新理论,乃至新产品的诞生地。现代设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为目的。为现代社会输送具有健全的人格、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设计专业人才为己任,这将是21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洋 单位: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