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创新教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创新教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创新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一、突出主体,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的附属,被动的参与者,机械的记忆者,使得学生只是在一味地接受知识,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与思维的机会,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被束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使得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个性与活力,其巨大的创新潜能被压制。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一系列积极而主动的思维活动,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对立面上,学生处于被压制、被管理之中,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一切都是在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何谈创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因学生小而全权代替,而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教学,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全面参与到探究中来。这样,学生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2.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与教师,而是能够勇敢地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拘束、不畏缩、畅所欲言的健康而积极的学习心理,将学生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创新。

二、强调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与思考方式,有着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经常会提出许多看似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或是不寻常的观点。这些在以往的教学中被视为与正常无关而备受教师

的压制,使得学生的个性受到抹杀,只能让学生成为机器。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与好奇。只有当学生心中产生困惑引发认知冲突时,才能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展开主动的思维认知与积极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中展开主动探究,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并能培养学生不盲从、不唯上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2.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思考问题时角度不同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不同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小到一个标点大到篇章分析,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求观点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如可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进行自由会话与演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学生主体活动,如朗读、讨论、表演等,也可以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开展比较性阅读等。以丰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只有将教学延伸到宽广的生活空间,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断地接触外界新鲜事物,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开展社会调查、报告会、访问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与拼搏的精神,让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样才能在促进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四、总结

总之,我们要将创新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以创新观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展开学习,从而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孔爱花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分析

一、创新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社会性作用

“创新”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有深刻的发展意义,一方面,体育运动模式、行为内容不改变的话,怎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培养优秀素质的体育人才,是创新教育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初中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力不是很强,如何让体育教学被学生青睐与喜欢,也是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要突破的工作难题。现阶段,学生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会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而忽视体能训练,甚至于有的学生会放弃掉自己所有活动的时间,躲在教室里学习。这一学习趋势,让初中学生的体能素质严重下降。为解决“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与不足问题,初中学校纷纷将关注点集中于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上,希望凭借体育教学的影响力,把学生的目光转移到体育活动、锻炼上,并通过科学、优质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达到强健学生体魄、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落实、推进初中体育教育的对策与办法

1.丰富教学资源

初中体育理论知识并不多,所以在软件方面,体育教育的资源并不丰富,要想让初中教育变得耳目一新,展现创新特质,丰富教学资源是必要前提。一方面,依靠网络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示范学校教育模板等先进资料,总结、提升、优化自身教学资源,如:安排体育教师到外学习,购买、收集具有创新教育思想的教材与资料,按照不同年级和学期,把教学资源转变成以学生学习心态、能力、素质为基准的教学课程,而不是为教育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挖掘体育运动中的创新元素,如:让学生动手制作乒乓球拍、足球、跳绳等运动器材,并运用各自的工具进行体育比赛,把并不是专业的体育器材带到教育中,虽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却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总之,教学资源的丰富体现在方方面面,只要有利于吸引、延展学生目光,任何有关于体育运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被合理应用,这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协作努力,构建教学平台、创造教育条件。

2.创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会改变学生学习心态和运动能力,为此,教师应设置特殊情境,把体育教学的课堂变成一个具有新奇创意、体育激情的活动现场。首先,尽可能选择户外运动,即便在理论知识教学时,也要采用半课堂、半活动的方式,因为学生在室内坐着学习久了,会渴望到室外活动,如一如既往的在室内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其次,教育环境要有局限性,为保持整个学生团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摒弃“自由活动”模式的教学,采取以比赛、情景表演、运动技能训练等为主的活动方式,把学生圈定在固定体育学习框架内,并依靠教学要求和任务,促使其团结、协作,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可以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活动,还能有范围意识,时刻注意到自己身在体育训练、活动中,要保持步调一致,不能轻易掉队,从而更加专注、认真的参与活动。一系列环境设置手段,虽然不能直观的表现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教学从量变与质变的教育影响。

3.发扬学生体育个性

不同学生爱好的体育项目、活动不同,如男生喜欢球类运动,足球、篮球等,女生喜好行为不激烈的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能不存在“普遍性”。为此,在创新教育时,可引入“针对性”教学策略,在教育之初,便将学生分好“队”,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差别分类,打乱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队伍,使其根据自身爱好学习,充分发扬学生的体育个性。在兴趣的促进作用下,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积极的参与活动,教师亦可将更深层、更系统的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的体育素质培养计划。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创新教育的思想趋向是科学的,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拓宽培养体育人才的有效路径。教育改革不是目的,改革后让教育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作用是关键,为此,广大体育教师都应遵循创新原则,把人才培养当做己任。

作者:章昆 单位:古县渡中学

第三篇:初中体育创新教育模式分析

一、初中体育的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校及教师忽视体育教育

虽然已施行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占主导,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学校及教师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剥夺了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布置了更多的学科任务,学生为了完成文化课的课程,不得不占用更多的体育课时间来学习。有的初中学校虽然设置了体育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体育课已演变为“自由课”,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体育教学质量日趋下降。

(二)教师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体育教学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集合—示范—模仿—解散。传统的程序化教学使得学生得不到重视,硬性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流程,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配合应试教育,体育自然也是采取考试考什么,体育教师叫什么的情况,体育教师没有创新性。不仅阻碍了初中体育创新模式的开展,达不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创新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方法。首先是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材是辅助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的知识,有效的结合各种外界资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实际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其次要从教学内容上要有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看上去很丰富,技术性也很强,可以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创新体育教育模式要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了解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投其所好”,教学内容上更多地融入一些初中生喜欢的内容,只有抓住学生的喜好,才能更好地展开创新教育模式。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过度地灌输理论知识,要采取劳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一些创新性教学内容的融入,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最后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学生是喜欢教师的教学方式才会喜欢一门学科,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教师教学思路力求大胆、创新,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的课堂会使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对实现创新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效利用周边资源

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有更多的优势,合理利用有效的物质资源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对体育器械及周边资源的运用,比如说要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及反应能力,组织一些跨栏比赛,摇绳跑圈比赛。不定时安排一些球类训练或比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三)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法

初中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展开创新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初中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游戏法,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在玩时吸收知识,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乐于学。例如,学生喜欢玩篮球,在风和日丽的周末组织一场篮球比赛,教师先将篮球的基本技巧及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再打比赛的时候运用刚刚讲授的技术。评分规则:由投篮分数和技巧分数两部分组成,比赛过程中运用课堂讲授技巧次数多的可以加分。学生通过比赛不仅能满足他们玩的需求,而且很快能将篮球的技能掌握。丰富的体育游戏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保证锻炼身体的同时完成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开展创新体育教育。

(四)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根本

有效展开创新体育教育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时,总是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是从内心里想要去了解,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优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体能测试中,初一(3)班的谢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非常积极勤奋,主动参与教学,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有所进步,但是由于自身肥胖原因,1000测试时还是没有达到考核标准。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或指责他,因为我看到了该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不能因为自身肥胖而打击他勤奋向上的态度。我同样给予他及格的分数以兹鼓励,不仅能够保持该学生积极的态度,也能让他更加发奋图强。在展开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重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配合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遏制学生大胆的想法,要加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在体育锻炼中实现创造性的突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的互动,教师创新意识对开展体育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体育事业辉煌发展。

作者:陈春华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