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要素分析

1.把握受教育主体的动态特质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科技创新教育的受众对象。但是由于在校大学生所处年级不同,知识储备的程度也不一样,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悦纳度不同,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低年级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但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快速接受科技创新知识的程度较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更注重科技创新活动氛围的营造和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的培育,要对低年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行全面的启发与保护;中高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对科技创新有热情,就应该把这些学生引入到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参加,注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2.整合校内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含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也是政策机制、场地硬件和文化氛围的集合体,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有效地实施。从政策机制和文化氛围上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规范各项制度和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从政策保障、氛围营造、课程设置、实践训练计划、部门协调等软硬件上做好大力投入,系统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整合和利用好创新实验室。

3.畅通校内外“双循环”提升路径

除了学校资源的整合,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还要充分注重和社会之间的能量循环,毕竟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更不能游离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外。高校与社会的关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高校与社会的积极融合,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校内的创新实践课程要与社会相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教育成果的高效转化,产学研合作成为创新教育成果转化的最佳平台,借助于产学研三方合作平台,将优秀的校园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化孵化,真正地服务社会,作用于现实。

二、“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1.“四元”定位法概述

“四元”定位法立足于学校的校情,以跟进学生不同阶段的需要和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为立足点,进一步整合和集聚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大力完善“意识培育-思维激发-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实现创新与青年人才的有效整合,不断浓郁校园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质量。“四元”既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是在实施过程中的展开框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以及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程度,重点围绕意识培育和思维激发2个纬度进行科技创新意识的启迪、萌发教育和良好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重点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相应的训练课程和大赛刺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产出阶段,及时助推成果孵化,与社会企业合作,促成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四元”定位法根据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从事创新实践的不同阶段,以点带面,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系统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创新教育的整体实效。

2.“四元”定位法的实施路径

2.1意识培育:软硬并举,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平台”

一方面以“坛、节、会、赛、社”为平台建设校园创新软环境。通过引导、鼓励、启发低年级学生了解、接触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举办创意思维大赛、金点子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学术活动,使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展示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不同层次、各具特长的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凝炼成学校的创新文化。另一方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为抓手建设校园创新硬载体。高校与科技局、团市委、人社局等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会创新、敢创业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完善“创造学”、“萃智”等系列科技创新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造意识的启发式培训;举办大学生创新文化节、邀请相关专家开设创新讲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2思维激发:内联外扶,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强力磁场”

学校要坚持把创新教育融入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集聚校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完善学生创新教育支持系统,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资金扶持和导师指导等具体难题。通过举办一些科技创新“特色活动”,如鸡蛋撞地球、奇思妙想等,让创新永葆活力,通过活动来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水平、展示创新成果;强化“基金引导”功能,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匮乏的难题,让创新梦想起航。其次,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自组织建设,整合校院两级大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体系,借助大学生科协、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新联合会、科技创新协会等学生自主创新组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特邀专家教授组成导师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指导,使创新点子、创新项目在学生中做到接力传承,通过“抱团创新”让创新持续接力。第三,搭建学生创新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平台,创设大学生创新“朋辈沙龙”,打造创新交流分享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同伴教育效果,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积极邀请高年级或已经毕业的挑战杯获奖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成功经验,用朋辈智慧解决学生创新难题,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因为年龄相仿的人更具有参照性,他们的成功经验不会让学生感觉很遥远,而是感觉成功离他们很近,这也解释了有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为什么一直很强的现象,因为他们已经形成非常好的科技创新传统;举办大学生“创新之旅体验团”,组织学生赴校外科技企业或研究院、创研基地进行参观交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夯实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根基,完善创新人才的选拔、培育和激励机制。

2.3能力提升:跟进指导,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在能力提升维度上,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做好跟进教育指导工作,实现创新与人才的有效整合。第一,建立健全学生创新人才的选拔制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人才训练计划,打造创新创业人专项的人才提升计划,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如以“挑战杯”等高端竞赛为契机,通过启动“挑战杯”、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来选拔、培育“挑战杯”重点项目和拔尖人才。学校每年在全校中高年级学生和重点团队中遴选3~5个“卓越”项目,进行重点专项训练和高水平竞赛指导,并按照竞赛阶段分批发放配套资金。优先入驻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免费使用场地及设备,同时遴选优秀教师组成导师团。每个导师团集中指导8~10名学生,以一年为周期开展项目培育、科研训练和创新指导,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第二,全面整合全校的创新实验室,打破专业和学院壁垒。在高校,很多院系都有自己的创新实验室,用于本院系学生的创新实验,但是创新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率参差不齐,缺乏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科的单一性较强等现象较为普遍。为此,统一整合全校各院系的创新实验室,统一管理创新实验的实践课程,合理调配各专业指导教师,投入建设一部分综合型创新实验室供拔尖人才和项目的培育,从整体上提高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第三,优化大学生创新激励制度,以创新单元为奖励单位,构建激励链,反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个创新单元由学生、指导教师、所在学院组成。在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如果单凭学生的自觉和指导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学院的支持和投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中,往往只奖励获奖的师生,对贡献大的学院没有相应的奖励,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学院后续对创新工作的长期建设投入。为此,要扩大奖励的覆盖面,不仅保留对获奖师生的奖励,还要增加对导师团队和所在学院的评优激励。尤其是通过增加对导师团队后续研发基金和学院创新基金的评优奖励,带动创新单元的连续发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

2.4成果转化:协同并进,助推大学生科技创新“开花结果”

“四元”定位法的顶层维度设计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递进转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协同机制。第一,用创新项目引领创业实践,鼓励创新成果直接就地孵化。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双选会、营销策划大赛等创业类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推荐项目入驻大学创业园或产业园,实现从创新发明到创业成果的有效递进。第二,校企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充分利用好政、行、产、学、研合作平台,借助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或企业联盟建立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或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征召会,为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牵线搭桥,既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中获得科技创新灵感,凝练出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又可以实现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更可以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三、构建“四元”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文化。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四元”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中,学校以跟进式理念为指导,坚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协同、高效、系统、持续地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育、思维激发、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不断培育创新人才,实现了创新的文化育人。

(2)有利于构建完善集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四元”定位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4个维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进行了规划,涉及到多个要素,从经费和软硬件的投入到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科技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后管处、财务处等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再到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校外资源的利用转化,形成了多重整合的保障运行机制,确保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开展。

(3)有利于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学方法。4个维度的相互结合,促进了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和实验室,同时也更多地面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求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跟进到实践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设计有一定能力级别的课程,也要设计好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培养良好创新习惯的课程。

四、结束语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社会进步需要人才,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而人才培养依赖于教育。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地和集聚地,每年为我国各行业、各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教育培养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学生、导师、学院、学校、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只有在各方力量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才能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作者:牟静 单位:常州大学团委

第二篇

一、择业观必须创新

开展择业观的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择业创业潜能。尤其在当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观,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减轻社会压力。

首先,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择业的内涵,增强择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广泛宣传大学生创业择业的成功经验,用具体的人与事,进行典型引导,可以聘请在创业上有建树、乐于奉献、品德高尚的成功创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与讲座。择业与创业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既包括敢于人先、敢于竞争、敢于冒险、敢于担当的精神素质,又需要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对于一名立志成才的大学生而言,只有直面自己、直面现实、直面困难,才能培养坚强的创业意志与创新精神,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潜能,将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次,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最好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必然会遇到种种无法预料的情况和问题,而在解决这些情况和问题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无形中形成,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前进入面向社会的适应期,是提高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才能。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教学过于偏重理论性,缺少实践教学、实践活动,致使大学生普遍不了解创新的意义,体会不到创新的乐趣,不清楚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这些都会影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第三,提供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下,接受创业文化熏陶,激发创业热情,促进其自主创业。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加大宣传校园文化,通过报纸、广播、板报等形式,深入宣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成功事迹、创业政策和创业讲座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创业讲座和创业大赛。使学生直接接受创业教育,体会创业文化的内涵,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亲身体会创业的艰难、失败、成功和喜悦,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不怕失败,敢于失败的观念和不惧艰难,不畏风险,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之途径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高尚的品质人格,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厚实的文化素养,具有多种能力与潜能的人才。也有人把复合型人才定义为“1+N型”人才。那么,什么是“1+N”呢?笔者理解,这个“1”,是核心所在,是主要专长的职业技能。择业也好,创业也罢,抑或是牵强的权且就业,学生都应具备某种专长,这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而“N”,代表着多种职业辅助技能,也就是一专多能。这样,既具有专长的职业技能,又有着多种辅助技能的人才,才称得上复合型人才。那么,大学生怎样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呢?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珍视三五年的大学时光。鲁迅说过:“伟大的成功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被创造出来。”天才来自勤奋,成才需要勤奋。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是积累知识的黄金期。应珍惜在校的宝贵时光,扎扎实实地学习,忌浮躁,戒懈怠。当然,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择业前的社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着眼点与落脚点。也就是说,有知识有梦想有勇气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实践的载体,这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拓宽大学生专业出口,提供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三、总结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的第二课堂。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及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社会实践,体验工作的艰辛与责任感。要珍惜在校学习机会,惜时如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做一个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积极准备。

作者:张德臣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第三篇

1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1渗透创新思想方法

明朝学者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中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应当加强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析和运用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思想方法创新且合理地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例如,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学习了零点定理,大学课堂上不能简单重复高中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生活问题如“过月饼表面上任意一点,是否能把月饼平分两半?”教学实践表明,与以往课堂教学相比,这样内容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一篇数学建模小论文,充分展示个人的创新想法。Prince等学者提出,教师应当不断地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带进本科生课堂,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融合。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和方式进入课堂教学,实现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线性代数教材中通常会强调“一般地,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而某类矩阵方程求解时矩阵乘法满足了交换性,教材中却没有任何解释,也缺少相关文献资料。如果通过查阅文献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篇论文,弥补了已有教材的不足,并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和推荐这篇论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创新的体悟会更加深刻。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向学生展示自己或他人的最近研究成果,提供文献目录,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和分析这些资料。向学生呈现最新的、易理解的、有创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1.2探索大学课程跨学科协同教学

跨学科协同教学是指一门课程由不同学科的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来实施,这些教师共同制定该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根据各自专长实施教学活动,共同商议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以密歇根大学2003学年开设的课程为例,在14800课程(不包括独立研究和学位论文研究)中,通过协同教学来完成的课程有442门,协同教学课程中有32%是属于跨学科协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协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协作精神的教育团队、分工合作的专业对话、弹性多元的教学模式和系统整合的教学资源。跨学科协同教学更能突显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激活学生知识网络的连结,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要深刻理解自己所授学科内容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最佳结合点。在为不同专业制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的时候,教师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深入交流,结合不同专业情况编写学习指导性材料。例如,系统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数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完全适宜探索跨学科协同教学,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引例、例题和练习等内容都尽可能与后续专业课相联系,让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感受到专业气氛,受到专业熏陶,开阔专业视野,增进专业感性认识,满足专业学习需要。

2开展课外创新活动,重视创新实践

2.1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

目前,公共基础课方面的学科竞赛有数学建模、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英语等竞赛,专业学科竞赛有工业设计、广告设计、机械设计、市场营销、会计信息化技能、服务外包、程序设计、结构设计、测绘和电子设计等竞赛。竞赛承办单位既有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有行业协会和学会,还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学科竞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备赛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分享彼此的见解,在讨论中共同进步。不断探索新问题,不断反思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能够发掘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成就感,是对大学分层次教学最具实际意义的补充。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真切地体会到唯有相互协作才能共同提高。

2.2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国内外很多大学的实践表明,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在动手做中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研气氛,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己学习。科研活动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树立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的特点,大学生有能力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项目,他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科研项目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还可以自学新知识从而为科研项目做出更大的贡献。

2.3支持大学生主持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07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1年,增加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2012年和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创新训练项目共计45003项,10余万名学生主持和参与这些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创新教育的关键工作之一。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教学相长和科研相长的真谛,明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对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积极开设有助于开展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修课程,积极组织、指导和推荐学有余力和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全程指导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沙龙、项目展示等创新交流活动。

3总结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应当全员积极参与,学校给予各项激励政策的支持。唯有如此,高等教育的内涵才能不断地获得快速提升,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贾金平 吉莉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