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对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涉农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基于农学类专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健全创新创业管理机制,构建一套由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期。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2019年9月5日,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以及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涉农高校是培养我国农业人才的摇篮,加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一、构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3],涉农高校应积极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农业人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靠知农爱农的高科技人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涉农高校农学类专业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双创”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及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农学类各专业学科协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价值的基础性和未来性[4]。专业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专业理论体系要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技术、农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涵盖各个专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创新创业成果会倒逼基础农学研究,凸显农学类各学科间亟需紧密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科间要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以,“双创”教育会促进农学类各专业、各学科的协同发展。
(三)带动农学类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涉农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一方面受工作地点偏远、薪资待遇较差及工作环境艰苦等因素影响,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培训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理念,具备创新创业竞争力,让毕业生的就业目标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激发其对农业创新创业的动力和热情,最终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农业人才。
二、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其中多数高校逐步开设了“双创”课程,配备专门授课教师,从团中央开展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以及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文件开始,由高校指定部门统筹创新创业工作。“双创”教育从无到有,各类竞赛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普及了“双创”理念,促进了以“双创”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涉农高校不断探索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但是,涉农高校受观念、条件的制约,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方式等方面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
(一)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缺少
针对性实践教学是涉农高校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6]。农学类专业“双创”教育课程的设置,大多是照搬一些国内试点院校,并不符合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要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一是很多涉农高校由于资金紧张,场地受限,用理论课取代实践课,或者理论课程门数过多但通常学时较少,大部分高校的“双创”课程是选修课,导致大学生对“双创”课程重视程度不高;二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双创”课程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没有以农业、农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只是僵硬地完成课程设置,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双创”课程缺少与专业课程的呼应,缺乏与专业课程间有效的交叉衔接,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展,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研创新等能力难以提升,课程预期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相对匮乏
近几年,各高校都在大批量引进年轻的博士作为专任教师,在年轻教师数量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7]。首先,“双创”教师专、兼比相差悬殊,队伍构成单一,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他们本身就有科研和教学任务,没有太多的精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导致大学生很难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这样的“双创”教育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次,大多数“双创”教师的实践经验少,讲授过程更多是照本宣科,不够生动,缺乏引导大学生结合创新创业将专业带入实践的有效手段;最后,鉴于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客观事实,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由学校部门行政人员或辅导员担任,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特征,而农学类专业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强,所以涉农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方式更应灵活多样。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划分成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主要是指开设理论课程;实践主要是通过参加“挑战杯”等竞赛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来完成。一方面,科研立项或学科竞赛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能完成的是少部分大学生,取得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参与面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高校在“双创”氛围的营造方面主要靠办比赛和开展活动,重数量轻质量,参与的大学生通常都是一个群体,有时甚至一个项目要参加几个比赛,这样的活动让大学生疲于应对,很难真正吸引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对“双创”的认知只停留在认识层面,缺乏深入了解和实践。
(四)创新创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育、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氛围等多个要素共同作用,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部分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管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打包”给校团委或教务处负责,即便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也是挂靠在这两个部门下管理,所以,负责部门除履行本身职能外,增加的“双创”工作更多只是按部就班,这使得“双创”教育单纯成为了一个部门的工作,而非全校统筹的培养教育。另外一种是多部门交叉领导,管理口径错综复杂,部门各自为政,一个部门组织比赛,另一个部门举办讨论,这使得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项课外活动因组织领导机制不衔接而造成“看似谁都在管,而又无人可管”的局面[8]。
三、构建农学类专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将课程、教师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总结[9]。构建农学类专业“双创”教育模式,要融入学科专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业,符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带动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教育模式不是各要素的搭建,而是各要素间有机结合的整体。建议农学类专业构建一个由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双创”教育模式中的课程设置,要将专业课和“双创”课相结合、相渗透、相补充。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育人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主要目标,重点优化教学计划,建立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学分,文理兼顾;其次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把理论课和实践课搭配好,设置通识课程,既要能满足对创新创业非常有热情的大学生的需要,也要对兴趣不高的大学生有普及和带动的作用;最后要对大学生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当然,指标可以不唯一,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目的是调动师生对于“双创”教育的积极性。
(二)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双创”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配齐专、兼职教师,培养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重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综合实力;第二,要推进学研深度整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引导为前提、学生参与为主体、师生互动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依托“双创”教师雄厚的社会资源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和实践,激发大学生热情,形成“一对多”导师制;第三,要做好“双创”教师的管理与奖惩制度,引入考核机制,对优秀教师的职级晋升、薪资待遇给予一定的倾斜,为“双创”教师争取进修学习、培训等机会,系统地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
(三)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人文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双创”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同时以校园文化作为“双创”教育的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为“双创”营造氛围,开辟途径。一方面要加强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建设,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专场讲座、学术沙龙、茶话会、科技创新动漫创作等形式的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办法,加强宣传、选树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学生典型。另一方面,要优化“双创”在校园文化中的培育。一是构建“双创”校园文化理念,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二是将农学类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深度整合,专业领域为“双创”搭建平台,让“双创”校园文化氛围正面影响和带动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专业学习提供更多元的思路;三是支持“双创”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校内校外资源整合,保证“双创”教育经费充足,保障开展“双创”教育有场所、有平台,满足大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需要。
(四)健全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10],需要学工系统、就业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以及基层院系的通力配合。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筹划组建创新创业领导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人应由高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具体工作包括构建符合现实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协调管理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相关政策、管理办法等;二是要加强监督指导,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奖励激励措施,畅通管理部门和基层院系的沟通交流,定期进行工作自评,开展长效工作模式;三是要加强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应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支单独设立经费,一方面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制定奖励办法,给予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经费支持以及奖励,建设孵化基地,设置投资基金,吸引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促进优秀的项目落地。
作者:魏天赋 安美忱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