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心理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心理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心理建设

摘要:创新人才开发与培养直击世界各国国家核心竞争力,创新教育业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与核心。研究表明:从优化高职学生创新心理品质出发,遵循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等创新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改善教育环境,优化受遗传影响较大的人格特征;通过创新教育技术、重塑教师队伍,培养和发展受环境影响较大的人格特征,是实施高职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高职;创新教育;心理建设

20世纪80年代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构建更加完整的创新教育体系,并将其逐步纳入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1982年就指出:国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日本通向21世纪最平坦的大道[1]。美国1989年制定“2061计划”将科学思维技能和习惯的养成纳入科学教育范畴,并特别提出要用一代人的时间造就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国民[2]。英国1999年国家课程手册,开始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2014年英国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培养的一系列政策规定[3]。德国教育改革将想象力和创造性培养居于比知识教学更为重要的位置,自2004年始,德国联合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力量缔结“创新伙伴”,正式实施“主动创新”策略,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4]。中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在国家政策层面,以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开端,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至2014年,更加明确地指出,科技发展要创新、创新、再创新,中国要加快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同年9月总理又提出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5]。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创造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至2015年10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急速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进入实际落地状态。由于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及工业化进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现实需求,高职创新教育已成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亟待根据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双重需要,做好心理建设研究与实践。

1创新素质培养的心理学解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是通过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即具有新颖成分的智力品质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高度统一。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创新心理素质养成。但事实上,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大都以单一模式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课程内容照本宣科,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机械化、大批量地生产统一产品“学生”,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单一,机敏应变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这不仅脱离了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1.1心理构成

相关创新心理研究表明,创新不是单纯的智力问题,而是关系人整体发展的问题。创新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三者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相互作用(见图1)。其中,创新意识又被称为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的心理基础和创造活动源动力,主要由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和需要、创造情感等因素构成;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心理结构的核心,它作为人类高级思维形式,在创造性活动中,综合发挥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联动协调作用,致力于不断开拓、探究人类未知领域。其根本特征在于: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勇于创新,标新立异,具有怀疑精神,敢于质疑、否定并独立探索和判断问题;创造性人格是创新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和心理保障,是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创新过程中的动力特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幽默感、洞察力和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的性格等心理品质。创造性人格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在个体活动中表现出特定的人格特征,对创新活动任务完成、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发展起着积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使智力因素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保障。

1.2培养的可能性

创新思维源于人的大脑。相关生物学研究表明,尽管成年人的大脑仅能产生相当于一个昏暗的灯泡(约20W)的不间断能量,但人脑存储及检索记忆的能力却惊人地高效,并存在极大的潜力,它为创新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前提。同时,创新素质的可培养性还不断被不同类别教育实践所证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即解放”“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FaickneyOsborn),将创新思维教学如头脑风暴法等引进教育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专门研究教育和创造性思维关系的斯坦、帕内斯和梅多等著名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培养和发展,因为大脑不仅具备极大的存储潜能,还可能重组多渠道复杂信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梅多和帕内斯等人对教育过程中开展创新性思维训练的研究还表明:受训学生组与非受训学生对照组相比,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前者平均提高了94%。至1985年,菲尔德豪森(Feldhnsen)等人研究指出:大学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并指责传统课堂在知识传授方面消耗过多时间,但却未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后,创新素质教育在多个国家兴起,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进一步证明了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3教育的任务

在高职院校不断比较英国现代学徒制度、德国“双元制”教育、澳大利亚TAFE、美国社区大学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权衡各方利益博弈并满足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蓝图,以及创客空间、创新工厂、众创空间等全新的创新创业载体,伴随来自中央、地方、主管部门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精神等,已经以飞行的速度向我们迎面扑来。在世界各国将创新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创新素质培养,显得尤为迫切。社会需求主导下的创新素质培养,需要教育积极主动深入社会实际,并根据学校职能和学生层次定位,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将社会需求协同纳入对现行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创新,并将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贯彻到教育内容、过程及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包括任务、载体、路径等各具特色的多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等心理建设,使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创新心理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学校创新素质培养与社会创新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

2高职学生创造性人格实证研究

2.1定量分析

为了论证高职学生创新性个性特征,探索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素,我们对高职在校生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1)被试选取。该研究以某高等职业院校来自全国多省市的3196名2016级新生为被试对家,被试对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很强的可塑性。分析新生创造性水平及人格因素,有利于在以后大学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2.2测试过程

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在新生军训后1个月内以教学系为单位,运用心海心理系统《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进行集体测试,测查时间统一为45min,独立完成,当场提交。

2.3测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心理测评系统运用原始分数计算出每个被试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为探索16种人格因素与创造性人格因素(Y3)之间的可能因果关系,该研究以16种人格特质为自变量,以创造性人格为因变量来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B、E、F、H、I、L、M、N、Q1、Q2(标注*的因素)与创造性人格有非常显著关系,其中,A、F、N与创造性人格呈负相关,B、E、H、I、L、M、Q1、Q2与创造性人格呈正相关。由此推论,高创造性人格表现出缄默孤独(低A),富有才识(高B),好强固执(高E),严肃审慎(低F),冒险敢为(高H),敏感且感情用事(高I),思想狂放不羁(高M),坦白直率(低N),不拘泥于现实(高Q1),当机立断(高Q2)等人格特征。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创新心理品质与富有才识的智力因素显著相关,与具有冒险精神、思想狂放不羁、不拘泥于现实等勇于走出熟悉圈的创新思维显著相关,与当机立断、好强固执等非智力因素显著相关。因此,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心理建设,必须重点关注上述与创新显著相关的心理因素,并将显著相关因素培养灌注于高职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但必须指出,创新素质的每一种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都是复杂的,创新素质教育在面对不同地域、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和个性特征的大学生时,可能还需要按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单双亲教养状况等分组,进行更微观的量化测试分析,充分考量不同类别学生人格因素的差异性。

2.4结论与建议

与其他类别大学生相似,高职学生创造性人格因素仍然呈正态分布。10项与创造性人格显著相关的因素中,A(乐群性)、F(兴奋性)、N(世故性)与创新性呈负相关,B(聪慧性)、E(恃强性)、H(敢为性)、I(敏感性)、M(幻想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与创新性呈正相关[13]。由此推论,缄默孤独、富于才识、固执好强、审慎严肃、冒险敢为、敏感且感情用事、思维狂放不羁、坦白直率、不拘泥于现实、当机立断等人格特征,往往是高创造性人格的表现。同时,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与身体或生理相关的人格特质,如动机、情绪等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更为复杂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如兴趣、需要、态度、价值观念等受环境影响较大。在实证研究中,与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相关的人格因素,如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等受遗传影响更大,而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等人格因素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在创新素质培养中,对受先天遗传因子影响较深的气质类人格特征,主要通过改善宏观教育环境给予优化。而对受后天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的性格类人格特征,主要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技术直接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因此,无论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或受环境因素影响,在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教育的作用显而易见,前者要注意更多地保护被称作“怪才”“偏才”的学生,而后者需要通过学习手段强化和发掘学生潜能。

3理性抉择创新教育心理建设路径

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围绕与创新心理显著相关因素,遵循创新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改善教育环境,优化受遗传影响的气质类人格特征;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技术和师资队伍,直接培养和发展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性格类人格特征,完善高职学生创造性人格,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心理建设问题。

3.1营造环境优化创造性人格养成

实证研究(见表1)表明:受先天遗传因子影响较深的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等难以改变的气质类人格特征,与创新素质的回归分析系数SIG均小于0.01,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由于气质有很强的生物制约性,相关创造性人格养成只能通过营造环境给予优化。

3.1.1建设创新教育管理环境

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思想、管理制度等,是学院最重要的管理环境因素。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环境优化,首先必须抛弃高职院校本科“压缩饼干”式人才培养的桎梏,充分考量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与创新型现代工匠成长的双重需要,围绕乐群、兴奋、敏感、幻想等气质类创造性人格培育,实施弹性学分制、师徒制、订单培养制革新。同时,开展创新创业弹性管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考核、社会实践激励,以及挫折教育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机制体制改革,激发潜能与动机、鼓励执着追求与创新。

3.1.2建设创新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造,以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革新,使传统课堂从简单的“黑板+投影仪”的环境转变为多媒体、自媒体相结合的“互联网+”环境,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在学生虚拟课堂学习和实体课堂学习中交叉进行,网络和手机成为实体课堂重要的教学工具,同时实体教室的布局从固定的“秧田型”转变为可移动的“圆桌型”,从教学资源环境到教室环境布置,一切围绕气质类创造性人格优化开展改革与创新。

3.2利用教育技术培养创新素质

与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等难以改变的气质类人格特征相似,在实证研究(见表1)中,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等性格类人格特征,与创新素质的回归分析系数SIG也均小于0.01,表现为极显著相关。根据性格相对于气质的强烈可塑性,心理建设可以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方法路径、评价等手段,塑造高职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性格特征,形成独特的创新素质。

3.2.1重构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摈弃以学术教育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目标从以学科为中心的系统知识传授,转向以任务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项目、问题为导向设置教学任务,更多地将应用技术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项目任务中通过促进合作、观察、动手及突出主体地位,激发主动思考与创造。

3.2.2重构教学方法路径

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联动,将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心理构建贯穿教学始终。在基础课程改革中,以心理行为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课程为主导,通过一系列行为训练和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自我认识与发展思考;通过团队合作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在专业教学与实践中,结合微课、MOOC、SPOC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启发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培养聪慧性,发展学生创新兴趣。

3.2.3创新完全过程评价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实践,革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过程管理和终结性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以学生创新素质养成为核心,以任务、问题为导向,通过情景模拟、任务演练、成果分享、研究报告等养成行为训练的全过程考核,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削弱世故性,在思维碰撞中走出传统教育“熟悉圈”。

3.3重塑教师队伍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课堂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境,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部分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与教师创造性动机测验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14]。因此,除了高度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发展外,必须同时关注教师创造性人格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形成。高职学生创新教育,需要建设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持有独特见解、敢于挑战自我、不断发现与总结的创新型教师及团队。

3.3.1转变教师角色

转变教师传道授业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及个性,给予强烈的创新启迪,并积极引导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之在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发现真知、探求未知。

3.3.2强化教师创新素质

通过顶岗跟岗制度、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双职称制度、国内外访学制度等改革,鼓励教师分期分批到行业企业和其他高校顶岗、跟岗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其他高校创新实践活动,摸索总结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做中学”“做中思”的方法路径及规律,健全教师创造性人格,提升教师创造力。

3.3.3激励创新型团队建设

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完善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方案;通过调整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政策杠杆作用,激励创新型团队建设;通过跨界交流与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团队创新性;通过一系列教学、科研单列项目,支持团队创新发展,使学生在创新型团队影响下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健全创造性人格。

4结语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有观点认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倒逼机制”。也许由于与我国现阶段就业压力的时间重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被打上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功利性烙印,关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完善创造性人格等基本核心要素却“退居二线”。而事实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管理落后、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创造性人格培养的作用。研究表明,将心理建设置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位,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造性人格完善的理性选择。

作者:秦素粉 蒋涛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