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深度结合“互联网+”,构建综合信息化教育平台是国内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西安外事学院的创业学院在农业创业方面借助“互联网+”新理念实现面向校内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教育创新,以寻求对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有效突破,走教育多元智能信息化发展道路。该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分析农业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农业专业;“互联网+”;创新教育
0引言
“互联网+”概念于2015年3月被首次提出,希望通过互联网信息模式结合国家各个产业行业发展战略,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发展高度,即“互联网+XX”行动计划。该模式的提出与开发也旨在推动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有机促进电子商务与社会金融、服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的新业态转型。在农业信息化教育领域,“互联网+”也有所涉及,对传统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推进可谓大刀阔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新媒体互动等行业领域都有“互联网+”模式思路的存在,拓宽了我国当前农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道路。
1创新教育结合“互联网+”发展的迫切性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创新发展和互联网3.0新形态、新业态,对于知识创新的推动与演变快速且多元。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到我国教育一定渗透融入“互联网+”新思路,积极拓展“互联网+教育”新内容、新模式,最终实现教育资源分享业态,促成国家教育的大数据新技术战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更要做到行业产业、教育事业与“互联网+”共存在、共进步,做到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努力迎合市场变革需求,培养国家新一代高水平农业信息化人才,以迎接未来农业发展新挑战[1]。
2创新教育思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21世纪实现农业教育领域结合“互联网+”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不但能够促进农业专业教育模式的推陈出新,也能为大学生营造更广阔的创新教育舞台,给予其更多的“互联网+”专业学习时间与空间。该文以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为例探讨和思考在“互联网+”模式下,以学院教学活动安排背景的创新教育模式。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拥有多个专业项目,由于陕西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所以从21世纪初西安外事学院开始重视茶叶农业职业教育。希望结合“互联网+”新理念与当地社会发展及产业现实需求来全面实现传统茶叶产业向现代信息化茶叶产业发展的有效过渡,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校内茶叶农业教育创新改革,为大学生创新教育带来更多新思路。校内不仅是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其他农业专业学科也在积极渗透“互联网+”思维,希望寻求学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更大突破,争取合理有效把握这一契机,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实现自身茶叶农业专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培养合格专业人才。
2.1存在的问题
创业学院在茶叶专业方面存在2点问题。(1)教育重视力度不足。在教育模式方面过于守旧,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55%的时间采用传统面授的教学模式,而教育扶助工具则多以实践教学、电视广播来展开,互联网的利用率仅为13%左右,整体教育发展思路落后。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效重视“互联网+茶叶专业”这一创新教育组合的重要性,对于茶文化的信息资源传播也不够重视,导致校内农业教育整体还始终浮于表面,缺乏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理论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联动,整体教育质量不高。(2)欠缺对茶叶技术知识内容的有效更新。教育资源资本投入欠缺,专业知识革新缺乏与时俱进思维。虽然学校已经初步开展“互联网+茶叶农业教育”,但茶叶技术方面的知识优化依然还未能到位,从理论层面未能做好有效跟进,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专业创新教育模式提出和应用都带来了一定阻碍[2]。
2.2课程改革的思路
创业学院在茶叶课程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推广“互联网+”模式,希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努力将茶叶专业与“互联网+”联系起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瓶颈。学校围绕专业课程改革明确了以下2点基本思路。
2.2.1对“互联网+”观念的更新思路
学校一直秉承传统教育模式,在茶叶职业教育方面相对守旧,毫无创新科研,许多教学理论也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质进展。当前学校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互联网+”教育改革思路,不仅丰富师生结合“互联网+”对茶叶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深入广泛了解,还致力于改变传统工业教育价值观,将茶叶相关知识教育推广,始终强调创新教育过程的实践实操性。学校也构思了“理实一体化”教育思路,希望基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来充分发挥茶叶技术知识有效价值,从增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规范性着手,制定一系列相关条例。首先做到对校内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学校为进一步充实“互联网+茶叶”的教学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开设了远程MOOC课程,实现各个校区学生的千人大课堂共同授课,扩大教学覆盖面,推广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应用,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不断拓展教学内涵,优化分配教学时间。教师也希望通过“互联网+实践”、“互联网+企业”等模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寻求如企业、农业实训基地的有效实践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眼界。
2.2.2对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的创新思路
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希望做到与其他农业专业院校与众不同,结合“互联网+”首先为专业教师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面向教师全面贯彻和普及“互联网+”相关理念,保证教师团队能够深入理解“互联网+茶叶农业专业”基本概念与职业教育规范化内涵。学校聘请茶叶技术专业讲师与计算机信息教育高级教师为校内教师普及专业知识,传授茶叶关键技术。为优化教学内涵,校内采用“互联网+”配合体验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希望满足专业技术全面贯彻条件,丰富茶叶农业职业教育内容,有效发挥“互联网+”的应有价值[3]。
3创新教育模式
创业学院结合“互联网+”理念,为学生拓展建设实训基地来满足教育创新过程。同时,希望解决传统中实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实训基地教育资源过分匮乏等现实问题。学校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希望在以下3点内容做到教育创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互联网+”教育作用。结合“互联网+”思维首先培养学生的实训意识。当前该院校正在推行“互联网+茶叶专业”创新教育模式,希望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蝴蝶效应,通过专业传统特点结合“互联网+”教育创新特点来首先转变师生教学观念及学习观念,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多种学习方法,通过设置各种多媒体教学模式、网络课程模式深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过程。如学校的实训基地与校区内网上教育信息平台实现联动,能够实时动态观察学生的实训状况并形成一系列的信息反馈。同时,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能够学到各种茶叶知识技能,培训教师从专业角度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信息的敏感性,为掌握更多茶叶知识信息拓展来源渠道。目前创业学院的“互联网+茶叶农业知识技术”平台就已经正式上线,其中结合了涉农相关网站、政策、学校教育方针以及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网站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茶叶市场行情,丰富技术实践理论。优化专业结构,为茶叶专业增加更多“互联网+”实际教学内容。同时充实各种专业化技术内容,结合传统教育思路实现教育创新,为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打好基础。在学校实训基地中,涵盖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各种专业化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二者的融合为学生学习茶叶技术提供了资源丰富的技术数据平台,通过实时动态的技术分析做到对学生学习进程的有效监测,为学生提供茶叶技术学习指导。而在学习茶叶生产技术环节中,实训基地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互联网智能光照调节技术、温度传感器技术等。希望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与相关设备形成进一步的技术学习融合过程,满足智能化教育平台的有机形成过程,为普及以协同创新为主的信息化茶叶生产、管理、流通与经营知识内容。强化实训基地硬件水平。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发展基地,丰富优化实训硬件内容及水平,以期达到实训基地中智能化控制生产和远程监控管理教育,指导学生精准应用这些智能化技术。学校开设了5门课程辅助学生学习茶叶农业相关技术,如虚拟实验室、互联网互动课堂等。校内茶叶专业教育希望通过这些硬件支持和调控技术加强学生对现代茶叶专业技术知识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认知[4]。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针对茶叶专业所设计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创业学院主要利用“互联网+”在校内建设线上线下双模式创业园,全力打造“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新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付诸学生学科学习与未来创业想法的实训基地,圆学生的创业梦想。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合理应用创业园平台,通过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以增强比拼技术能力,畅谈专业发展想法。学校的创业园也与校外相结合,通过与多家茶园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双向利益。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中磨练自我,也通过“互联网+实践课堂”模式在校内与企业形成联动,结合项目教学思维为学生创设实训项目,给予学生更多实操锻炼自我的良好机会,以期将校内创业园专业项目转化为校外技术成果,为学生创新创业铺平道路的同时,为校企双方收获更多共同收益[5]。
4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信息院校要更新思维、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固有资源优势为大学生优化思路,开拓丰富化创新教育类型,实现全面信息化教学。为学生能较快适应社会工作岗位,自主创业创造契机,为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杨萍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