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发展的核心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尤其是核心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综合性的科技创新教育(简称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潜能开发、人格和审美素养的培养等,都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遂宁市顺南街小学大力建构践行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辟学生科创体验的途径,进行广阔的科创教育资源开发、力量聚生、评价导引。
一、小学科技教育现状剖析
由于我们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尚未上升到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高度,导致科技教育探索力度不够,存在诸多问题:因考试和人才选拔机制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学生评价很难有机对接科技创新素养,导致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内涵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往往隔靴搔痒,难有实质突破与建树。不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只以考试加分和提升学校形象为原动力,平时挤占科学课,考前集中训练学生参加科创大赛,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和教育规律,更扭曲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与个性潜能。
二、科技教育的实践策略
历年来,顺南街小学培植了丰沃的科技创新土壤。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有多件作品在全国科技“三小”比赛中获奖,并小有名气,但是随着兄弟学校科创教育意识觉醒和理念更新,仅靠屈指可数的学生获奖,难以撑起科技教育的特色与丰碑。于是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基础课程到拓展课程,从校园科技节到校外实践活动,从学生明星科技队到教师创新工作室,从要素保障到考核评价,全方位建构起学校科创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课程全覆盖、活动重体验、拓展科技+家校总动员”的小学科技教育新路。
(一)课程全覆盖
课程是确保全员参与、人人成长的主渠道,我们根据科创教育的特点,设置了科创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社团课程。一是基础课程,即国家《科学》课程,各年级配备专职科学教师,除按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外,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发两个以上科学课程资源,进入学校科学资源库。二是拓展课程,学校购买校外服务,特聘遂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专业辅导员开设科技小实验课程,以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增强探究意识,提升动手动脑及创新创造能力;运行校外科教基地课程,我们挖掘身边资源,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走进民航飞行学院,参观雷达站、气象站、畅游流动科技馆等,将科技课堂无限拓展开来。三是根据学生个性成长需要设置的社团课程,包括“三模”社团、创客社团、科学影像社团、科技发明社团和研学旅行社团等,学生经常性展开训练、开展活动、参加比赛。三个维度的课程设置,既确保全体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又为有科创激情、潜力和梦想的学生提供了科技教育的选择空间和发展可能。
(二)活动重体验
小学科技教育固然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普及,但是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绝不能靠单向讲授和灌输,根本途径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实践体验活动。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尽量设计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悟、动手动脑、乐在其中,在不经意间激发探究热情,提升创新、思辨和实践能力。如我校科技节活动以“我探索、我创新、我收获、我快乐”为宗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力四射。在我校六年,每个孩子都6次亲历见证科技节日的狂欢,体验20余个科技项目,既丰盈了人生底色,更激扬了个性潜能和科技创新精神。
(三)拓展“科技+”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有限,小学科技教育不适宜加载过高的科技含量,否则师生会望而生畏。我们把学科性科技拓展到生命成长、生活实践等广阔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创新潜能,发展科学素养。科技+生命。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它们同生共长、相互依存,长期蜗居城市环境的学生难有深切体会。我校开辟了科技种植园,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加种植实验,亲身经历开垦播种、锄草施肥、采摘收获、现场加工、成果分享的过程,既把生命情感扑入大地,更从中获得历练、灵性与劳动创造价值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生长,以及创新潜能的自然喷发。科技+生态。遂宁以绿色经济、生态宜居久负盛名,身处其中的小学生往往并不知其背后的奥秘。我们组织学生登上圣莲岛、席吴二洲,寻找观音湖畔的湿地,认识“地球之肾”与气候生态的关系;深入海绵城市建设现场,调查缓解热岛效应的原理,增强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自觉性,坚定用实际行动捍卫地球家园的意愿。科技+生活。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校带领学生开展“绿色骑行低碳生活”体验,感受共享单车运行管理的“互联网+”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调查城市道路树木的利弊,探究城市路灯喷雾降尘的奥秘,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习惯,以及从小敢于寻求改变的胆识与勇气。
(四)家校社总动员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全时空开放的学习生活场域,需要家校社一体化的支持环境。我们通过理念认同、评价考核、家校共育、校企合作等途径,确保科技教育全面开花。学校首先让全体教师读懂校史,认同办学理念,正视严峻挑战,看到发展前景,达成共识———把“科技践真知”作为学校第一育人特色。其次,通过综合评价,激励师生、班级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如科技节以参与率和优秀率确定团体总分,学生在科技节、科创赛、科学实验、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既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影响班级荣誉。教师绩效考核、成果奖励、晋级评优等加大科创成果的分值权重,激励教师踊跃加入科技创新工作室,成为科创活动的组织者、辅导者与参赛者。家长卷入科技教育,予以情感和智力支持,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力量。我校全面动员家长支持孩子科技学习与实践创新,如课堂未完成科学小实验,学生可将器材带回家,与家长共同探究完成;学生报名参加某项科技社团或科技实践活动,家长须写出认识和理解,递交申请书,提供相关时间、物质和智力支持。社会层面。一是争取各级政府、教育局、科协、科技局、科技活动中心等机构支持,校内增设科学小实验、儿童创客教育等校本特色课程。二是挖掘科创教育资源,广泛开发科普实验基地,让学生尽可能多走出校园,在社会大课堂里增强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科技教育的启迪反思
全员认同才能开启科技教育的成功之门。没有校长的思想引领、教师的价值认同,就不会有真正的行动和实效;没有家长的自觉加入,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科技教育离不开课程体系支撑。只有将科技教育上升为课程建设,才有自成一体的设备、教材、课堂、师资、教学、考核和评价系统,科技教育才会真正发生。快乐体验是科技教育的魅力所在。想得完美,说得精彩,不如做得实在;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带来愉悦体验,科技活动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广阔的资源发掘利用,是科技教育的坚实基础。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科技教育资源,关键是要有一双洞察的慧眼和一颗执着的心灵,并化为开发运用的行动与力量。
作者:漆洵 单位: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