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构建主义学生诚信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院校构建主义学生诚信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学院校构建主义学生诚信教育

摘要

诚信教育是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基石。建构主义契合医学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成为重要的创新向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力量,教育要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等维度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形成。为此,诚信教育要善于引入传统医学文化充实内容体系,结合专业学习创设大诚信实践的情境,契合校园文化特点营造医德文化氛围,并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协作学习平台。

关键词

医学生;诚信教育;建构主义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影响着医护队伍形象与和谐医患关系。然而,在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更多地聚焦学生医术教育,而忽视其思想观念建设,尤其是诚信观念的重视力度欠缺[1]。加强医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德育的重要基石。医学生较其他大学生而言,在思维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学习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如何结合其特殊性探索与之相适应的针对性教育体系,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立德树人创新发展的现实诉求。建构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特殊性,通过认知图式、同化顺应、前知识经验、社会文化互动等系列概念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个体学习与教师教育的方法系统。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前认知经验重要性,又重视教育者引导作用及社会文化影响等价值方法,与医学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在诉求具有高度耦合性,成为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思考向度。

1建构主义:医学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向度

建构主义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用于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后经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学者的发展、深化与拓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学习理论。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立场与取向对建构主义进行阐述,但整体上围绕学习者主体性、学习情境、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等概念展开,契合医学生专业特殊性所提出的教育针对性、个性化等要求。

1.1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力量

建构主义很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将学习者作为教学教育过程的主体力量。决定能否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完成的成效的根本在于学习者自身,教育者扮演的只是引导者。要彰显学习者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潜能与动力。基于学习者主动性角度,学习者兼具有学习发展的内在诉求与充分潜能,教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要以此为重要依据设计教学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教育不是单向的线性过程,而是不断学习反馈、调整修正的过程。建构主义坚持要重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有效互动,利用学习者的反馈实现教育过程的顺利通畅。基于此,医学院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诚信价值认同,促使他们深刻意识到诚信品质与未来医护生涯的密切关联,自觉学习了解、内化践行诚信品质,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要做”的转变。

1.2情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现实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发展不是简单地接受概念、理论或者观念的过程,而必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进行。当前学习情境必须与个体学习经验相关联,个体依靠前知识经验对学习任务重新分解与整合,内化为新的认知与经验。脱离了与个体前认知结构相联系的情境,知识就会沦为与个体毫无意义的文字符号。在教学教育中,不能简单地向学习者灌输知识,而应该结合学习者生活环境、认知结构、学习经历等创设情境,为他们进行知识与意义建构提供现实条件。医学生在认知结构、专业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等方面具有较大特殊性,如何结合其特殊性创设贴近专业、学情,针对性开展诚信教育,值得教育者深思。

1.3协作学习是个体意义建构的关键方法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从来都不是个体的自我生长,而是与其他学习者相互协作的过程。协作学习在促进个体理解、接受以及学习内容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论尤其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要利用不同渠道与形式将学习者组织起来,形成共同学习群体,并推动学习者间的交流讨论。在这个群体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智慧为群体所共享。学习者不但有更多机会接触差异化的观点,丰富认知结构,而且在协作学习中还能调整、修正、完善与丰富原初的知识经验。换言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简单依靠自身的认知建构而成。协作学习的观点为医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充分利用集体实验、见习、讨论等机会,实现诚信观念在学生群体的相互分享与感染,加促诚实守信文化氛围的形成。

1.4意义建构是个体认知的最终目标

在学习中,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力量,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对知识进行记忆背诵,而是将认知任务改造重组成于己而言有意义的内容。换言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如何将当前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的目标进行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对认知任务进行意义转换以及对自我认知结构进行意义补充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通过实验发现,学习过程脱离了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意义参与以及意义建构,学习的过程不可能完成。为此,只有将诚信转换为德艺双馨、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等意义元素,以意义建构为主线,创设激发学生意义生成、转化以及深化的情境,才能促使医学生将诚信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基于建构主义的医学生诚信教育途径

医学生诚信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对教育内容与方式提出更强的针对性。借鉴建构主义的价值立场与方法理念,契合医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目标、专业学习等方面的特点,设计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思维特点、贴近校园文化的教育体系。医学生诚信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2.1引入传统医学文化充实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育的内容与过程要链接学习者的前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包含着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和认知结构的重组,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3]为此,要避免诚信教育内容沦为异己于学生的毫无意义的符码,可以用传统医德思想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医学文化提升他们的亲切感与接受度。自古至今,我国形成了诸如“医者,救苦之心”、“医者之道大矣,医者之道任重矣”、“夫医者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等传统医德思想。在这些传统医德思想中,都倡导医者要将救死扶伤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天职,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对待病患,这些都闪烁着诚信的光辉。因为只有秉持诚信的观念与立场,才有可能与病患相互尊重信赖,更好济世救人。医学生诚信教育将传统医德思想糅合进来,通过医学伦理课、医者青年论坛、传统医德文化宣传栏、历史的名医与名医的历史专题讨论会等形式让大医精诚、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传统医德思想为更多大学生所认知、接受、内化与践行。

2.2结合专业学习创设医学生诚信实践的情境

建构主义将情境作为学习者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的现实条件。诚信教育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创设诚信内化与实践的情境。其一,利用好临床医疗教学的契机,强化医学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2004年,卫生部以及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临床医疗教学中强化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医德素养[4]。在临床医疗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实质就是为医学生创设感受、体验与内化的情境。作为实习医院,要将实习生的诚信观念培育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其中,告诫他们诚信素养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医护情境中引导他们养成正确对待病患的态度与方法,自觉成长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要将医学生诚信素养作为考评指标,将医学生对待病患的态度等纳入临床实习考核。通过外在的规约,加上医学生身处于与病患互动的情境,不但能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还能引导他们思考应该如何对待病患,养成诚信的品质。只有做一名恪守诚信的医学生,将来走向医疗岗位才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其二,在专业学习各环节中设计诚信教育情境。专业学习的不同环节天然是大学生诚信实践的情境,医学生的道德培养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医学院校学生道德的一个特色[5]。在人体解剖课上,养成懂得对待标本的庄重态度;在科研实验室,思考如何养成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在见习实践中,学会以踏实负责的态度对待病患。

2.3契合校园文化特点营造医德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以隐性却持续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优化与建构大学生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理性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冲击下,社会上人们对于技术的崇拜愈加明显,人文精神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6]。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教育重点集中于医术教育。为此,要在校园文化中增补医德文化尤其是诚信观念,实现大学生医术与医德的互进共生。其一,在校园物质文化上,利用校园雕塑、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优秀医护人员。这些优秀医护人员用青春和行动守护人民健康,践行和丰富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内涵。如果医学生在将来的执业活动中,秉承诚信待人的习惯与患者打交道,就可以避免医患之间彼此伤害和受害而各得其所[7]。将这些优秀医护人员的精神注入校园文化之中,实际就是在校园文化中贯穿医德的主线,向大学生强调建立“诚信-信赖-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其二,在校园精神文化上,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将诚信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建构的切入点在于,在教育目标上探究发展性需要的贴合点,在教育内容中突显日常性活动的关注点,在教育形式上融合新媒体新话语的兴奋点[8]。学校可围绕医德教育目标,构建“线上+线下”教育体系,将医德思想融汇在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具体说来,学校可以注册医德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在学校网站开辟专门的医德主页,宣传利他主义、严谨踏实、追求卓越、责任感等职业价值,义正词严地批驳过度治疗、庸医杀人等现象,将诚信教育覆盖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全空间。

2.4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协作学习平台

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协同学习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协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分享彼此的观点、思维以及智慧,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有效建构。医学生较其他大学生而言,有更多的集体实验、见习、讨论的机会,学校要发挥好这一专业优势,搭建更多学生协作学习的机会。首先,学校可以就医学生诚信等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让大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畅谈,在观点碰撞中强化认知。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应该多采用讨论法,引导大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培养自主判断力[9]。其次,在医疗临床或见习实践等活动结束之后,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就相关话题各抒己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实践。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诚信教育,不仅使诚实守信是做人、为学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深入人心,而且促进了学生思想品质和诚信校园文化的形成[10]。

作者:杨绪霞 单位: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葛洪刚,吕娜.医患诚信视域下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6):448-449,451.

[2]张爱云.医学生诚信缺失现状调查与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2):119-122.

[3]俞海洛.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87-189.

[4]佚名.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J].中华护理教育,2004(1):5-8.

[5]祝娇娇,卢建华.从近期频发的医疗卫生事件看医学生的诚信教育[J].医学与哲学,2009,30(13):80-83.

[6]左振,张一梦.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4):297-299,304.

[7]石庆红,陈彤.对夯实医学生诚信平台的思考———以法的价值理念教育为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3):152-155.

[8]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5):7-12.

[9]熊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手段选择[J].教育评论,2007(3):64-66.

[10]于洪良.深化诚信教育“三进”夯实大学生诚信品格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0(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