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诚信教育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诚信教育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诚信教育探究

【摘要】教育精准扶贫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高职院校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同时,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坚持育人导向,而诚信教育作为育人环节中的一环,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资助育人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资助育人;诚信教育;高职院校

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多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工作模式逐渐从过去的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模式转变。我国的资助体系目前包含奖、勤、贷、助、补等,主要以国家奖学金为主,激励大学生认真学习;“勤”是指学校设立勤工俭学岗位,提供岗位津贴;“贷”是指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的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本人承担;“补”主要是学校临时性的特殊困难补助,是根据国家基层和贫困地区以及应征入伍服兵役的学费补偿。随着资助政策的增加,一些不诚信的现象也随即涌现,如申请失信、资金使用失信、骗取资助金、借贷还贷失信等,而诚信育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备的品质。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升家困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促进家困生健康成长,对维护校园和谐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背景研究

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成为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资助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对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愈来愈多。资助育人同时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按照政策要求建立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赠、学生资助的“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学校、社会、贫困生个人的作用。资助工作关系于每位学生,高校资助设计范围广、政治性强、工作量巨大,是社会性工作。资助育人在新时代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把资助工作和育人体系相结合,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精准资助、资助育人、依法资助是新时代高校资助的三个关键点,以此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资助宣传,使诚信概念得到更好地传播[1]。但是,部分高校对贫困生思想上的扶志、扶智工作相对较为薄弱,学校的诚信、感恩教育流于形式。部分学生为了获取校园资助,安于贫困,出现“哭穷、比穷、比惨”现象,把获得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倘若没有获得资助甚至易产生偏激心理;还有部分贫困生在受到资助后购买奢侈用品,挥霍消费,不感恩母校;甚至有部分家长鼓励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而把家中富余的资金作他用等,这一系列现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2.1缺乏诚信意识,价值观不成熟。如今,大学生多为00后,生长于父母宠爱的温室中,大部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淡薄,其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尚不成熟,主观意识容易受到社会外部环境影响,针对贫困生受资助现象不仅没有深入思考,反而羡慕受助学生。同时大学生中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荒废学业、盲目攀比、乐于享受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在申请助学金过程中要求的基本条件较低,所需证明材料简略,审核程序简易等情况,造成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提供虚假资料,占据并使用了资助名额,却不正当使用,造成奢侈消费,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由于贫困生资格审查流程简易,生源地相关的民政部门不需要对学生真实情况进行查证,一些家长对情况调查表进行伪造,因而情况表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部分学生在填写情况调查表时胡编乱造,谎称是低保或单亲家庭,骗取贫困生资格;班级贫困认定小组在进行情况核实时,出现私人关系帮助申请者隐瞒真实家庭情况以及在校表现。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获得贫困生资格的个别学生实际家庭并不贫困。甚至于一些学生在上级督查资助政策落实情况时不说实话,否认资助到位的真实情况;部分学生没有从思想上对诚信足够重视,历来只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思想政治素质淡化,认为别人都没还贷款,自己也可以不用还。

2.2缺失家庭诚信教育,道德品质不高。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广开渠道利用金融手段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采取的一项资助措施,是帮助一些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学的学生而施行的一项贴息贷款措施。而个别家长存在“等、靠、要”依赖心理,子女一考取学校就到资助中心要资助,让国家为子女读书付账。父母是孩子进入学校、进入社会之前的首位老师,父母的举止行为对孩子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会造成直接影响。有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能意识到诚信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忽略了对子女在道德方面的引导,仅仅从功利性角度来教育孩子利益至上,致使这部分学生缺失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责任意识,也未考虑由于自己诚信缺失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2]部分家庭教育受不良风气影响,强调用经济水平高低来评价个人成败,造成部分大学生被“唯金钱论”价值观影响严重,诚实守信道德观被忽视,唯利是图。

2.3缺乏社会责任培养,征信意识淡薄。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拖欠助学贷款情况屡见不鲜。毕业生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导致无力还款;甚至有毕业生屏蔽还款信息,更换手机号码,更换工作,不告知当地学生资助中心,也不在贷款系统进行修改;还有部分学生借了贷款,入学后把自己户口迁入大学所在城市,有意进行信息屏蔽,导致资助中心无法与之取得联系来催缴贷款,故意逃避贷款偿还。由于目前征信管理体系建设尚不健全,针对失信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大,导致部分学生对征信状况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以偏概全,把社会中存在的不诚信现象理解为全社会普遍现象,同时自己也不遵守相关规则。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自己的信用、学校的声誉,更影响学校往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申请工作。

3加强家庭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实效性路径

3.1健全诚信教育制度,开展富有成效的诚信教育。目前来说,部分高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教育,缺乏对道德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要培养以及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品质,就要加强建立诚信教育完整的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统计数据,建立每个学生的诚信档案,完善学生信息资料。同时,建立健全失信相关惩治措施,扩大监督管理的范围,畅通反馈渠道;针对自立自强的家困生,可以进行奖励,制定奖励制度,激励学生从“资助”到“自助”,从“扶智”到“扶志”。[3]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系统,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学生信用形成评价体系。制定警示效应,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对失信人员贴上失信标签,并具有法律法规效应,由执法机构对失信人员进行惩处。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记录不良信用情况,落实到位失信惩罚措施。结合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以及组织育人三个方面,线上线下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如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主题征文、调查问卷、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做到诚信教育润物细无声。此外,通过承诺宣言对学生进行目标强化,促进学生把诚信意识植入脑中。多种形式的开展,多种模式的尝试,力图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树立诚信人格品质。

3.2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诚信道德环境。[4]在大环境下,部分高校更加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应将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等课程的专题内容,加强课程育人与资助育人的有效结合。高校应加强树立校园良好风气,把诚信理念融入文化育人中,潜移默化教育学生。与此同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针对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学生,如骗取资助经费、随意修改家庭经济情况、隐瞒真实资料的学生,进行备案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惩治措施。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观念,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普及诚信观念,转变学生心态,使大学生具备诚信道德。

3.3创新资助教育模式,构建信用文化体系。资助诚信教育不单单是要在经济上对学生进行资助,更要在思维上进行“扶志”,让学生从“他助”到“自助”,从“自助”到“助他”的过程转变,培育学生诚信的道德情操。[5]加强舆论导向的引领作用,宣传诚信对个人及对社会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个人立身于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要树立有贷必还的观念。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例如资助知识竞赛、资助政策微宣讲、抖音短视频大赛、资助专干微宣讲等。结合教育活动举办助学贷款签字宣誓仪式、座谈会、主题班会、签订诚信承诺书等一系列活动,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诚信文化氛围,加强提高学生的诚信认识,塑造学生诚信、自强、感恩的优良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并及时记录存档,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征信意识、风险意识以及法律法规认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通过线上打卡诚信感恩访谈及资助政策解读,并制作书签、印章、笔记本等具备文化特色的诚信文化实物,以加深学生诚信行为印象。

4结束语

高校需要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协同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建立教育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6]积极开展贷款诚信宣传,建立生地源贷款毕业生动态信息,实施动态管理[7]。

作者:严诗瑶 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