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建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建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建对策

[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营造良好的社会及校园诚信氛围,组织开展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实现对高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意识;诚信教育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尽管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良好的,但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存在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践行诚信行为、创新诚信教育途径已经成为当前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1弄虚作假风气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和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导致价值观的偏差,目前高校弄虚作假现象司空见惯,严重影响了高校诚信教育工作的推进,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作弊现象司空见惯屡禁不止。尽管各大高校采用各种手段扼制考试作弊行为,但作弊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而且很多地方还出现集体作弊现象,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很难被察觉,不少大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不惜花高价购买答案,这也就滋生了一些不法职业的出现。作弊行为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公平性,也让很多学生学会了投机取巧,不能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直接上网搜索相关答案;对于要求课后完成的相关实验,也只是胡乱编造数据;对于毕业论文更是拼拼凑凑,甚至直接网上找买论文,只求应付毕业。这些不良的学习风气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毕业生简历胡编乱造。由于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求职阶段,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在众多投递的求职简历中脱颖而出,开始在履历表上大做文章,编造各种获奖、学生工作、实习实践经历,甚至还有人去购买造假证书企图蒙混过关。各种弄虚作假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传递了不良风气,导致学生不思进取、缺乏真才实学,综合能力较低,直接影响了求职就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

1.2信用意识匮乏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步入高校学习深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各种形式给予困难生一定程度上的资助,旨在实现教育的公平性。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部分同学企图利用贫困生的身份攫取国家资源。一是拖欠助学贷款,骗取国家资助。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顺利毕业,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已完全没有必要对国家贷款债务负责,这是严重的诚信意识缺乏,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国家奖助学金主动隐瞒家庭经济真实情况,利用各种途径出具虚假贫困证明材料,获批认定贫困生后拿学校资助的助学金满足自己日常消费。这种行为不仅阻碍了资助的公平公正,关键是使资助无法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导致部分困难生的无法继续求学。二是无故拖欠学费。部分学生打着困难生的幌子恶意拖欠学费,不及时完成注册登记,挪用本该缴纳的学费另做他用,导致所欠学费连年增加,给学校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随意违约。在学生毕业季时,各大高校都在开展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工作,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会不断督促毕业生尽快签订就业协议书,这就导致部毕业生随便找一家公司签订协议,之后遇到更好的机会就随便离职,甚至不要工资不辞而别,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用人单位培训资源,也给学校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1.3人际关系淡漠

高校大学生往往都来自全国各地,区域差异产生了贫富差距,这其中有很多学生来自困难家庭,贫困使他们觉得自卑,内心比较脆弱敏感;也有不少学生受家人溺爱,过分自我;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还怨天尤人,觉得大学生活索然无味,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和舍友相处,或者是只愿与个别同学交往,再加上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很多学生整天玩手机,各种游戏软件、聊天软件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人际关系逐渐淡漠,这极其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在诚信意识方面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2.1社会诚信氛围不浓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爆炸,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最新社会动态,而今很多新闻传递了非常负面的价值观,例如个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一夜暴富等等,这些思想通过手机、网络广泛传播,慢慢渗透到相对纯净的校园环境,使得部分同学产生了唯利是图的心理,认为金钱万能,甚至有些同学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毫无道德底线,受这些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偏离了诚信的正确道路,影响了学校的诚信教育工作的推进,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2学校诚信教育缺失

高校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且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尽管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有所提升,但由于大学生缺乏自觉性,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对德育的认知。在现行的高校教育内容中,缺乏系统有效的教育课程,不少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了诚信教育,片面地强调思政对学生的意义,而忽略了对于诚信教育工作的推进,教育方法单一,忽视了实践教育的意义,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

2.3家庭诚信教育匮乏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孩子在逐渐长大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都可以在成长环境中找到相同问题的缩影。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更多的父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格的培养,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可以不管,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还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违背诚信的事情,甚至还引导孩子应当这样处理问题才不会吃亏,这对孩子的诚信教育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另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甚至包庇孩子犯得错误,使得孩子慢慢变得非常自我,影响了诚信品质的塑造。

2.4自我诚信意识薄弱

大学生成长经历相对比较简单,心理还不够成熟,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人和社会比较充分全面的认识,缺乏对诚信缺失危害性的认识,再加上网络上报道的负面新闻,以及身边人不守诚信却获得好处的现象,使得部分同学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当关系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牺牲他人利益来成就自己,尝到甜头后更是变本加厉,这都是由于诚信意识缺乏,意志力不够坚定造成的。

2.5诚信约束机制缺乏

诚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人们依照诚信去开展社会活动,主要是受人们的舆论、习惯、自觉性、良心的约束,这种约定俗成对行为的约束力显然十分有限,很难保证所有人都能遵守诚信。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方式逐渐失去效用,而新的规章制度及法律体系尚未建立的阶段,缺乏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和约束,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3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建对策分析

目前诚信的缺失已经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较深的影响,及时止损是当务之急,因此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每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3.1营造社会诚信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

大学生诚信品质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品质,加强诚信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开展诚信教育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离不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全民参与进来,才能共建诚信社会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开展社区诚信日,积极组织诚信相关活动,引导人们增强诚信意识。政府职能部门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以诚信理念为引领,增强诚信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争做诚信表率,积极开展诚信自查及各行业诚信检查活动,以推动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3.2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诚信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诚信教育为主导,结合其他品格的教育同步开展,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次,诚信教育的落实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诚信办学原则,秉承好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坚持以诚信为本,方能建成国内一流大学。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高校不断加强对于师德师风的管理,坚决杜绝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行为。学生管理要求全体教师都应当参与进来,对校内不文明行为及时规范提醒,对违规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学校校纪校规进行严肃处理,要让学生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后,诚信教育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诚信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为重点,以达成自觉践行诚信行为为目标。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拓宽诚信教育的影响范围,使诚信教育全方位覆盖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要以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沟通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整合校内可利用资源,创新诚信教育方法,将诚信教育与学校发展理念相统一,更好地推进诚信教育的落实。

3.3机制建设是诚信教育的重要保障

诚信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为目标,以实现自觉践行诚信行为为目的,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以保障诚信教育有效推行。社会层面要制定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办法,通过对社会及个人的信用监督,来实现诚信教育地有力推行。高校层面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构建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行为进行有效评价,对于违反诚信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可记入个人诚信档案。通过构建个人诚信档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将个人诚信档案放入个人人事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有力补充,同时实现信用延伸,将个人诚信档案与社会征信有效对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可更有效地规范其在校期间的言行。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和诚信奖惩机制,通过记录学生诚信行为,对其诚信行为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干预,使学生能够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符合诚信要求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将个人诚信档案记录情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比较严重的失信行为给予处分惩戒。

4结语

诚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程度不仅是国民诚信程度的直观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失信行为,为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转变诚信教育理念,拓展诚信宣传教育渠道,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俊,肖艳红,陈天鹏.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3(03):126-128.

[2]李艳玲,张羽.浅析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学刊,2019(03):159-161.

[3]张博,王争录.国际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3):85-86.

[4]韩志英.开放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7):4-5.

[5]王妍.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6):126-131.

作者:张敬客 蒋君毅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