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要】诚信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力倡导诚信教育,说明当前大学生群体严重的诚信缺失。究竟中国的教育的哪个环节缺失了诚信,造成了今天高等教育的诚信危机。本文将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修养方面分析原因,探讨对策。
【关键词】诚信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诚信
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长久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和诚信文化。无论是传统的童蒙教育,还是被奉为正统的儒家经典,亦或是诸子百家之言,无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化。诚信作为中国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作为政治教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并逐渐成为安身立命、社会交往、治国安邦的根本。当下我们要实现文化自信,而诚信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当代的精神文化,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政治稳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诚信是其重要内容。诚信作为衡量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一方面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方向,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现代价值,高等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诚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自我品质的欠缺,因此可从这几方面来分析应对。
一、社会环境教育
诚信危机首先是社会层面的原因,所以首先需要的是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在诚信与利益之间权衡,纠结于道德考量同时选择“背信弃义”造成了诚信观的缺失。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社会环境也同样重要。正所谓环境育人,“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只有整个社会都提倡诚信,才能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沉淀之后才能成为文化。诚信建设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内容。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面对诚信的匮乏,重建社会诚信已经不单是某个人、某个企业的责任,也应该是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重任。基于此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引导社会形成诚信的环境,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稳定和谐及发展,才能为个人诚信打下坚实基础。
二、家庭教育
诚信观念的养成很大程度依赖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家长自身思想意识的缺乏和自身行为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很多家长忽略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家长必须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奠定道德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必须言传身教。“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这是传统教育的共识。家长如果存在诚信缺失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得到某种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所以“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苟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意。”(乌盘溪的施氏家训)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教育,形成于各个时期的家训(包括家规、家戒等)也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传统家训中可以窥见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诚信经商等多方面的诚信教育内容,也记载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和严慈相济的诚信教育方法,都值得现代的家庭教育借鉴。
三、学校教育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和意识的主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整个教育阶段都是关键的。一旦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就会造成人格上的缺陷,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一方面是诚信教育没有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是教育方式上流于形式,没有构建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应对的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自下而上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阶段都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思想品德培养机制,实行自下而上的体系教育。目前高校建立了学生诚信档案,加强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大力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但中小学的诚信教育还在断层中,这是今后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教育还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积极示范作用
《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须言传身教,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以身示范,知行合一。所以一要重视师德培养,二要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学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适时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对失信行为及时教育引导。
(三)挖掘传统文化中诚信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应挖掘传统诚信文化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诚信观念提供借鉴和渠道。自古中国就被奉为礼仪之邦,崇尚诚信,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典籍中诚信内容极其丰富,值得借鉴和挖掘。学校教育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熏陶学生的高尚品格。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营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诗经》《论语》《孟子》《楚辞》《史记》等经典的修读,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如何能更好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熏陶、养成学生诚信观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加强个人修养促进诚信践行
无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必须有个体的积极配合和响应才能达成目的。只有个人道德素养提高到一定程度,诚信的重塑就不再遥不可望。95后正式成为大学生主体,总体看他们独立意识强、自信有个性,善于自主学习、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缺乏独立能力、不能吃苦耐劳、过分主张自我利益等。而处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接受渠道日益开放多元,各种价值思潮不断冲击着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他们,而他们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事物、分辨是非的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左右,对自我道德修养懈怠,对自己道德行为也不懂得反思。这很大程度上让方方面面的诚信教育大打折扣。但是其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处在尚可塑造时期。我们必须意识到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引导对他们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民族未来何其重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道德品质修养,积极践行诚信的意识和精神,这是我们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的必经之路,因为最终我们是用个人诚信才能涵养出社会的诚信。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己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诚信教育关系到社会、国家、民族、个人的未来发展,未来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讲究诚信的国度也是我们今天的选择。总之,诚信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灌输,也需要学生个体的认同和实践。
作者:张文波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