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中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力度,在遵循“知、情、意、行”这一诚信道德教育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的诚信认知、激发诚信情感、增强诚信意志以及塑造诚信行为这四个方面入手,建构科学的、有层次的、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促成学生真正将诚信的认知转化为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诚信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主体的诚信行为,真正实现诚信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道德心理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十分强调诚信的意义和价值,《论语•为政》中提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处事。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而在心理学的视角中,诚信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又是中国人特有的行事风格[1]。诚信在个体人格完善、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力度,在遵从“知、情、意、行”这一诚信道德教育的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诚信价值观,进而将诚信认知内化为诚信意识,并最终转化为主体的诚信行为[2],达到知行合一。
一、知———多举措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认知
诚信认知是指人们对诚信行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是诚信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学生的诚信认知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石。1.在课堂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比重。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比重,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在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价值意义。在专业教育中,加强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科学研究方法,还要教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引导学生树立学术诚信意识。还应将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也融入到专业课学习中去,为学生将来诚信从业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2.利用网络宣传诚信教育。高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现代媒介宣传诚信知识、弘扬诚信价值观、颂扬社会、校园中的诚信典型事迹和个人。
二、情———弘扬诚信文化,激发诚信积极情感
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认知教育,还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诚信体验,激发对诚信的积极情感,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教育实践表明: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的非信任、非诚信的教育行为是对诚信教育的伤害。因此,教师应以信任的态度、诚信和公正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诚信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此同时,教育者应挖掘校园中的诚信事迹,及时予以宣传,以此为辐射点,带动对学生的良好示范效果。同时,对失信行为也要进行及时、客观、实事求是的披露和处理,向学生警示失信带来的后果。从而促进诚信认知向诚信行为的转化。
三、意——签订诚信承诺,强化诚信意识
诚信承诺制度,其实质是一种防范制度。高校要具体细化、标准量化学生在校期间应做到的诚信行为及其要求,明确奖罚措施和程序,然后向学生宣传和教育,与学生签订学业诚信承诺、学术诚信承诺、日常生活诚信承诺、诚信考试承诺、毕业诚信从业承诺等。使诚信教育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活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各个环节均能受到教育。学生签署诚信承诺即为向学校郑重作出诚信承诺,这一仪式行为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诚信目标,强化自我诚信意识。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学者卡比博士统计,在规定了荣誉守则的学校中,考试欺诈行为要比没有规定的学校少1/3到1/2,书面作业中的欺诈行为要少1/3到1/4[5]。
四、行———完善诚信教育的考评监督机制,督促诚信的知行统一
1.加强监督与惩戒力度,约束失信行为。监督是诚信教育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其主要职责应包括:一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制定诚信考核标准、奖惩措施和处理程序,做到有章可循;二要接受对学生失信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负责调查核实;三要对学生诚信行为进行奖惩,并将奖惩结果存入学生诚信档案和录入数据库。当学生符合奖惩条件时,要严格按照奖惩程序进行奖惩。对学生中诚信行为特别突出的要进行奖励和表彰,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的自觉意识。对失信行为从严、从重惩罚,构筑学生不想失信、不愿失信的思想堤坝。
2建立诚信信息采集核查制度,记录学生诚信情况。诚信承诺制度是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预先的规约,因此需要建立诚信信息采集核查制度。学校应对每个学生的诚信履行情况进行动态追踪考核,根据学生守信情况出具总体诚信评估报告,并将报告纳入“学生诚信档案”。
3.建立健全诚信档案,评定诚信情况。学生诚信档案是对学生的个人诚信状况如实的记录。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学生与学校签署的一系列诚信承诺书;诚信履行情况考核记录及奖惩记录;学生诚信情况评定结果[6]。诚信档案是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学校应负责诚信档案的统一、规范、科学管理,如实记录诚信行为的履行情况,建立学生诚信数据库,确保学生诚信档案可信、可用、可查。学生诚信档案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实际的影响。对内作为校内评奖评优、学生干部任命与选拔、党员发展、助学贷款等重要依据。未来应与国家正在建设中的公民信用档案进行接轨,作为公民任职晋升、社会福利、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
4.开展诚信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不仅需要着眼于教育本身,更应促成教育由外而内的转化。因此,学校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活动,让学生在各种真实诚信情境下,从内部激起对诚信的认识并做出符合诚信准则的正确决策,建构起自身诚信经验,树立良好的诚信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诚信实践,促进学生将诚信认知最终转化为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吴继霞,黄希庭.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13.
[2]闫利颖,颜吾佴.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71-74.
[3]饶家辉,谭瑶.中美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比较及借鉴[J].继续教育研究,2016,(02):119-121.
[4]傅维利,王丹,刘磊,等.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44-49.
[5]梁茜,吴志强.美国大学诚信体系及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2,(10):16-18.
[6]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1):25-30.
[7]吴继霞,何雯静,杜晶.在中小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中架设知行之桥[J].中国德育,2017,(08):13-16.
作者:史运芳 张虹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